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史(全二册)》
田家怡,滨州学院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环境生态学教学、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厅级科研项目38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3项。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著作22部,主编高等院校教材2部。获得省部级、市厅级科研成果奖46项,其中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2项,作为首席研究人员荣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8项,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田家怡闫永利韩荣钧徐其忠
生态环境史研究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率先兴起,80年代初有中国学者开始关注,之后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该成果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遵循生态文明史观理念,运用生态观方法论,以综合的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手段和方法为主,吸收借鉴考古学、历史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中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实践、实用方法,力求科学、准确地对黄河三角洲的形成与演变,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形地貌发育变化、气候变化、植被演变、河湖水系演变、农业与工业发展、交通与聚落建设、人口变化以及灾害、疾疫、战争和生态保护等诸生态环境要素进行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记述和分析,以揭示其对生态环境变迁的影响,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实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两大国家战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历史镜鉴。
一、主要观点
黄河下游河道在历史上的迁徙无定,导致了黄河三角洲生成发育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演化,生态系统既脆弱又不稳定。明清以来,大批移民垦殖和工业化进程增速,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演变,其生态环境变迁最为剧烈和复杂,是人类历史上具有最突出的典型意义和独存价值的生态文化区域。人类生态系统是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史研究的对象和思想框架。人类生态系统是以人类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形态为经纬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将环境与社会视为相互依存的动态整体进行历史考察,从不同时空经纬研究人类生态系统的历史变化,是揭示人类与环境双向互动关系的关键。这一观点的提出可有效校正历史研究中“单子”式分析思维的缺陷,真实地揭示历史演进的整体动因,为历史研究提供新的启示。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开发是有极限的,对极限的尊重是发展的前提。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史所研究的历史经验教训,能为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开发与保护的和谐提供借鉴,服务黄河三角洲经济社会文化的科学发展,并对其他区域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撑。生态环境史研究必须采取跨学科研究方式,整合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定性研究必须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从人类生态系统的新视野,从人与自然、社会的互动角度,利用跨学科方式探讨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史研究理论框架,丰富生态环境史研究理论体系。由于目前此类研究较少,因而该成果的完成,对区域生态环境史研究范式会有积极贡献。
二、学术创新
该成果既继承了中国历史研究中注重人地关系的悠久传统,又以人与自然的互动为核心,较为准确地把握了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历史关系,探讨了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彼此反馈的历史规律。力求避免只对自然生态环境作轮廓式的定性勾画,而是以定量化研究人类生态系统的历史结构、功能、演变过程与动力机制,寻求规律性的因子,力求建立动态预测模型。力求从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破坏的历史事实中,研究自然的破坏力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力,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时刻关注隐形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合理总结了人类活动和社会形态在环境变迁中所占的比重。既注意大量可靠传世史料收集与整理,又注重适当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获取必要数据,充分实践了跨学科研究的原则精神。
三、学术价值
黄河三角洲是人类最后开发的一个“大河三角洲”,系统研究其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及演变规律,对于深刻理解人类与自然、人类与生态的关系,具有不可估量的深远意义。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脆弱而多变,因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研究,不但是必须的,而且是极其紧迫的。对这一区域生态环境演变史的跨学科整体研究的开展愈及时、愈深入,对保持这一区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就愈有利。在某种意义上说,该研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该区域处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的叠加地带,该成果从生态环境历史变迁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中总结经验教训,对于“蓝黄两区”开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圣人在这里诞生,泰山在这里崛起,黄河在这里入海”是齐鲁文化的标志,黄河三角洲是标志地区之一,但相对有关泰山、孔孟研究的繁盛而言,黄河三角洲文化的研究还相对薄弱。该成果从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变迁及其规律这一最迫切的角度切入,以生态文化带动整个黄河三角洲区域文化研究的开展,可以从根本上促进山东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高明通讯员崔敬)10月17日上午,来自雪野旅游区管委会、山东风源电力等的多位爱心人士到房干敬老院,给老人们送去...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