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德育十分钟”
■山东省济宁高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张冠华
渗透式教育主要是通过创建一定的环境和氛围,在环境等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逐步地改造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而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渗透式教育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各个阶段的层次性和渗透性,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使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发展结合起来,为学生成为社会的一员做准备。实践中我尝试用渗透方式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收效甚好。渗透式教育的成功就在于这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一种陶冶,使心灵得到净化,情感随之升华。
我班的德育工作主要是通过一个专题活动来实现的,这个活动就是我们每天早读课前10分钟进行的“德育10分钟”活动。开展这个活动最初是因为我自己在读一些文章时很受教育,有所感悟。希望和学生们一起分享,于是拿到班里和学生们一起学习,学生对此也很感兴趣,纷纷要求坚持下去,这样就形成了我们的“德育10分钟”。在“德育10分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摸索了四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教师主讲。主要是班主任老师选择一些短小的,有启发性、教育性和知识性,或者具体、感人、生动的文章作为教材来讲读。学生主要是听、记、议。采取这种形式关键在教师,教师的选材非常重要,其次要讲的有深度、有意思使学生听后有收获,最好使这些素材与班中的一些现象对上号,有针对性,效果会更好。
第二种形式是围绕德育主题,教师主讲,学生参与讨论,谈自己的观点、认识等。如:我们在初一进行“尊重”这个德育主题时主要采用了这一形式,因为对于尊重这一概念的理解,学生的理解是片面的不够深刻,我们围绕这个主题选择了几篇文章,先了解尊重的内涵,介绍了“尊重”的五个层面的内容,以及开展这一主题的意义,通过几天的学习,同学们对这一问题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请每个同学谈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懂得了尊重的相互性,懂得了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懂得了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就要从尊重别人开始。
第三种形式是值周班长主讲,同学参与讨论。如我们初二的德育主题“学会负责”,主要采取了这种形式。“学会负责”这个德育主题是我们继“三谈情商”和“学会尊重”之后进行的,同学们对这些问题比较熟悉,关键是在这个领域再有新突破,达到一个新高度。所以,放手让同学来搞是完全可以的。我们把这个主题交给了值周班长,值周班长的热情比我想象的还高,广泛收集素材,还买了有关的德育教材。实践证明,这种形式给学生以表现自我的空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多种综合能力。但一定要注意是学生“力所能及”的。
第四种形式、是值周班长主持,全体同学参与的小型辩论会和演讲比赛等。如我们在初三进行的德育主题“个人与集体”就采取了这一形式。全班同学都参与了演讲比赛,每个同学的参与过程实际上就是个人自我教育的过程,在这其中还不乏讲的深刻、感人的,这样教育性和感染性就更强了。当然随着“德育10分钟”活动的发展,它的形式也不会拘泥于此。渗透式教育特点是通过环境育人,通过生活育人。
最后,德育主题的确定。确定德育主题,我觉得要有预见性,一般是在这一阶段常常可能发生的但还没有发生,配合常规管理进行教育;再是要有计划性,也就是说在每一个德育主题内,要有层次,逐步递进。在不同的年级安排不同的德育主题要有科学性,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另外还可以两个德育主题穿插进行,特别是比较大的主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避免学生产生厌倦心理。
新闻推荐
近日,山东省体育科研中心成立40周年学术论坛活动举行。科研中心全体职工、离退休老同志、学者代表欢聚一堂,回首过去、总...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