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小海,妙在寻觅中
文/图沈嘉荣
上世纪60年代上小学的时候看过一本散文集,记得真切。作者峻青是山东海边人,有篇文章写的是他年少时家境贫困,嫂嫂大冬天为了补贴生活,拎着水桶去赶海,两条腿的腿肚子被冰凌子割出一条条的血口子。于是,这个背影便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1968年我从上海毕业被分配青岛,同来的Z君袓籍大连,很懂些海边的道道。报到的第二天一早,就带着我们两个同学从四方坐着1路大鼻子公共汽车来到栈桥边赶海。看到暗红色礁石上长着叠叠重重的海蛎子,个子却是不大,Z君从裤袋里摸出削铅笔的小刀便开始撬挖,好半天撬开一个,逼着我们啜着生吃,算是品尝了露天的“法国大餐”。
我当时工作的单位是晶华玻璃厂,车间里有一个班长S师傅,江湖人称“蛤蜊精”。遇上退大潮,我们下了中班便结伴去赶海。S师傅赶海不用钩子、扒子,只用铁锨。他知道何处有蛤蜊,在前面一铲下去便是满货,往海水中一晃沙就去了,光剩蛤蜊,我们就在后面就用麻袋接,用相声里模仿日本腔说就是“一挖一麻袋”,吃不了就分给大伙。
70年代我因为画画被借调到青岛市工人文化宫美术组,住在单身宿舍,同住的小C是文艺组的。星期天我们就去第一海水浴场的沙滩上挖香波螺。小C用一块板子在沙滩上一刮,便能见到平整的沙地上有一个孔往上冒水,顺孔一挖,果然有个香螺。战上个把小时,挖得好几十个,间或还有蛏子。我们高高兴兴地用尼龙网兜装着,拎回宿舍放在脸盆里,便去睡午觉。待到醒来再去检查尼龙网兜,香螺已经所剩无几,再看盆外,爬得满地皆是。原来坚固的尼龙丝被香螺的肉足绞出许多窟窿,顺着就逃之夭夭了,亏得在宿舍不是海滩,终被一一缉拿归案。
80年代在信号山路23号青岛轻工研究所工作,25号就是文联。一天听隔壁刘文泉、李云德二位老师叫我,急急跑去,看到文联《海鸥》编辑部内一屋子的人——原来是著名女画家周思聪到崂山养病,路经青岛被文联专门请来作画。只见人群中的周思聪气息平和,从容画来,几笔就活现出两个小孩在赶小海:一把小铲子,一个小桶,满纸的欢乐和海腥味,临了,又用浓墨画了一块大大的礁石圧住画面,就像栈桥的那种。这稿样后来周思聪画过多次,在画册中常常可以看到。
现如今,小桶、小铲、小钩子成了孩子们的赶海标配,各旅游摊点亦有供应。一遇大潮,海滩上密密麻麻的大人小孩在拨弄,翻弄石头,抓抓小蟹子,捞捞海菜。赶小海,已成为孩子们亲近自然的快乐游戏。须注意的是,带着小朋友赶海,家长务必要看好自己的孩子,确保安全。
赶小海可能会收获的小海货除了蛤蜊、海蛎子、香螺、蛏子外,还有海星、小蟹、海胆、虾蛄子等。其实,现在赶小海的目的已与过去大不相同,不在于讨生活和饱囗腹,而在于寻找、发现和快乐。
新闻推荐
307国道石家庄藁城区段设置的3米限高杆(徐辉/摄)人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道路畅通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很重要的条件。“石...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