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潜心三十载“复活”王懿荣 寻访名家

烟台晚报 2019-03-02 09:45 大字

吕伟达的专著及合著作品。主持人:YMG记者曲彩云摄影报道

热线电话:18053576722

14岁就辍学在村里看猪,再大些时推小车风风火火建设农村,吕伟达自己也不会想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他有朝一日能“吃上文化饭”,并且成为了全国研究王懿荣的知名专家,将王懿荣的形象“复活”在世人面前。

14岁少年辍学到农村看猪

1946年1月31日,吕伟达出生在福山区东留公村。他的爷爷是清朝秀才,在东留公村被人尊称为大先生,家里最多的就是书。这样的环境,对吕伟达的人生志趣有了正向的引导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岁时,吕伟达跟母亲到青岛和父亲团聚。从小就在一屋子一屋子书中熏陶的吕伟达酷爱读书,九岁就开始看小说,父亲给他办了一个特殊借书证,吕伟达如获至宝,成为跑图书馆最勤快也最小的一位小书虫。有一次下大雪,路上很滑,吕伟达仍然坚持去图书馆借书,路上滑倒了,把胳膊摔断了。如果不是受到父亲“问题”的牵连,吕伟达或许会这样一路读到大学,成为一位潜心研究学问的学者。但因为历史原因,父亲被错误地定性为“历史反革命”,直到1980年才平反,恢复了工作职务。受父亲问题的影响,吕伟达14岁开始几度辍学,后来陆续读到初二,即被迫彻底告别课桌,回到了老家东留公村看猪、看羊、看牛。搬家时,吕伟达印象最深的就是书。“没搬回家多少行李,搬回家的都是书,村里人都说:这家人真奇怪,没有什么行李,全是书。”这些书搬回了家乡也没逃过劫数,爷爷的家被抄家,家里的书都被抄走了,“都是线装的老书,用小车往外推,推了两天,有些爱惜书的人不舍得这些书被毁了,就偷偷地往家带几本,现在东留公村好多人家还有当时我们家被抄走的书呢,那些书上面有我爷爷或者爸爸的印章。”

吕伟达再大一点,有了力气,生产队就安排他去推小车。吕伟达读书多,有能力,又不惜力,能吃苦,很快就升为小车队队长。对于普通的农民来说,这么快就当上了小车队队长,是件值得自豪和荣耀的事情,但吕伟达志不在此,在繁重的农活之余,他一直没有放下热爱的读书写作。

从十几个公社三十多人中脱颖而出

吕伟达有文化,村里就让他负责在东留公办个墙报。吕伟达以当时农村中发生的事情为素材,创作了散文、诗歌、顺口溜,再现了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和睦友好的邻里关系等,县里和公社的干部都很爱吕伟达这个人才,都想调他出来工作,但一打听吕伟达家里的情况,就没有了下文。就这样,没有学历只有阅历的吕伟达一直呆在农村里,且看起来只能一辈子在农村待下去。但吕伟达一直没有放弃自己读书写作的爱好。

1970年,东留公大队发生了一件事,因为看走眼,村里买回来的马是匹病马,不久就死掉了,那个年代物资匮乏,家家户户一年难得见到几回荤腥,村里不舍得这匹马就这样糟蹋了,干脆杀马分肉,家家户户都分到了一些马肉。吕伟达将这件事记录下来,写成一篇小说,投到了《山东文艺》,当时《山东文艺》的小说组组长梁兴晨收到这篇年轻人的习作,他很重视也很赏识,马上和吕伟达取得联系,指导他修改后发表了。

这给了吕伟达莫大的鼓励和信心,他的创作之路一发不可收拾,很快,他的一个小剧本在烟台群众艺术馆办的《群众文艺》发表了,群众艺术馆戏剧科科长徐国华十分爱惜吕伟达的才华。在各方的努力下,1973年,吕伟达接到通知,到福山文化馆参加培训。培训班里有来自福山十几个公社的三十多个人,培训结束后,吕伟达被留在福山文化馆帮忙,但他只能做临时工。对此,吕伟达并不挑剔,只要有创作的机会和平台,他就很满足。

大旱年间,吕伟达创作的《清洋战歌》被广为传唱,广播站的《每周一歌》还选用了吕伟达创作的歌词,他为福山吕剧团写的剧本多次荣获烟台地区一等奖,但创作,已经不是吕伟达此生唯一的追求,他有了更高的目标。

潜心三十载“复活”王懿荣

“甲骨文之父”王懿荣在全国几乎家喻户晓,但说起吕伟达,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他就是那位耗费40年心血,一手创办了王懿荣纪念馆,为王懿荣争回了“甲骨文之父”的头衔,并撰写了众多王懿荣书籍,将王懿荣的形象鲜活地摆在世人面前的知名专家。

1983年,恰逢改革开放,文艺复兴,烟台市要求搞人物重大题材,福山区思来虑去,便将人物定格在“王懿荣”身上。王懿荣少时在福山生活15年,其后移居北京,其事迹和经历,本土人说不明白,要想树立人物形象,只能上京寻找。吕伟达肩负使命,几上京城,开始寻找王懿荣的后人。“当时考虑王懿荣1900年便去世,于今相隔久远,要想搞明白他的事迹,只能从其后人身上入手。王懿荣离乡多年,老家的父老乡亲,谁也不清楚他后人的居住场所,只隐约知道他好像有个重孙女在北京,因此我只能去碰运气。”吕伟达本家有一位研究考古的叔叔住在北京,因此他直奔叔叔而去,先找个住所安顿下来,再考虑其他。吕伟达到北京后,将此行的目的直言不讳地告诉了叔叔,希望通过叔叔寻找到王懿荣后人的蛛丝马迹。也许是机缘巧合,吕伟达的叔叔正好跟王懿荣的重孙王宪钧同住一个大院,基本没费多少力气,便轻而易举地找到了。王宪钧当时已经80岁高龄,听闻吕伟达的来意,非常欣喜,将记忆中太爷爷的事迹如实相告,并展示了很多遗物,成为历史证据。“还有王懿荣在天津的孙女,有一次我去天津找她,王福重老人家特别好,我寻思老人80多岁高龄了又是帮咱们,不能让老人受累,就打个车吧,但老人告诉我她早已准备好‘车’了,‘车’在哪呢?原来就是老人家身后的自行车。”回忆起往事,吕老特别感动。

万事开头难,有了好的开端,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从王福重身上,吕伟达顺藤摸瓜,跑遍全国各地,访遍了王懿荣的直系亲属和知情人,通过他们的回忆,初步对王懿荣有了大概的了解。人物重大题材成型,福山区又萌发了建立王懿荣纪念馆的想法,想将这一历史人物留在福山,而最“熟悉”王懿荣的人非吕伟达莫属,因此重担又一次落在了吕伟达身上,他再次赴京。“建立纪念馆不同于写文章,需要有人物传记、历史遗物等一系列东西,非常复杂。”吕伟达说,无奈之下,他再次踏上了寻访王懿荣亲朋之路,并找寻王懿荣的旧宅,收集王懿荣的遗物。

王懿荣的后人很多,约超过100人,分散在全国各地,北京、天津、石家庄、青海都有,还有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从1983年到1999年期间,吕伟达先后30多趟赴京,并周转各地,先后见到了王懿荣的后代30多人。“记得仅1988年那一年,我便去了10趟北京,有时候住一个月,有时候住两三天。”吕伟达说。

上世纪80年代,烟台到北京只有一列火车通行,火车一路要行驶近20个小时,车上人员拥挤,走廊上一点空隙都没有,取水和上厕所都非常困难,更多时候,吕伟达只能固定姿势不动,相当受罪。

30多趟赴京,终于换来了丰硕成果:1989年10月17日,王懿荣纪念馆开馆,吕伟达任纪念馆馆长。此后,吕伟达自1988年至2014年三建王懿荣纪念馆。虽说为此操劳落下了一身病,但他自豪地说:“能‘结缘’王懿荣是我一生的幸运!有多少领导、学者朋友对我给予了关怀和支持啊。”吕伟达感悟到,纪念馆开起来,不等于完成任务,一个成功的纪念馆,除了有历史遗产外,更重要的在于“学术研究”。

1999年,经过深思熟虑,在王懿荣去世100周年之际,吕伟达出版了第一本书籍《王懿荣集》,记录了王懿荣很多生平事迹。

2002年,年岁已高的吕伟达,退居二线,卸下了馆长头衔的他表示要利用空闲时间,将真实的王懿荣挖掘出来,整理成书,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

有了想法立马行动,吕伟达再次奔赴全国各大图书馆,搜集资料。“先后奔赴武汉、北京等全国各省图书馆,找到了有关王懿荣与各方往来的书信1000多封,查阅资料数千万字,王懿荣的人物形象终于在我心中立体化起来。”吕伟达说。

吕伟达费时长达6年著作的长篇历史小说《王懿荣》(40多万字)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是王懿荣传奇一生的写实。“从2005年开始着手准备素材,2007年开始拉提纲,直到2010年底才修改完成。”吕伟达说,2008年他完全闭门在家创作,几乎连楼都没下过,小说前后修改了10多遍,才创作完成。

十二年发表专著十八部

从踏上了写作之路,吕伟达先后发表文学、文史各类作品计300余篇,共1000多万字。现已编著、创作出版了《王懿荣传》、《福山移民史略》、《甲骨之父·王懿荣》(合作)、《王懿荣集》、《福山明清七十五进士传》、《福山文化名人》、《王懿荣》等专著18部、与人合作8部、主编10部、共计36部作品,论文60余篇。曾荣获国家文物局先进工作者,中国文联“德艺双馨”优秀会员,省文化厅、人事厅表彰的山东省文化系统、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如今,吕伟达退休了倒更忙了,担任了中国殷商文化研究会王懿荣研究会会长、王懿荣甲骨文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福山区作家协会主席,准备搞王懿荣研究系列课题,“时间紧迫,想干的事情太多了。”吕老打算整理再版《王懿荣传》、《王懿荣诗集注释》、《王懿荣书信集》修订本等,也打算着手关于王懿荣的长篇小说往影视创作方面的突破,还打算根据自己家族的历史创作长篇小说《卫城悲歌》,为福山人李秉衡在甲午战争中的表现正名……

虽说后来吕伟达走进了山东大学考古系,但他始终认为,自己就是一个“草根”。“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遥想14岁辍学到农村看猪、推小车,到后来因为文学才华脱颖而出,成就了自己的文学梦,也成就了自己对甲骨文之父王懿荣三十余载的潜心研究,吕老认为读书功不可没。

新闻推荐

山东省从民企选派青年赴美攻读MBA

本报讯(记者王志冕通讯员牟永来)近日,省人社厅印发通知,拟从山东省各类民营企业中选派部分优秀青年管理人员到美国西德克萨斯...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