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失去双手的“能手”

经济特刊 2018-12-10 10:00 大字

通讯员阮芮

初冬,太阳在云层里躲躲闪闪。我们几个人在上山的路口等巴文成。他在电话里说10分钟后就坐车回来。我一直在想,一个没有双手的人会是什么样子?脾气会不会很大?为人是不是很古怪?

老远见到一辆摩托车在桥头停下,下车那人一只胳膊上挽个红色塑料袋,另一只手的袖口那段儿空空的,急匆匆往我们这边小跑过来,想着那人可能就是巴文成。果不其然,他边跑边向我们招手,稍有些沧桑的脸洋溢着真诚微笑。他的脱贫故事很感人也很励志。

27年前一场意外让巴文成失去双手。他说当时炮子把手炸成粉碎性骨折,在镇卫生院医治却没能把手保住。

时年巴文成的儿子3岁,突如其来的不幸让全家生活跌入谷底。因为残疾,他家的生活一度贫苦艰辛,吃了上顿没下顿;因为残疾,他在脱贫路上顽强拼搏,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面对不幸和困难,巴文成没有因此而放弃,擦干眼泪重新站起来。他暗下决心:不管怎样都要生活下去,自己要想办法,尽量给家里减轻负担。吃饭时他用毛巾缠在臂膊上,筷子插到里面,用力往嘴里送;锄草时在镐耙手柄上钻两个孔,用绳子捆着,用胳膊使劲拉……他强忍疼痛,想尽办法克服生活、劳动中的困难。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两年后,巴文成熟练掌握了喝水、吃饭等生活技能,也练就了锄草、种菜等农活本领。

后来,他还随劳务大军,外出到山东务工,在矿山上挑过水、在工地背过沙,用单薄的身子和顽强的意志,始终与运命与贫穷斗争。

2015年,巴文成一家被评为在册贫困户。三院村在上级党组织带领下,在全村脱贫摘帽的道路上大胆尝试,形成“还山上生态林、建山下新社区、办社区新工厂、育时代新农民”的“三院”模式,巴文成赶上好时代,他说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最大努力过日子,不能等靠要,就像他失去双手,能放牛羊就多放几只,能干农活就多干点,踏踏实实做事,即使是残疾人也会过上和健全人一样的好日子。

在村上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的倾力帮助下,他在山下社区买了新房,并申请了2万元扶贫贴息贷款,在山上发展养殖业,养鸡300多只、养羊25只、养牛3头、养猪2头,儿子在社区工厂上班。2017年,巴文成全家人均纯收入7626元,终于拨开生活的乌云,喜笑颜开,光荣脱贫。

巴文成说起自己的脱贫故事,充满了感激,总在一遍遍念叨着要是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干部的真帮扶,他就是再努力也没法实现现在的好生活。

脱贫后的巴文成在原先发展产业基础上,又加盖了圈舍,进一步扩大了养殖规模。同时,在十几亩土地上精耕细作,种植玉米、甘蔗、油菜等经济作物,用勤劳智慧不断稳定增加收入,今年人均纯收入将在9000元以上。现在的巴文成和很多村民一样,阔步走在康庄大道上,日子越过越红火。

新闻推荐

山航培训部顺利通过客舱训练设备设施评估

12月6日,山航培训部顺利通过了航科院评估组客舱训练设备和设施评估。航科院评估组由航科院高级研究员刘桂玲和高级工...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