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想到自己是党员就无比自豪” 招远88岁老党员刘洪仪坚持参加党组织生活

烟台日报 2018-12-10 09:09 大字

刘洪仪看到刘洪仪老人时,他刚参加完主题党日活动骑电动车回家。老人身板硬朗,精神矍铄,完全看不出来已经是88岁高龄。一停下车,就亲切地拉起记者的手往家里领。“共产党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生活,我每天都感恩,打心眼里感激共产党贴心贴意为咱老百姓服务。”刘洪仪老人告诉记者,“一想起自己是名党员就无比自豪,跟党走了69年从不后悔。”每月一次主题党日活动,老人一次没落下,还说只要能动弹就坚持参加党组织生活。刘洪仪出生在一个贫苦之家,家里弟兄姊妹7个,常常吃不上饭,靠吃树叶充饥。无奈之下,12岁的刘洪仪只身一人到东北投靠做买卖的亲戚,当学徒打铁,总算能吃上口饭。可惜好景不长,因为时局动荡亲戚的买卖黄了,回了老家,刘洪仪没有路费回家,也不知道往哪儿走,一个人无依无靠。幸好,他在车站听到一帮人好像操的是山东口音,就一路跟着他们走。“我跟着队伍走了很久才被发现,问我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吗,我说不管干什么,给口饭吃就行。”刘洪仪说,后来才知道他们是没穿军装的八路。就这样,16岁的刘洪仪在长春参了军,成为四野十五军团43军一名战士。一开始,他所在部队负责从苏联给我军运送武器。当兵以后,刘洪仪才知道部队也很苦。一开始连军装都没有,穿的都是劳工服,用手指一捅就破,里面填充的棉絮就窜了出来。打仗就吃大饼子,后来才有黄豆吃,没水喝就吃雪球,结果都拉肚子。后来慢慢打了胜仗,老百姓越来越拥护,部队条件才慢慢有所改善,有了伙房和专门的炊事员。刘洪仪打铁的功夫也派上了用场。“我们连所有的水桶、碗、盆,都是我打的。”刘洪仪自豪地告诉记者,因此还立小功一次。“跟流血牺牲比,吃点苦根本不算什么。”刘洪仪说,至今他还记得自己头一回上战场的情形。枪炮一响就害怕,雪山爬不上去,班长帮着上。打上一个小时就不害怕了,枪炮震得耳朵几乎听不见别的声音,就想着往前冲打胜仗。有一次炸碉堡,班长带了三个人,刘洪仪背一把小马枪和5斤炸药,其他人背10斤炸药,自己的饼子也是别人帮背着。结果,一个战友负重伤,没法撤退,另外两个战友去救他也负了伤,班长的棉帽子也被打烂了。后来,刘洪仪从工兵转成技术兵,担任营部号目,专门负责吹号。说起自己的看家本领,老人立刻眉飞色舞,起床号、睡觉号、前进号、冲锋号、停止号一一给记者演示了一番。“吹冲锋号要离开指挥部100米,把敌人的火力引开,行军时营部和连部沟通也靠吹号,通知连长开会,有没有掉队的,几个掉队的,通过号子就知道了,大号能听五里地。”刘洪仪向记者介绍。参加革命以来,刘洪仪参加了辽沈战役、黑山突击战、平津战役、解放海南岛战役等,无数次穿越枪林弹雨,历经硝烟战火的洗礼。1949年6月,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定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一开始跟党走就是为了有口饭吃,参加革命以后才明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这就更加坚定了他跟党走的决心,这个想法一直持续到现在,从未动摇过。”老人坚定地说。受父亲的感染,老人的儿子也在当兵期间入了党。刘洪仪经常写信嘱咐儿子,要埋头苦干当模范。1952年,因为胃病和黑热病,刘洪仪退伍回村,先后在村内担任党支部委员、民兵连长、治安主任等职务,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吃苦在前,开荒、种树、挖水库,苦活累活都争着干。作为旧社会与新中国解放这段历史的见证人,刘洪仪对党有着太多的深情。虽然已是88岁高龄,刘洪仪时刻牢记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积极主动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以及其它活动,每月的主题党日活动一次不落。“时代在变,我是一名党员,经常参加党的活动才知道怎么做一名合格党员,还可以反映群众心声,让我们的党做得越来越好。”老人对党的忠心让人感动。YMG记者任雪娜通讯员付胜刚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莱城区中小企业办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本报讯(记者刘大伟通讯员崔贺)12月7日,记者从莱城区中小企业办获悉,该办于近日组织全体党员到9363军工遗址纪念园开展主题...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