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评点红楼 死而后已 致敬经典王蒙陪读《红楼梦》

华西都市报 2019-01-20 03:08 大字

致敬经典王蒙陪读《红楼梦》 王蒙

扫码上封面新闻,看85岁王蒙陪读《红楼梦》亮相北京图书订货会,李敬泽、刘心武现场点赞。

红楼梦已经远远超出一部小说意义了。不管是学院教授,还是市井小民,都能从《红楼梦》中读到不同的东西,获得不同的滋味。山东大学教授马瑞芳以讲《聊斋》出名。然而,不少人不知道的是,她也是红楼梦研究专家、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马瑞芳品读红楼梦》她还将《聊斋》与《红楼梦》联系在一起。她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说,“中国古代小说是有芳魂的,它悠悠来到山东淄川,附着在蒲松龄身上,又在1715年悠悠来到江宁织造府,附着在曹雪芹身上,从此红楼聊斋一长一短,一白一文千古流传。”刚刚在北京闭幕的全国图书订货会上,就有不少有关《红楼梦》的新作,有的是红楼进行解读,有的是对《红楼梦》经典版本的再版致敬。

八十五岁王蒙 仍未停止读红楼

《红楼梦》有太多人研究,有太多观点和见解。让马瑞芳印象最深的专家观点,来自新红学鼻祖胡适。1985年,在一次关于红楼梦的会议上,《胡适传》的作者唐德刚说,“胡适说,《红楼梦》不是好小说,没有主题,但是,好玩呀”。马瑞芳认为,在胡适所有红学观点里面,“好玩”是最重要、最精辟,也最到位。为什么好玩?因为有趣,因为《红楼梦》充满了情趣、谐趣,还有一般小说所没有的雅趣。正是这种“好玩”“有趣”,吸引着一代一代作家甘付真心赏析之,解读之。王蒙就是其中一位。

王蒙今年85岁了,在过去大半生里,他几乎没停止读红楼,“每次重读都有新收获。”从1995年,他就开始在漓江、上海文艺、中华书局等多家出版社出版评点《红楼梦》的作品。2019年1月,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王蒙陪读<红楼梦>》,采用一百二十回足本“程甲本”为底本,由著名红学家冯统一先生点校,作家王蒙点评,著名红学家冯其庸作跋,作家贾平凹题字。全书集合了王蒙先生多年评点《红楼梦》的心得、体会,以点校结合、“评点陪读”的方式以飨广大读者。王蒙说,仔细看的人可以看到,“我每五六年对《红楼梦》有哪些感受、看法,哪些看法是原来没有的、哪些是有调整的、和原来的看法有变化的。如果有人有兴趣是绝对能看出来的。”

李敬泽也是《红楼梦》的粉丝。他认为有王蒙陪大家读红楼梦,“是再合适不过的。他已经出过多个版本。我准备把他出过的多个版本都买来对比细读。看看王老师这些年读红楼到底又有哪些新观点。”王蒙爱读《红楼梦》,《红楼梦》是一本最经得住读,经得住分析,经得住折腾的书。阅读《红楼梦》、评点《红楼梦》已经成为他的生活常态,已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红楼梦》是经验的结晶。人生经验,社会经验,感情经验,政治经验,艺术经验,无所不备。《红楼梦》帮助你体验人生,读一部《红楼梦》,至少是活了二十年。”

作为一部盖世奇书,《红楼梦》吸纳了中国文学的各种形式,像诗、词、赋,它还调动了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像建筑、园林、绘画、美食。读《红楼梦》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事情。王蒙深有感受,他也非常愿意和大家共享他阅读、享受《红楼梦》的心得和感悟。“谈红楼,也是谈人生、谈文化、谈国情、谈历史。”《王蒙陪读<红楼梦>》已经出到第四版了。王蒙说,今后每五年他还会出新版。“现在我就可以考虑第五版、第六版,如果我将来还活着的话。评点《红楼梦》、陪读《红楼梦》,死而后已。”启功注释 程乙本《红楼梦》出纪念版

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红楼梦》是一本很奇怪的书,哪怕不做专业研究,只是认真阅读一遍,也无法避免两个问题,一是版本,一是读法。挑选版本是读红楼的一大前提。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红楼梦》的整理注释读本于1953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组织出版。此后的数十年间,此版《红楼梦》成为在读者中传播最广泛的版本,该版本以程乙本《红楼梦》为底本。主要的注释者是当代著名学者启功先生。从1953年版《红楼梦》开始,启功先生就参与注释工作,与俞平伯、华粹深、李鼎芳一起完成了程乙本《红楼梦》的注释工作。到了1957年整理程乙本《红楼梦》时,启功更是以一己之力独立重撰注释,并在历次再版和重印过程中修订完善。他渊博的学养鲜明体现在《红楼梦》注释中。

2019年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启功注释的《红楼梦》以纪念版的方式再次出版,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亮相。该纪念版完整再现了启功先生的注释成果,同时还恢复了周汝昌、周绍良、李易等著名学者做的详细校记,体现他们对于文字取舍、标点使用的理由和心得。这也是对近三十年时间里,沾溉了千万读者朋友的整理本的纪念。人民文学出版社历史上出版过的《红楼梦》整理本,在装帧形态上十分多样。这次的六十五周年纪念版,由曾经获得“中国最美的书”荣誉的设计师陶雷担纲整体装帧设计。主色调是红、金、米白(玉色),恰好体现了《红楼梦》的色彩背景。书中还精选清代画家孙温绘《红楼梦》彩图132幅作为插图,图文并茂,更容易让人“沉醉红楼不愿醒”。

启功(1912-2005)是以书法家名世,在古典文学、语言文字、古典文献、文物鉴定等传统国学的多个领域,都有非常深的造诣。在《红楼梦》研究的领域,有着深厚的艺术文化修养的启功先生还有特别的优势:他是满清皇室后裔,对满族的历史文化、风俗非常熟悉,《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出生于满清贵族家庭,书中体现清朝的皇家贵族礼制文化,满族的语言民俗等,正是启功从小就接触而熟稔的内容。比如第四十一回妙玉请宝钗、黛玉喝体己茶,宝钗用的茶具“瓟斝(bān jiǎ)”,启功先生说这类形制的器物,在他祖父的案头就见过。再比如《红楼梦》中常见的称呼老年仆妇的“嬷嬷”和“妈妈”,启功先生说一般读起来很容易认为是同义词,但按北京的习惯,奶姆称“嬷嬷”,保姆称“妈妈”。所以他为《红楼梦》所做的注释简洁、准确,要言不烦,又有其在内容上的长处和特点,适合不同知识结构和教育程度的读者来阅读。

著名红学专家胡文彬回忆起早年读《红楼梦》的经历,“我是读着启老注释的程乙本《红楼梦》成长的,启老的注释应该值得我们今天年轻的朋友,值得我们大家共同学习。举一个很小的例子,比如对第七十八回“姽婳(guǐhuà)”一词的注释(启功注释“姽婳”为:古语:女子安闲幽静称为“姽”;兼能勇武奔驰称为“婳”),后来所有的注释都没有超过启老。他的解释准确、优美,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胡文彬还表示,《红楼梦》出版传播并走向世界,首先应该感谢程伟元、高鹗这两位前辈,他们为《红楼梦》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在乾隆末期1791年、1792年两次出版了活字印刷的《红楼梦》的本子,紧接着在1793年,《红楼梦》就从浙江的乍浦港运到日本的长崎,这是《红楼梦》走向世界的第一步。从此以后,这部中国古典小说高峰之作才逐渐走向世界其他国家。

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周绚隆表示,程高本开启了《红楼梦》历史上印刷的时代,传播力度大大加强。程伟元、高鹗还使《红楼梦》有了120回的完整的故事结构,而故事完整的存在对于《红楼梦》传播的意义是不可限量的。正因为有后40回,把《红楼梦》前面奠定的悲剧基调走到最后,没有走到通俗文学最后有仇的报仇、有冤的报冤,那种大团圆的老路上。

新闻推荐

排名直线下降,客场急需止血 山东男篮今晚对阵同曦

一场糟心的失利之后,来不及进行过多的总结,18日,山东西王男篮由苏州北上南京,继续在客场挑战同曦。19日晚上,南京青奥体...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