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妙手仁心铸就未来辉煌 青大附院人不辱使命敢于担当,为万千家庭送健康

半岛都市报 2018-11-15 05:49 大字

心脏移植手术患者康复。

青大附院互联网医院

沃森国际肿瘤诊疗中心半岛记者徐军通讯员陈涛

历史上,青大附院人薪火相传,救死扶伤的篇章熠熠生辉;现如今,青大附院人继往开来,妙手仁心的故事播于迩遐。从科研、教学创新,到医疗水平提升,再到利用信息化促进智慧医院建设,每一项工程、每一个进步、每一次付出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给患者解除病痛,给万千家庭送去健康。这是医者的使命,也是医者的担当。

医疗水平

巩固核心加大创新促发展

上世纪,青大附院医学前辈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大量医疗技术创新工作。例如,潘作新教授开创治疗沙眼导致睑内翻的“潘氏手术”,为世界首例报道;解学孔教授开创了治疗癫痫新途径,推动我国治癫史向前迈进;丛志强教授的重症肌无力免疫抑制疗法,达国内领先水平;孟广远教授领衔开展的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等等,类似的技术在青大附院发展史上,还有很多很多。

近年来,青大附院在巩固核心医疗技术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加大新技术开展力度和科研成果临床转化,形成了“内科技术外科化,外科技术微创化,智能前沿技术为引领”的医疗技术发展体系,医疗水平稳步提升。

青大附院院长董蒨教授与海信集团合作的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CAS)全国领先,获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奖,目前手术量已达700余例。

2014年10月,青大附院在全省开展首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创下了国际第一例机器人下冠脉搭桥+室壁瘤切除+左心室血栓取出术;国际第一例机器人下气管肿瘤手术;国际第二例机器人下双袖式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恶性肿瘤;全国第二例全机器人下滑线连续缝合不停跳搭桥手术……自2014年引进达芬奇机器人以来,青大附院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技术突破。目前开展达芬奇手术量已达2500余例。

2014年2月,青大附院成立器官移植中心。中心成立以来,完成肝脏移植423例,肾脏移植701例,心脏移植21例,肺脏移植4例,成为国内一流的器官移植中心。

2017年2月,青大附院引进电磁导航内镜定位系统,实现“诊断—定位—手术”一体化治疗,手术有了准确定位,医生做手术可以更加精准。

2017年5月,青大附院引入“沃森”机器人,将肿瘤患者病情关键字传输给了“沃森”,片刻检索后,“沃森”呈上了患者的初步诊疗方案。作为医生的得力助手,“沃森”加强了对肿瘤的精准治疗。

2017年6月,青大附院成为山东省首家、全国第3家应用机器人进行骨科手术的大型综合医院。引进骨科机器人,使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翻修率显著降低。

2017年9月,青大附院成功实施全省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为传统的外科AVR提供了革命性的替代治疗。

此外,青大附院还建立专门的3D打印技术临床研究中心,特定的打印模型进一步减少手术时间和复杂性;建立杂交手术室,极大降低了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推广3D腔镜技术,使腔镜手术提高至新的水平。

信息化、智能化时代,青大附院医疗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青大附院还将进一步加强在医疗技术方面的创新探索,切实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智慧医院

信息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信息化时代,将前沿的信息技术用于医院管理,有利于智慧医院的建设,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青大附院的信息化起步于1991年自主开发HIS系统,经过多年积累,目前,已经建成了统一的“基于电子病历医院信息平台”,实现临床业务信息系统与检查、检验、病理、影像、心电、超声等医技业务信息系统以及商业智能系统、运营管理系统的信息集成。

2014年,青大附院建立多学科会诊与远程医疗中心,目前已开展院级多学科会诊3676例,远程医学会诊1175例。

2016年,由青大附院发起,山东、辽宁92家医疗机构联合成立了半岛医院联盟,探索了一条“省、市、区级医院多层次联合,学术、技术多维度合作,优势互补,多方共赢”的诊疗新路,希望借助半岛医院联盟把互联网诊疗做得更好,将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助力分级诊疗。

2017年2月,青大附院的互联网医院正式启动运营,这是山东省三甲医院首家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院实现了视频问诊、药品配送、预约检查、线上缴费、慢病随访、电子病历等多功能一体,患者只需一部手机可与医生“面对面”交流,大大方便了患者的就医。

为进一步方便患者就医,青大附院实现了微信、网站、掌上青医APP、电话等多种网上预约挂号服务,患者使用社保卡、医卡通直接就医。在全院300多台各类自助机设备上,患者可完成建卡、现金充值、转账充值、挂当日号、预约挂号、取预约号、门诊缴费、报告打印,患者还可以通过自助设备查询医生、护士信息等。

顺应移动支付趋势、方便患者就医,2014年,青大附院在全省率先开始使用支付宝扫码支付,之后又增加微信支付功能,免去患者排队等待之苦。在2018年11月,青大附院再推出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生活号开通社保卡支付功能。从此,只用手机在诊间就可以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门诊费用了,真正实现了只带手机就能顺利就医。

青大附院的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也得到了国家部委的认可。

2015年11月,青大附院通过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该项评定是对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的综合评价,自2013年国家卫计委开展这项工作,目前通过最高等级为四甲,全国共16家医院。2016年,医院获得“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分级评价六级医院”,是全省首家获评该称号的三甲医院,标志着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2016年,青大附院名列全国“最佳互联互通医院”第21名。2017年,青大附院名列全国“医院信息互联HIC”第12名。

继往开来

迈向高水平创新型智能化医院

120年栉风沐雨,120年上下求索。青大附院十几代人不忘初心、开拓进取、薪火相传,与青岛这座城市共同成长,为千万个家庭送去健康。

尤其是近年来,青大附院改革不断深化,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器官移植、数字医学和机器人手术技术国内领先,目前开放总床位5000余张,年门诊量500万人次,医联体横跨三省十九市,居全国前列。

青大附院连续三年跻身复旦《中国医院排行榜》百强医院,位居第75位。

滥觞于九顶毡棚,筚路蓝缕,磨砺中玉汝于成。几代人薪火相传,栉风沐雨,杏林里步履铿锵。“跨越三世纪,仁爱双甲子”,现在的青大附院,正朝着建设高水平、创新型、智能化百强医院宏伟目标阔步向前!

新闻推荐

京津冀重污染天气从何而来?专家:极端不利气象条件是诱因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消息,11月12日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正在经历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整体为中至重度污染。截至14日10时,北京...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