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由‘直销经营\’到‘传销犯罪\’,往往是一念之差” 直销企业亟须破解“三大病症”

大众日报 2019-01-22 10:01 大字

□本报记者赵小菊

本报通讯员闫栋

权健事件的持续发酵,带来的不仅是消费者对保健市场乱象的不满,还有对直销行业经营行为的质疑。“随着直销市场的快速发展,伴随的问题确实很多。”在1月21日召开的全省直销企业监管工作会上,省市场监管局公平交易局局长高绍辉表示,资金盘和涉嫌传销、暴富扇动和虚假宣传、违规直销这三个突出问题屡禁不止,成为直销企业亟待解决的“三大病症”。

据统计,截至目前,山东省已有13家本土注册的企业获得直销牌照,共有57家直销企业在山东省设立了省级分公司,已获准在山东省开展直销业务的企业有38家,服务网点1317个,直销员逾23万人。

“由‘直销经营’到‘传销犯罪’,往往是一念之差。”省公安厅经侦总队副总队长王文表示。2018年山东省各级公安机关共破获传销活动案件201起,涉案金额46亿元,抓获犯罪嫌疑人902名,挽回经济损失10.97亿元。其中涉案金额1000万元至1亿元的4起,过亿元的5起。而据高绍辉介绍,去年山东省开展了“以直销名义和股权激励、资金盘、投资分红等形式实施传销违法行为”的专项执法检查,发现个别企业在招募经销商时,不以销售产品为导向,而是许以股权、期权或搞资金盘运作,从事违法活动。

暴富扇动和虚假宣传问题在现阶段仍较为突出。个别企业在直销会议和培训中,忽视法律法规和职业风险等培训,把宣传的重点放在鼓吹一夜暴富、许诺高额回报上,以所谓的暴富事例鼓动人员参与。有的直销企业为追求业绩增长,对公司的实力、规模、发展前景进行随意夸大的宣传;还有的企业放任或者默许直销员、经销商随意虚假宣传产品性能、功效、作用,发布不实信息。

违规直销问题主要表现在个别直销企业违反直销区域限制规定,在未经批准直销的区域开展直销,通过经销商变相违规方式开展直销业务。有的直销企业采取优惠顾客、会员等形式,默认、纵容优惠顾客、会员等开展直销。有的直销企业过分追求业绩,饮鸩止渴,对经销商不加甄别,不论良莠,随意签订经销合同,导致因经销商纠纷或经销商涉嫌传销引起大规模上访事件。2017至2018年,全省共计查处违规直销案件6件,罚没款86.07万元。

“有一点直销企业应该牢记,直销企业对所属的、关联的销售公司、经销商和直销员的违法行为,负有直接责任,是第一责任人。”高绍辉表示。据了解,目前山东省已要求各直销企业对直销员、经销商等涉嫌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自查自纠,同时要求直销企业、分支机构及经销商组织召开的含有产品推介、营销方式、计酬制度、加入方式等内容的各类会议,要严格执行报备制度。下一步,省市场监管局将继续深入排查问题,积极受理相关投诉举报,严肃查处各类传销活动,规范直销经营活动。

新闻推荐

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民主管理打出特色牌—— 从“看到就说”到“成果发布”

在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有一项“看到就说”群众性建言献策特色民主管理活动,已经坚持了8年之久,在全方位解决员...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