卢林代表:我国仅持证残疾人就超3000万,办康复大学要提速 加快建设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
卢林代表文/半岛特派记者王丽平李晓哲图/半岛特派记者梁玉鹏
追梦2019,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山东省残联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卢林做客半岛全媒体北京报道中心演播室,接受专访,就急救康复和康复大学落地进行畅谈。
康复大学要加快推进
记者:您往年一直在关注医疗方面的问题,今年您关注哪些话题?
卢林代表:作为一线医生,医疗方面是我主要关注的话题。同时我也是一个残疾人工作者,关于残疾人康复这一块,我也带来相关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关于残疾人康复事业的,中国目前有8500多万残疾人,持证的残疾人超3000万,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我国的残疾人康复事业起步较晚,应该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引进了康复医学的概念。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以及中国残联的推动,现在残疾人康复事业确实往前走了一大步。但是因为我们底子薄,残疾人康复相关的专业人才比较匮乏。从目前国际通行的惯例来看,每10万人就需要30位康复医师或者康复医疗师,但我国目前仅达到每10万人有不到一位康复医师,这是一个巨大的康复人才的缺口,这必将影响整个残疾人康复事业的推进。
据我调研,中国残联从2016年就开始推动中国康复大学的建设。经过几年的准备,虽然有序推进,但进程偏慢。为此,我建议中国残联、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三者建立中国康复大学筹备建设小组,来积极推动康复大学的建设。
我还建议康复大学要冠以“中国”字样,因为康复理念在我国比较滞后。我是神经内科医生,举个例子,就脑卒中的病人在急性期治疗之后,康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经过系统的康复,他们会重获正常生活,甚至走上工作岗位,给病人带来非常大的改观。
其实在农村,因病致困、因病返困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其中一部分是因为生病之后,病人不能走上工作岗位,经济来源就没有了。所以说中国康复大学的建设特别重要,一定要列出路线图,要加快推进。
院前急救至关重要
卢林代表:第二个建议是跟我的专业有关系的,作为神经内科医生,我一直很关注脑卒中的急救抢救,通俗来讲缺血脑卒中就叫脑梗塞。按照国际通行的指南惯例,我们主张四个半小时之内溶栓,这样能够让人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如果过了四个半小时,恢复的机会就越来越少,所以脑卒中的急救抢救非常重要,而时间尤为重要。
我国在卫建委的领导下专门成立了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这是我们国家唯一的就一个疾病成立的防治工程委员会,而脑卒中的死亡率在我国是第一位的,它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所以对人民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
国家脑防委也在积极推动这个工作,在各地建立起很多卒中中心。但是目前根据脑防委的调查报告,我们脑卒中中心建设的标准还不统一,有的地方建设得好一些,有的地方建设标准还不够,由此导致了脑卒中在急救抢救时得不到及时治疗。我们国家目前脑梗塞的溶栓力仅仅是2%~3%,这个比例还是很低的,所以我建议要加快推进医院的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建设,建议有条件的医院,成立多学科融合,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影像和化验科,成立一个多学科融合的脑血管病诊疗中心,让病人能进入一个快速的绿色通道,从而得到及时救治。
而这个绿色通道,不单单是医院本身,还要把它延伸到院前。病人打了120之后,医生能够及时识别、了解病人的情况,然后与医院急诊科处理中心联系,让医院能够很快地得到相应信息,从而让病人到达医院之后更加快速地启动绿色通道。就目前来看,我们很多时候是耽误在院前,当病人表现了一些症状,却没有及时就医,其中一个很大原因就是不了解脑卒中。所以我们中国卒中学会专门出台了卒中120指南。1是指的面部,面部看有没有口角歪斜,眼睛有没有转不动;2是指的两只胳膊,看平抬的时候力量怎么样;0是指的聆听,听他讲话,口齿有没有不清晰,有没有跟以前不一样,如果这三个方面出现一个,我们要高度怀疑是脑卒中,这时候家属应尽快拨打120,送到医院进行抢救。这样能够最大可能地减少院前耽误,启动脑卒中急救,从而减少致残率、死亡率。
记者:您刚才做了一个非常好的院前急救判断的科普,院前急救对于脑卒中时间的争取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在这一块往往是出现问题非常多的,不管是急救医生,还是家属,对全社会这种医学素养的培育,您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
卢林代表:我去年就这方面还专门提过一个建议,目前我们国家公民对急症的意识还不强,院前急救措施还不得力。所以要加强全民院前急救知识培训,就相关疾病进行全民普及。首先在公共场所,包括火车站、商场,可以对相应的人员进行基本培训,针对心脏骤停的病人设置自动除颤仪,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能够使用,一旦有病人心脏骤停的话,立马就能够启动急救。
康复能让人重获新生
记者:针对如何跟老百姓讲解,让他们更易于去接受这些院前知识,这一方面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卢林代表:还是要开展全民相关知识的培训。首先是培训消防、民警以及机场、车站、码头、火车站等人群密集区的相关工作人员,先教会他们,然后再带动全民的知识培训。目前这个培训,主要是在红十字会领导下,这种工作目前力度还是偏弱的,还是要让更多的人群去了解这个知识。
记者:康复意识可能需要更多普及,您在这方面有哪些建议?
卢林代表:康复医学在我们国家起步比较晚。在西方,这个体系比我们相对完备,康复的概念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伸胳膊伸腿,没有那么简单,也不是简单的中医康复。我们国家主张中西医结合的康复理念,而西医的康复,更多注重功能锻炼。
什么是康复?就是通过康复把病人丢失的功能再重新恢复。比如脑卒中之后,一侧肢体偏瘫了,它的功能受影响,通过康复,能够让它的功能尽快得到恢复,从而走向社会,甚至走向工作岗位,这样就能够减少致残率,并且能够让病人恢复生活、恢复自信。
康复观念的单薄不单单是我们老百姓,就连我们医务人员,这方面的概念也不是很强,比如跟功能障碍,没大有关系的一些科室,这个理念就相对要弱一些,包括在基层,很多人相信药、相信手术,而对术后的恢复,比如膝关节手术之后,它的功能的恢复,什么时候开始站、什么时候开始活动、活动量多大,这里边都是一整套的科学体系,而不是单纯地说回家你自己活动去。所以说一个完整的医学体系,必须包括康复医学。
第二点,实际上,康复不单单是残疾人的康复,我们有一个理念叫除了感冒之外,其实很多疾病都需要康复,包括我们心脏康复、肺部康复、语言的康复、吞咽功能障碍康复都属于康复概念。
第三点,康复实际上会带动一系列相关的产业,包括康复机器人、康复AR技术、康复的互联网等等,这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
新闻推荐
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