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考研乌龙接二连三 需要更深入问责和反思

澎湃特约评论员 2018-12-25 17:50 大字

考研突然成了这几天舆论场上的高频词汇。先有山东两所高校在自命题科目考试中“试题错装”,随后又爆出电子科技大学“试题内容出现偏差”,山西师范大学《中国史》试题“与去年大面积雷同”。

错装已刷新人们的认知底线,现在试题本身都成了笑话,更让人无语。电子科大出现问题的科目,本该考《固体物理》,卷子上却是电路分析的题。以此考彼,当然会如校方所说“试题内容与考试大纲出现偏差,无法考核考生相应学科的真实水平”。而印刷错误只是表象,背后是在出题阶段就已经出了差错。

山西师大试题与去年大面积雷同,更是不可思议。命题要回避近几年的试题是基本原则与常识,甚至近几年考到的某些知识点也需要适当“避嫌”。不管今年的命题人与去年是否存在重合,这样的常识都不可能不知道,也完全有能力能够做到。

可这些狗血的剧情就是实实在在发生了。必须要追问的是,出题人和组考负责人到底是抱着怎样的心态来完成试题拟定的?责任心呢?进一步地说,考研试题在印刷之前,难道不是要经过筛查确定出题组人选、出题组依照考纲和招生需求科学拟定试题、试题经由专业部门和人员审查把关、最终定稿成型等一系列科学严谨的程序吗?为何呈现在考生面前的权威试卷,本身却成了经不起检验的笑话? 

跳出个案来看,这几天密集出现的考研问题,也足以引发一些制度层面的反思了。比如,此次被爆的几所高校中,有三所均是“栽”在了自命题科目上。这并不是自命题首次出问题,以往也被爆过泄露等丑闻,只是没有今年这么密集和奇葩,所以没引发较大的关注。

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设定自命题制度,初衷是让高校根据各自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选拔人才,这当然是好举措。但在现实中,好经却屡屡被念歪,是否表明需要在制度上做一些调整?是时候启动科学严谨的调研和探讨了。底线是要促使高校收起漫不经心的作风,拿出责任和担当,严肃对待考研的每一门科目、每一张试卷、每一道试题。 

考虑到考研的权威性与严肃性,无论哪种差错,都不能以一句轻飘飘的“工作失误”来解释。23日,山东教育厅已将山东师大和青岛理工大学出现的问题,定性为“严重的责任事故”。今天,山西师大也作出了同等定性。这表明了相关方态度。只有在定性上上升到此等高度,才可能以更严肃的心态,启动更高规格的调查追责。这些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有必要正视舆论,明确表态回应关切了。 

自主命题绝不是自由命题、随性命题。出了问题,必须追责,不能让无辜的考生买单。惟其如此,才能起震慑警戒之功,让考研命题工作回归到本然状态,防止类似的笑话重演。高校和相关部门后续将有何种举动,别忘了有无数双眼睛在看着你们。

新闻推荐

山东省泰山疗养院 “三九贴”预防冬季疾病

本报12月24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张伟)为提高市民免疫力,增强市民抗病能力,进而预防和减少冬季多发疾病,山东省泰山疗养院(山东...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