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设施 支撑高质量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支撑。牢记使命,山东统筹谋划,制定出台了多项相关政策措施,不断为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新局面提供坚实保障。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山东省提出,统筹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管道等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打造“三环四横六纵”快速客运铁路网和“四纵四横”货运铁路网,建设“九纵五横一环七连”高速公路网络。到2022年,全省高速铁路总里程达到45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8000公里。推动济南机场升级改造,加快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建设,打造国内一流、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枢纽机场。到2022年,新建枣庄、聊城、菏泽三个支线机场,民用运输机场达到12个;新建37个通用机场,全省通用机场达到42个。《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5年)》提出,到2035年,全面形成“四横五纵”综合交通大通道和快捷高效的“1、2、3、12”综合交通圈。
农村要想富,就得先修路。《关于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具备条件自然村全部通公路,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全部通客车,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比例达到75%以上,物流服务网点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产业结构等现状决定了山东省是能源消费大省,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必须要提升新能源的供给支撑力。去年制定出台的《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8年)》明确,山东将打造“3435”产业发展体系。聚焦新能源汽车、核电、智能电网及储能3大重点产业。到2022年,建成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潍坊、聊城等一批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50万辆左右,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达2500亿元;加快提升热泵、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4大优势产业;着力培育氢能、可燃冰、海洋能等前沿性、先导性新能源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核电装备产业集群、智能电网及储能产业集群、氢能产业集群、海上风电制造与应用产业集群等5大产业集群。
针对储气能力不足、配套管网不完善等问题,去年出台的《山东省储气设施规划建设方案(2018-2020年)》指出,到2020年,在形成不低于保障全省日均3天需求量储气能力的基础上,力争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等7个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和青岛市形成不低于保障本行政区域日均7天用气量的应急储气能力,其他市形成不低于平均5天用气量的应急储气能力;各城镇燃气企业形成不低于其年供气量5%的储气能力。
(大众日报记者 杜文景 吴荣欣)(转自《大众日报》)
新闻推荐
山东省今年将全面推行林长制 ◆38年义务植树超过46亿株◆今年造林160万亩以上
□新华社发3月9日,小朋友和家长在烟台市牟平区一处荒山参加植树活动。□记者方垒通讯员宋辉报道本...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