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沈从文是怎样炼成的 读《沈从文的前半生》
——读《沈从文的前半生》 □王晓阳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先后补课式地读了沈从文的《湘行散记》《从文自传》《萧萧》《长河》《边城》等作品,有些震惊地发现,我的阅读竟然遗漏了一个重要大家。至此,“沈从文何以为沈从文?”等问题长期萦绕我心。
最近拜读了复旦大学中文系张新颖教授所著的《沈从文的前半生》及《沈从文的后半生》,我的这些问题似乎逐渐有了一些答案。
有意思的是,张新颖教授是先写的“后半生”,后写的“前半生”。
有一个说法流行已久:沈从文没有什么文化,既没有读过大学,也没有留过学,新近出版的《许子东的现代文学课》也说沈从文“读书少得多。”
其实,这是对“文化”的误解或者说把“文化”的概念限制得太狭小了。难道人生曲折的经历,对人世、社会、自然的热爱、领悟、思考、洞见,不是一种“文化”吗?《沈从文的前半生》写道:“沈从文两手空空走出湘西,闯荡更宽广世界的时候,并非一无所有,而是携带着一个积蓄了丰富信息和能量的顽强自我。”
书中特别提到一个细节,在随军移防川东的途中,他的小包袱里除日用衣物外,还有《云麾碑》《圣教序》《兰亭序》和《李义山诗集》。
唯其如是,沈从文从家乡到北平谋生时才会得到当时一批文化名人学者如林宰平、梁启超、徐志摩、胡适等人的肯定、关心和帮助,有的成为很好的朋友。他也逐渐进入文艺圈子,写作品、编刊物,崭露头角。如果说沈从文被选聘到中国公学任教,可能是胡适的偏爱,那么后来他先后进入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大,与众多一流大师学者同时执教,就不能全说成是偶然和运气。
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沈从文的前半生》,我们进一步知道,能够从一个普通士兵一步步成长为大报编辑、大学教授、著名作家,沈从文实际上具备有深厚宽广的文化积淀。
当然,造就作家沈从文还有许多其他要素。
沈从文能成为一个著名作家,首先是与他丰富而独特的经历有关。他从小对自然、社会这本“大书”产生出强烈的兴趣与冲动,身心亲近自然。同时,他对日常人事和生活现象兴趣浓厚。上学路上喜欢观察小铺面、小作坊,留心民间手艺。特别是在当兵的那段时间里,随着部队的不断移防,沈从文沿着家乡那条河流多次在两岸或者上下游移动,观察了各种自然与人事,听到了各种传说与故事,这成为日后他创作中主要抒写的题材。
其次,沈从文对自然、对社会、对人充满了感情。他老是写家乡那条河,他太爱它了。
沈从文写的都是很普通的、别人忽视的、遗忘的人和事。沈从文笔下这些人不是作为愚昧落后中国的代表和象征而无言地承受着“现代性”的批判,他们是以未经“现代”洗礼的面貌,呈现着他们自然自在的生活和人性。
第三,沈从文对文学非常执着。在《湘行书简》中,沈从文说:“我希望活得长一点,同时把生活完全发展到我自己这份工作上来。我会用我的力量,为所谓人生,解释得比任何人皆庄严些与透入些!”
《沈从文的前半生》最后一章名为“北平:一个有‘悲哀分量’的背影。”沈从文的好友朱自清去世,沈从文写了《不毁灭的背影》一文悼念亡友,特意肯定朱自清的“常人品性”“伟大平凡”。他说:“一个作家的伟大处,‘常人品性’比‘英雄气质’更重要。但是在一般人习惯前,却常常只注意到那个英雄气质而忽略了近乎人情的厚重质实品性。”
此话虽不能解读为沈从文夫子自道,但若说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投射,恐怕也说得过去。
《沈从文的前半生》
作者:张新颖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新闻推荐
输球想到了,没想到输得这么惨!昨晚,在2018-2019赛季CBA常规赛第28轮较量中,缺兵少将的山东西王男篮没有任何挣扎以97:132惨败...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