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虔诚的年味儿 图文 山东济宁 陈淑瑞

济宁日报 2019-02-15 10:20 大字

因为奶奶,年味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她乐在其中的忙碌、讲究和真心诚意的祈愿中,年味得到诠释。

奶奶平日里就爱干净,腊月中下旬,一年一度的大扫除,也拉开了家里准备过年的序幕。奶奶总爱将屋子里所有能动的家什,全都搬到院儿里来,洗干净橱子里的碗筷、桌台上的摆设,擦干净屋里的窗户、墙壁上的镜子。她仿佛很享受这浩繁的清洗工程,爷爷颇不理解地认为这样没有必要时,奶奶却对我说:“过年新、样样新,咱们换不了全新就赚个面儿新,人还要洗个澡迎新年呢不是?奶奶看着这些个东西干干净净的,心里高兴。”

住的地方改头换面,吃的东西那也得弄出点花样和仪式感来。奶奶向来不爱出门,可这腊月底的大年集,她却怎么都不肯错过。年集头几天,奶奶就念叨着家里还缺啥、要买啥,生怕漏下什么。“酥菜”是开启年夜饭的第一道菜品,除了最原始的炸土豆条,奶奶会买上小鱼、里脊肉、鸡胸肉等,变着样儿炸上一大箩筐来,爸爸的,姑姑的,每个人都给备上一份儿。

放鞭炮、贴春联的工作,虽说是由爷爷执行的,但也离不开奶奶的参与。贴春联当天,奶奶一早就熬好浆糊,准备好工具。奶奶说,老祖宗都是用粮食熬浆糊贴春联,那些胶带啊、胶水什么的,方便是方便了,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鞭炮什么时候该放多响的、放多少也有个说头。历年的鞭炮都是奶奶买来并保管着,农村的房屋接地气容易受潮,奶奶将鞭炮搁在阁楼里,每逢晴天,上上下下晾晒鞭炮,成了她又一个习惯。奶奶怕炮响,却总爱买上一堆鞭炮。除去除夕夜和元宵节要用的,爸妈返城时、我和弟弟开学返校时,她也都喜欢燃一挂鞭炮图个响亮。

在诸多食物中,饺子是节日感最强的。近些年来,除了春节,冬至、小年……好像但凡没有明确食物的节日,整盘饺子吃总是错不了。随处可以买的饺子皮,妈妈觉得省时省劲儿,买回家过年整好。可奶奶依然用自家地里收的麦子,自个儿和面擀皮儿,在她眼里,吃饺子最重要的不是多美味,而是全家人一起张罗着拌馅儿、擀皮儿、包饺子的过程。除夕包饺子的时候,奶奶作为新年策划人通常无暇兼顾,但总忘不了留上一块面团,收尾的时候象征性的擀上几根面条散布在饺子上,作为当年粮食丰收的见证,并以此给来年美好的盼头。

中国传统素有供的习惯,奶奶更是把这当成神圣的工作,做得一丝不苟。我对这老迷信不屑一顾,长大后看到奶奶虔诚的心境、朴实而美好的愿望,竟转而有些感动。

备年货时,奶奶就留心挑出一些成色好的水果干果,除夕当日再去买些新做的点心,放在提前擦干净的印花小碟里。天一黑,奶奶就忙活着把供品一一分类摆好,还要把下午包的饺子煮上两碗,再冲上两碗热糖茶,一同放在客厅里的大桌上,这叫做“吃喝不愁,甜甜美美”。新年钟声敲响时,奶奶把提前用小金纸折成的金元宝点燃,用她的虔诚,对一年的平安顺利感恩与祈福。

形形色色、花里胡哨的年货再全,哪怕奶奶的手因为类风湿会疼痛,但很多东西她还是要亲手做,除夕夜的元宝、元宵节的面灯等等,她将自己的心意、敬意折进纸里、揉进面中。年复一日,我从来不曾在她的操劳中读到一丝倦意,相反的全是热情和幸福。

对奶奶而言,中国人最隆重的“年”,更是一种饱含热爱甚至近乎信仰的习惯,不曾随着她日渐蹒跚的步履而有丝毫将就。奶奶没上过几年学,可就是这样把握年味儿的真谛,留守着中国最传统、最正宗的滋味,将它带入自己的暮年,传承到晚辈们的心里。

新闻推荐

心声 奋起直追凝聚勇攀高峰的气魄和力量 —省千佛山医院领导与专家谈新时代新千医新格局

△中共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第一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拼搏,奋进,大起来!守正,创新,强起来!夯实,突破,优起来!这是...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