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团队讲述幕后故事 歌剧《沂蒙山》唱响红色礼赞
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富有感染力的舞台表演
本报记者张琪
歌剧《沂蒙山》不但生动展现了沂蒙山区群众参军参战、拥军支前的感人事迹,还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坚毅勇敢、无私奉献的崖子村村民海棠就是其中的代表。据了解,该剧汇聚了全国一流的创作团队,由王晓岭、李文绪编剧,黄定山导演,栾凯作曲,并邀请歌唱家王丽达、王传亮、张卓、金郑健、杨小勇、雷岩等饰演主要角色。历时两年多的精心打磨,终以高品质呈现在观众眼前。12日20日,记者对歌剧《沂蒙山》的创作团队进行采访。
以群体形象诠释“沂蒙山”
记者:您为什么选择参与歌剧《沂蒙山》的创作?
黄定山(歌剧《沂蒙山》总导演、著名导演艺术家、戏剧教育家):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能够参与到这次歌剧的创作很荣幸。当时我听到要创作《沂蒙山》这部歌剧的时候,就说沂蒙山这三个字最有价值。因为提到沂蒙山,大家就会想到沂蒙山精神,想到了山东人民在中国革命以及新中国成立历程中的地位。仅是这三个字,我愿意参与到这次的创作中。
之后,我们不断地体验生活,多次到沂蒙山去采访、采风、行走,感受这块土地,感受这块土地上的人民。体验到这里的风土人情后,我们觉得更应该把沂蒙的这种精神传递给今天的人们,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
记者:您如何理解歌剧《沂蒙山》的主题?
黄定山:说起歌剧《沂蒙山》的主题和内涵,我认为还是那8个字“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所以在整个歌剧的创作过程中,无论是剧本创作、舞台设计还是音乐创作,都是为了表达这样一个主题。
记者:与以往以舞台艺术反映沂蒙精神的戏剧相比,歌剧《沂蒙山》的独特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
黄定山:在我看来,不同之处在于歌剧《沂蒙山》生动地塑造了海棠、林生、孙九龙、夏荷、赵团长等一系列抗日战争的人民子弟兵的形象。因为在以往的创作中,比如红嫂、沂蒙七姐妹,都是以个人形象进行创作与表达。而这次的歌剧《沂蒙山》只有以沂蒙人民这样一个群体形象才能够表达沂蒙山三个字的深刻内涵。
突破舞台设计的8米线
记者:歌剧《沂蒙山》的舞美设计有哪些独到之处?
周丹林(歌剧《沂蒙山》舞美设计国家一级舞美设计):《沂蒙山》这部歌剧比较沉重,剧本是按照史诗性的结构设计,以渊子崖战役为出发点,塑造了一组组的群像。在设计中,我们引入了“磐石”这样一个概念,因为我们知道在舞台上制作山是不可能的,我们就运用山的局部——石头累积成一个“磐石”,类似于城堡一样的建筑,造型上有山洞、有残缺不全的地方,当上面站满了演员,如同一座伟岸的丰碑,视觉冲击极为震撼。
这次设计做了几个方面的突破:第一,我们突破了舞台设计的8米线。以往的舞台设计一般在8米,这次为了具有更强的冲击力,我们“拔高”了舞台,整个舞台最高点在11米,演员站的最高点在8米5到9米高的位置,从而让舞台从地面到高空,整个立体起来。同时,巨大的舞台也与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二,我们选择了运动型的舞台,以一种象征性的东西为参照,比如说之前说的“磐石”,在歌剧的表演过程中,用它来构成人物与景的关系,例如:人物的奔跑,冲锋等,这样舞台力量不再单一地用于体现场面的壮观,而是用它来推动剧情的发展。
确立以音乐为主导的创作思路
记者:作为山东人,这次参与歌剧《沂蒙山》的创作有怎样的感受?
栾凯(歌剧《沂蒙山》作曲著名作曲家):我本身是济南人,一直有种深深的责任感,想在音乐文化方面为山东做一些贡献,虽然之前也创作过不少作品,但是歌剧跟其他文艺作品不一样,具有更高的价值,所以这次能够为山东创作这样一部歌剧十分荣幸。
记者:在您看来,歌剧《沂蒙山》的成功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
栾凯:歌剧《沂蒙山》的音乐创作,从一开始的创意阶段到最后的实施,前后历经了两年的时间,期间音乐一直保持独立的创作。在我看来,这次歌剧创作成功的原因主要是:第一,确立了以音乐为主导的创作思路,最初音乐确定整个歌剧的架构,划分重点的演唱的段落,演唱的形式,以及重点的咏叹调的位置。然后与编剧一起搭起整个歌剧的架子,进行重点段落音乐创作,我从2017年的七八月份便开始创作序曲,今年2月份开始创作主要唱段,所以音乐创作的时间十分充裕,这也为《沂蒙山》这部歌剧提供了比较扎实的音乐基础。
第二点是在过去的时候,很多歌剧可能只有1-2首广为流传的咏叹调。但在这部歌剧中,海棠、林生、孙九龙、夏荷、赵团长等每人都有非常好听的咏叹调,独立的核心唱段,其中仅海棠就有5-6首经典的唱段,这在以往的歌剧中是不常见的。
最后一点体现在演员的选择方面,我们从全国所有歌剧演员里面进行筛选,优中选优,最终选出王丽达、王传亮、张卓、金郑健、杨小勇、雷岩等人,他们共同的特点无论是演技还是唱功都十分的优秀,每个人都可以准确地把握自己的唱段,整部歌剧的质量得以保证。
用艺术体现沂蒙精神情怀
记者:如何评价歌剧《沂蒙山》?
黄定山:歌剧的创作是非常复杂的,它包含了剧本、音乐、舞台表现等各个方面。像《沂蒙山》这部歌剧高度融合了文学、音乐、表演、建筑等艺术形式。歌剧可以代表一个国家最高的艺术水准,所以这次能够以歌剧的形式表达沂蒙精神,其实是在用最高的艺术形式来体现沂蒙精神与情怀。
付林(著名词曲作家、教育家、演奏者、音乐制作人,中国音协理事,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学会主席):这部歌剧体现了沂蒙精神,我们应该记得这段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感。我们总期待一部歌剧能够有好的音乐,好的角色,所以这次山东省能够推出这样一部大型的民族歌剧,值得我们这些老一辈的音乐人学习。
蒋力(著名歌剧评论家,原中央歌剧院创作室主任):歌剧《沂蒙山》体现了对普通老百姓的歌颂,是对战争年代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军民关系以及抗御外辱等生动真实的经历作出高度的舞台艺术的概括。可以说,当年的《沂蒙山小调》是如今《沂蒙山》歌剧雄厚的基础。
12月19日晚,一场气势恢宏、振奋人心的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在山东省会大剧院震撼上演。精致壮观的舞美设计、大气磅礴的曲调、激奋的唱词以及富有感染力的舞台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据悉,该剧以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党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革命历史为创作背景,以大青山突围、渊子崖战役为创作素材,讲述了海棠、林生、夏荷等主要角色在国家危亡与个人命运的纠缠中,牺牲小我、军民一心、团结奋战的故事,共分为六幕。
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新闻推荐
12月26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青岛航空口岸、海港口岸获国务院批准,自2019年1月1日起对5...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