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我国现代小麦栽培学奠基人余松烈 一生一事,惟愿麦浪金黄粮归仓

泰安日报 2019-01-24 09:48 大字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崔倩

余松烈,生前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2018年12月公布的山东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感动山东人物(群体)和最具影响力事件名单中,他入选感动山东人物(群体)。

心怀家国粮仓,毕生奉献麦浪

作为我国现代小麦栽培学奠基人,著名小麦栽培学家、教育家,余松烈生前在山东农业大学工作了近70年。他研究创立的小麦产量发展三阶段理论和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创建的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惠及3亿多亩麦田,累计增产小麦260多亿斤,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作出了重大贡献。

余松烈领衔建成省属高校第一个博士点,建成省属高校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培养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中国工程院院士于振文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小麦专家,在国内农业教育和山东高等教育领域具有深远影响。余松烈于1999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9年入选“山东省百位为新中国成立、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余松烈于2016年4月逝世,9月被省委宣传部追授“齐鲁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余松烈勇于实践创新的探索精神和毕生服务“三农”的高尚情怀,充分体现了一名优秀高校教师的人格与学识魅力。

山东农业大学在办学之初就提出了“学用结合、学以实为贵”的理念,形成了“登高必自”的校训,铸就了以爱国爱校、质朴厚德、求真创新、实干奋进为核心的农大精神。作为农大精神的践行者,余松烈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的誓言。

在余松烈身上,我们看到了求真创新的学术品质。他在科学研究中实事求是,在教书治学上更是精益求精。作为山东省属高校第一位院士,他既站在学科前沿,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余松烈具有实干奋进的创业品质。不管在什么条件下,他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脚踏实地,顶烈日、冒严寒,常年与农民在田间地头共同劳作。他带领研究团队建基地、创典型、做示范,年逾九旬还到麦田实地考察小麦长势,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了提高小麦产量的课题之中。

六十余载严谨治学桃李芬芳

在农业高等教育战线上,余松烈辛勤耕耘了66个春秋,开创了作物栽培学科发展的新阶段。他主编了全国统编教材《作物栽培学》、学术专著《中国小麦栽培理论与实践》、《山东小麦》、《冬小麦的栽培》、《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作物栽培学》,发表论文50余篇。

在任教的66年里,余松烈写下了数百万字的教材、讲义、专著、论文,培养了一批有影响的小麦专家。余松烈治学严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在担任系主任期间,与其他院系领导一起积极探索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办学路子,取得显著社会效益,为山东农业大学1989年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和1993年荣获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奠定了基础。

自1986年以来,余松烈的学科团队招收并培养了多名来自北京、江苏、河南、安徽等省(市)自治区的博士生、博士后。这些学生毕业后分布在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农业管理部门和基层推广单位。学生们深受余松烈学术思想影响,成为研究推广余松烈作物栽培学理论,特别是冬小麦精播高产、冬小麦宽幅精播高产理论和技术的学术传承人。

新闻推荐

山东数字经济产业园在济南市中区开园

□记者张鹏程报道本报济南讯1月16日,济南市中区“山东省大数据产业集聚区”授牌暨山东数字经济产业园开园仪式...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