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山东商报高考群再度走进山大 考古系师生挖出一座“博物馆”

山东商报 2018-12-16 09:27 大字

刘阳教授在为大家介绍晶体所刘阳教授在为大家介绍晶体所想了解一所大学及其专业,最好的办法就是走进去。12月15日,山东商报高考交流群品牌活动“走进大学”再启程,群里200余名高中生及其家长走进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将近一天的时间,大家不仅聆听了山大招办副主任姜令嘉和数学学院龙和平教授的专题讲座,还走进了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双一流”建设学科化学实验室,以及山大校史馆、博物馆,收获之大超乎想象。文/记者徐玉芹图/记者王晓峰

选专业要综合考虑分数、性格和兴趣

上午8点,群内家长和孩子们陆续来到山大邵逸夫科学馆报告厅前集合、签到,8点半,进入报告厅聆听了山大招办副主任姜令嘉和山大数学学院龙和平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

姜令嘉主任以“百年山大、成就梦想”为主题,就山大办学规模、学科优势、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人才培养特色和精英人才培养,统招、自招、综招等家长关心的问题做了详细讲解。

“1977年以后各高校院士本科校友排名,山大培养的院士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6;山大每年推免研究生数量在1800余人;北大2019年接收的推免生中,除了北大本校,接收人数最多的高校是山大,一共106人……”当他列出这些数据时,台下发出阵阵惊叹。

“虽说山大就在身边,但作为一个济南人,我却第一次近距离了解她。”“省实验20物化生绿洲”说,通过姜主任的介绍,他对山大才有了更深的认识。

龙和平教授作了《高考志愿填报的基本思路》报告,可谓是一场“及时雨”。

龙和平教授表示,志愿选择要遵循“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三个要素”“四个关注”。“一个中心”即是以学校和专业为中心,综合考虑孩子的兴趣、能力、家庭条件和高考成绩,“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他说。而在选大学还是选专业方面,他认为“高分奔名校,次高分选特色,一般分两兼顾,低分重实用”是有一定道理的。

龙和平教授还为大家介绍了大学的总体情况、分类,大学专业的划分,以及山东大学的办学特色等。

“男神”讲解员又“迷倒”一片高中生

再次走进山大高大上的晶体研究所,映入眼帘的还是大厅里陈列着的各种晶体。此次为高考群学生和家长讲解的,除了“男神”讲解员刘阳教授,还增加了一位年轻教授,叫于浩海。两位年轻教授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谈吐,将专业知识讲解得深入浅出的能力,“迷倒”了一大片高中生和家长。

在为一组做讲解时,刘阳教授指着一块蓝宝石晶体,给大家介绍了红宝石和蓝宝石的区别。他说红宝石和蓝宝石从本质上并没有不同,都是结晶体,只不过挖出时并不纯,里面有杂质,“红宝石里含铬元素而呈现出红色”。

“晶体的生命是从最下面的一个小尖尖开始。介于过饱和和不饱和状态的溶液,你不碰它就没任何东西出来,如果放一粒种子就开始生长。”刘阳教授指着一颗单晶体“巨无霸”说道,“这个晶体大约400公斤,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长成。”他说,这个晶体是被研制应用于超级激光器项目“神光工程”,是“山大的宝贝”。

如此深入浅出地讲解,一下子激起了大家的兴趣。

“原以为这种太专业的知识,听不懂也不会感兴趣,没想到刘教授能讲的如此专业,但又浅显易懂,真是大饱耳福。”“附中19理海波”感慨地说。

那么,什么专业的学生能来晶体研究所呢?面对跃跃欲试的高中生,刘阳表示,目前山大晶体研究所不招收本科生,而是从材料学、物理、化学、信息四个专业选拔优秀本科毕业生进行进一步学习。他说,晶体其实就是一种材料,因此涉及材料学的知识。

博物馆展出文物多为师生成果

因为在群里提前被科普过“山大考古学全国排名第三”,大家对山大博物馆充满期待。事实上,山大博物馆的确不负众望。

山东大学博物馆是特色展馆,展出的文物大多都是学校考古系师生考古挖掘的成果,一共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文明之光”“东方重镇”“邿(shī)国寻踪”“春华秋实”。来自历史文化学院的讲解员、考古学专业大三学生匡玉霞为大家详细介绍了馆内的重要藏品,其中根据一幅画发现遗址的故事吸引了大家对考古学的兴趣。

讲解员匡玉霞介绍说,1961年,山大历史系教授蔡凤书以清代画家高凤翰一幅画作的摹本为线索,与历史系内其他教授一起来到画中所述地点,找到了三里河遗址。这激发了大家的讨论。

“都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如果没有丰厚的专业知识储备,这位教授也不可能一眼看出其中的玄机。”听完故事后,群内家长鼓励身边的孩子,一定要好好学习,同时也要学会活学活用。

博物馆参观下来,家长们一一领略了博物馆藏品的魅力,小小的博物馆竟然珍藏了这么多宝物。“这些文物都是真的吗?不是复制品吧?”一位考生家长询问讲解员。“一般复制品我们都有标志,除了单独标注的复制品外,其他都是真品。”讲解员介绍。

王寿彭用扇面换来国学大师

走进山东大学校史馆,一张标注了百年山大生长脉络的发展沿革图就带着历史浓厚的山大气质出现在了大家面前。

一路走来,山大办学史上知名人物的有趣历史,引得家长和学生们听得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尤其听讲解员说起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的故事。

讲解员说,季羡林先生当年在山大附中读书时也曾不爱学习,甚至说“蛤蟆叫的比老师讲课好听”,当年季先生的志向只是当一个小公务员。时任校长王寿彭对少年季羡林的天资感到可惜,承诺只要他能考到全班第一,就给他写一副对联,并题一把扇子。正是王寿彭这一方法,把少年季羡林的注意力拉回到学习上,并从此迷上读书。

除了季羡林先生与王寿彭校长的故事外,臧克家先生语文98分、数学0分被闻一多先生破格录取;老舍先生在山大齐鲁医学院写下《济南的冬天》;丁肇中的父亲丁观海曾经在山大任教等故事,吸引了无数学生和家长。

在讲解员不断深入地讲解中,家长们领略了一位又一位山大学者的风范,了解了许多历史上的山大人为学校的发展作出的努力。

新闻推荐

故宫博物院年接待观众数量首次突破1700万

新华社北京12月15日电,记者15日从故宫博物院获悉,故宫近日迎来了本年度第1700万名观众。这也是故宫博物院年接待观众数量首...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