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稻草浒苔做衣服?真有
秸秆、稻草、浒苔等将有望转化成生物纤维,做成漂亮衣服穿在身上。昨天,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青岛大学揭牌成立。记者了解到,实验室将会重点围绕生物成纤资源筛选与生物多糖制取、生物多糖纤维成形、生态功能纺织品创制等三个研究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向海洋要纤维,向陆地植物要纤维,寻找、开辟环境友好可持续的纤维来源,从而促进山东纺织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和全国纺织行业转型升级。
“国字号”实验室落户青大
昨天上午9点,青岛大学“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举行。
记者了解到,青岛大学“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基础研究水平的重要举措。在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前,其前身——青岛大学新材料与现代纺织重点实验室已于2005年1月获科技部批准立项建设,并于2006年12月通过验收并正式运行。在科技部、山东省和青岛市的政策项目经费支持下,青岛大学新材料与现代纺织重点实验室在科研创新能力,人才聚集与培养,科研成果产出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今年10月16日,青岛大学 “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标志着“国字号”实验室落户青大。
“学校要以此为契机,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实验室应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突出优势领域和特色,聚焦山东原始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发挥重点实验室对山东纺织工业的支撑作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表示。
实验室将承担基础科学研究
实验室将承担什么样的研究任务呢?实验室主任韩光亭介绍,实验室是科技部、山东省和青岛市共建,5年设期内,省市人民政府及依托单位将投入1.75亿元用于实验室建设,其中山东省人民政府每年1000万元,青岛市人民政府每年不低于500万元,青岛大学每年2000万元。
实验室将针对新型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的科学问题和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研究,重点围绕生物成纤资源筛选与生物多糖制取、生物多糖纤维成形、生态功能纺织品创制三个研究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承担国家和区域重大科研任务,加快重大科技项目协同攻关,推动海藻纤维凝胶纺丝制备工艺等10项发明专利成果成功转化,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效对接,成立了青岛源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加快产业化推广,发挥生态纺织、新材料、生物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与此同时,青大还将优选一批性能优良的生物成纤资源、构建新型生物多糖纤维成形和生态纺织体系,建成区域第一、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助力山东纺织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新旧动能转换作出积极贡献。
向海洋植物要高质量纤维
揭牌仪式上,青岛大学“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另有来自高校、院所和协会的7位专家任委员。
“实验室今后的重点研究领域是开辟环境友好、可持续的纤维来源,向海洋要纤维,比如海藻、海带等;向陆地植物要纤维,甚至可以从废料中提取纤维,比如秸秆。 ”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夏延致介绍,生物多糖是陆生植物和海洋植物含有的、可用于制备生物纤维成分的统称。目前做纺织品一大半是合成纤维。合成纤维的特点是以石油为原料,首先不能生物降解,穿着也不舒适,而且消耗大、污染环境。传统的天然纤维,如棉麻毛丝又占用土地。
夏延致说,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均纤维年消耗量为15公斤,欧美国家更高,纤维用量会越来越大,而且人们对其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寻找纤维新的、可持续的来源很有必要也很迫切。但由于基础研究及应用技术研究的不足,陆生生物多糖资源纤维利用有限,海洋多糖资源纤维利用更少。实验室将来要攻克这个难题。夏延致表示,“目前陆地上的,比如利用竹子、木材提取纤维,已经很成功。下一步我们要扩大纤维来源,利用海洋植物提取纤维。 ”
记者 王世锋 通讯员 刘毅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上汽大通品牌成立之初,主要定位商务用车市场,车系风格沉稳厚重,大气有余,但是过于端庄的气场并不适宜家庭用车,...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