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困境,再不打破就晚了
□王黎洋
班长多是女孩,学习好的多是女孩,老师喜欢的也多是女孩……喜欢调皮捣蛋的多是男孩,总被叫家长的多是男孩,家长操心更多的一般也是男孩……日本育儿专家、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诸富祥彦认为,男孩发育晚且好动的天性导致其在成长中需要耗费家长、老师更多的精力,而东方社会文化更适合女孩成长,这使得男孩教育在日本和中国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危机。这种危机直接导致男孩从学习成绩、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到社会适应能力,全面落后于女孩,从而形成一个独特的“男孩困境”。
“男孩困境”表现在哪儿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课题组在对北京、黑龙江、江西和山东四省市2万名家长和2万名小学生分别进行家庭教育相关问题调查后发现,“男孩困境”在中国家庭教育中也很常见,主要表现为:
母亲在教育中演“独角戏”,男孩在成长中缺乏同性榜样。调查中,逾五成家庭中,子女教育成为母亲的“独角戏”,三成家庭能够做到父母共同负责子女教育,而父亲担起主要教育职责的家庭仅占一成,这说明父亲在家庭教育中严重缺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男孩的成长。
家长、老师对男孩教育更粗暴。在亲子沟通中,家长普遍认为男孩的抗压能力更强,或者说男孩的抗压能力就应该高于女孩。当孩子发脾气时,男孩家长选择“训斥”和“忍不住动手”的比例高于女孩家长,而选择“冷处理”和“耐心询问”的比例低于女孩家长。
忽视男孩内心。男孩要穷养,这是家长们的普遍观点,觉得不应该给男孩创造过于丰富的物质条件,在照顾生活起居上也不如对女孩精心,有些家长甚至完全无视男孩的内心感受。男孩跌倒了、受伤了,家长通常教育他要勇敢、坚强、忍着;男孩受了委屈,家长也认为他能自己消化掉。
男孩学习普遍输给女孩。调查显示,从学习动机、课外阅读和学业成绩三个方面来看,男孩都要落后于女生。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副教授李文道也指出,从小学到大学,男孩在学业上,全面落后于女孩。
男孩身体素质下降。李文道表示,应试教育的结果让更多家长望子成龙,忽视了男孩的素质教育,导致本该在外面疯玩疯跑的男孩,成了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进而体质连续下降。
男孩“天生”不如女孩
对于这些男孩困境的造成,很多家长并不理解,有些甚至粗暴地指责孩子“真笨”、“是不是没好好听讲”等。但实际上,中国教育协会会长顾明远表示,除了文化、教育外,男孩困境更多与其生理特点相关,甚至可以说是“天生的”。
首先,美国、德国等国研究发现,男孩体内会分泌更多的多巴胺,流经小脑的血量也更多。多巴胺可增加冲动和冒险行为的概率,而小脑是控制行为和身体行动的。流经小脑的血流量多,小脑就比较活跃,所以男孩更爱动。这些因素导致男孩在静坐和久坐的过程中学习能力总体上不如女孩。
其次,男孩发育比女孩晚,这导致他们在早期的学习能力上有所缺乏,而应试教育对记忆能力要求较高,女孩在颞叶中拥有更强大的神经连接,促进了更多复杂的感知记忆的存储,以及更好的听力,所以女孩对声音语调很敏感。而男孩则较少听到回响在耳畔的声音,特别是当声音以语言的形式出现时。所以,男孩更适合从实际动手中学习知识,而这恰恰是东方国家应试教育最缺乏的地方。
再次,女孩的胼胝体能容许两个大脑半球间进行更多的交叉信息处理,可同时同质量地完成多项任务,而男孩同一时间只能做一件事。这就会导致很多时候男孩在聚精会神地玩耍时,就像没长耳朵,听不见家长叫他。此时如果强行打断,就会破坏他注意力的形成。
给我们的男孩多些自由和关爱
李文道建议,无论家长还是教育机构,都需要反思,应该多给男孩一些自由空间,不应该按照教育女孩的方式来教育男孩,这样才有助于他们成长,更能在心理上让其快速成熟。
男性要多加入男孩教育中。家庭教育中女性占主导,学校教育中这种现象更严重。顾明远说,男孩教育在家中是母亲的事,在学校是女老师的事,甚至一些男生还要接受女性班干部的领导。教育缺乏男性,自然会让男孩缺乏阳刚之气。建议在家中,父亲多承担一些教育的责任,多陪他玩。
和孩子在一起,家长要每小时调整一次情绪。父母的情绪对孩子安全感的培养至关重要。父母情绪不稳定,孩子也就得不到可以安心的环境。和孩子在一起,尤其是男孩,家长应每隔一小时调整一次情绪,尤其当孩子闯祸了、被叫家长了、考试没考好时,家长应等情绪稳定后,再寻找解决办法,这对孩子内心的成熟有积极作用。
多给男孩一些自由空间。男孩需要通过动手来学习,青春期的男孩更需要运动来发泄掉体内多余的荷尔蒙,玩耍和运动是他们成长发育的必经之路。因此,家长和学校应多给男孩一些自由和户外活动的时间。
男孩也要做家务。哈佛大学研究显示,和女性交往能力低的男性社会适应力也较差,导致他们在与异性交往和职场中易受挫,进而早亡风险也较大。而预防的最好办法就是从小多学做家务,这种“本领”能帮助他学习如何与异性交往。
让他们释放情感和表达。男孩的坚强和勇敢不是通过忍住不哭表现出来的,而是要通过父亲的影响,慢慢传递给男孩。因此,不要一味地要求“男儿有泪不轻弹”。孩子如果有自己的想法或不舒服,最好表达出来,不仅有利于其心理健康,对其以后的社会交往能力会有积极的意义。
新闻推荐
山东省商务厅、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等部门近日联合下发《山东省再生资源示范产业园建设规范》,明确要求再生资源示范产业园应...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