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新年音乐会:民乐系薪火相传
12月27日晚,上海音乐学院新年音乐会在上海大剧院上演,一曲《百鸟朝凤》时隔9年再度奏响,完成了从师傅到学生的传承与接棒。
《百鸟朝凤》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山东民间乐曲,以热情欢快的旋律描绘了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
2010年12月28日,唢呐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刘英在上海大剧院吹响《百鸟朝凤》,今年登台的则是90后唢呐演奏家刘雯雯。
在刘英教授的指导下,刘雯雯在上音完成了本科及唢呐教学法硕士文凭,现为上音唢呐教师。
她曾多次以独奏家的身份出访各国,2017年受邀赴悉尼歌剧院和墨尔本艺术中心参演谭盾指挥的新年交响音乐会,是唯一登上悉尼歌剧院独奏的唢呐演奏家,2018年又赴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上演新春交响音乐会,也是整场音乐会唯一一个演奏独奏作品的演奏家。年轻女演奏家与中国唢呐的融合,让中国民乐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
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刚刚走过甲子之年,六十多年来,培养了大批演奏家、理论家、作曲家。薪火相传,上海音乐学院今年的新年音乐会,正是民乐系中生代教师的一次集中展示。
古筝演奏家祁瑶,现为上音民乐系弹拨教研室主任,她的学生曾在重大专业赛事中多次获奖,如文华奖和金钟奖的最高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音乐会上,祁瑶领衔演奏了古筝与乐队《扎年》。
二胡演奏家汝艺,现为上音民乐系副教授,曾得二胡大师闵惠芬传授,亦曾将失传了半个多世纪的孙文明二胡演奏绝技复原。二胡演奏家邢立元,是改革开放同龄人,也是两届“天华杯”全国二胡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音乐会上,二人携手共演了一曲双二胡协奏曲《乌苏里吟》。
本场音乐会既有雅俗共赏的经典作品,也有委约新作,其中最能体现上音特色的,是两位上音作曲家的原创作品——周湘林教授的《扎年》,以及王建民教授《大歌》的世界首演。
《扎年》是一部为古筝与民族管弦乐队而作的藏族题材作品。“扎年”本是藏族弹拨乐器,音色浑厚响亮,广泛流传于藏族地区。周湘林以藏族民族民间音乐为素材,以古筝模拟扎年的音色,充分发挥了古筝的特性,在管弦乐队烘托下,展现出雄浑宽广的雪域高原风貌。
《大歌》则是受侗族大歌的影响与感染而作。侗族大歌是我国西南地区一种多声部、原生态的民间合唱形式,王建民用色彩斑斓现代作曲技法,描绘了侗族大歌的绚丽及山寨欢歌载舞的场景。
整场音乐会均由指挥家吴强执棒上音师生组成的上海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团现场演绎。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祝田园本版照片均由记者刘玉乐摄有些人,曾经在商界叱咤风云,从事与茶行业完全不搭界的工作。然而,当他们...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