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零门槛”转专业值得推广

济南日报 2019-01-10 11:33 大字

□张立美

近日,山东大学组织开展2018年秋季学期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尝试进行“零门槛”转专业改革。“之前很重要的门槛是,学生已修的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必须无不及格,现在不再要求。”山东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刘传勇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专业不感兴趣,很难在学业上有优异的成绩。众所周知,目前很多中学生缺少职业生涯规划,他们填报高考志愿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不是听从父母安排,就是追求所谓热门专业,导致所学专业并非自己的兴趣所在。还有不少高考考生为了顺利考取心目中的理想大学,特别是为了提高被“双一流大学”、一本高校录取的几率,在填报志愿时选择服从专业调剂,被调剂录取到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因此,绝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在校大学生转专业制度,但是多数都有比较高的门槛,尤其是在成绩上,很多高校都规定只允许专业课成绩达到中上游的在校大学生转专业。而在现实中,对转专业有强烈需求的恰恰是那些成绩不够理想的大学生。不想转专业的大学生有资格,想转专业、需要转专业的大学生却没有资格,这是个悖论。

一些在校大学生读了不感兴趣的专业之后,因为不能转专业,不得不选择退学、复读,重新参加高考。比如,辽宁高考状元刘丁宁放弃72万元全额奖学金,从香港大学退学,复读参加高考,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追寻更纯粹的国学”。武汉学霸邹英杰由于对精密仪器和技术专业不感兴趣,从清华大学退学,复读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更有一些大学生读了不感兴趣的专业,产生厌学情绪挂科严重,无法顺利毕业,拿不到毕业证。不管是哪种情况,都浪费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年华。

“零门槛”转专业,让有转专业需求的在校大学生可以顺利转到心仪的专业学习,是将本属于大学生的专业选择自由归还给大学生,避免因为错误选择不感兴趣的专业而耽误青春,这显然是对大学生负责任的制度设计。专业调整固然可能打乱学校教学部署和教学资源安排,但是对每一位学生高度负责,让他们更好地学习、成才,是高等教育应有的担当。从这个角度说,“零门槛”转专业值得推广。

新闻推荐

专家:中国式直销像“皇帝的新装” 大家心知肚明却不去捅破

2015年5月8日,中国天狮集团在法国尼斯海滨举行走出国门20周年庆典。中国新闻周刊图2019年1月4日,《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来到...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