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云中锦书老织机重现“丝路花雨”

淄博晚报 2018-10-10 10:37 大字

以丝作画千年技艺览古今

9月17日上午,位于周村东街969号院的丝绸纺织车间内,全国纺织行业“大国工匠”、淄博凯利丝绸有限公司织造工坊主任王利民正在巡视,一架老织机旁,丝绸纺织女工张素华手持罩灯,正仔细照看着机器上新织出来的丝绸画。隔一会,她就会用食指轻抚织线,动作小心。王利民说,这是为了防止蚕丝翘起和断裂。在她指尖下,机器滚动间,雪白的蚕丝“倾泻而下”,一股脑地“钻”入机器里,不一会伴随着织机的左右摆动,白色的丝线便奇异地织变成了五颜六色的“丝绸画”。

“这是项技术活,更是个仔细活,稍有不慎比头发丝还细的丝线就断了,工人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接上。”王利民说。“凯利”是由丝绸发展起来,历经多次改革,企业的发展也是周村丝绸业发展的“缩影”。抚摸着粉蓝相间底色的丝绸布,王利民轻轻卷起,背面一幅古色古香的纪实丝绸画亮相眼前。生动鲜活的人物,美轮美奂的场景,这幅名为《乾隆下江南》的作品,虽未完成,却早就被买家预定。

信步走,淄博凯利丝绸有限公司的车间有着浓浓的历史感,旧场房,老织机,环境也有点嘈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纺织厂的车间场景就是这个样子的。“我们的机器全部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周村当地生产的,虽经过多次技术改造,但一直保持着周村古老丝绸技艺,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技艺方面有显著的特点。”王利民说,他们申报的“周村丝绸织染技艺项目”被列为山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山东省丝绸行业唯一获得省级非遗的一个项目。

旧车间里,老织机下,一幅幅丝绸精品的诞生标志着周村丝绸的代代传承。王利民说,在这里,有的工人一干就是一辈子,他们中的很多人,家里已有三四代织工,老技能是有传承的,织布机前的身影每一个都是中国丝绸文化的记录者。

如今,在周村,穿和用的丝绸,现在也变成了艺术品,丝绸画就是一种创新。王利民说:“以丝或绸为原料或载体,在图纹款式创新设计的基础上,运用新的工艺技术制作而成丝绸艺术品。艺术品体现了丝绸与艺术的结合,开拓提升空间很大。”

在淄博凯利丝绸有限公司的展厅里,一群外地游客对一幅丝绸画啧啧称赞。这幅长达两米多的丝绸画,五彩斑斓间透着浓浓的喜庆气息。古色古香的城墙,三三两两赶集的市民,大街上卖烧饼、丝绸的门店……眼前这幅名为《周村八景》的丝绸画,仿若旧时代里的古周村场景,繁华与浓烈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古诗词中,关于丝绸的描写,总与织机密不可分,织机旁秀丽女子忙碌的身影,也化为古代童话里的场景,为一场天地绝恋铺陈了一段惊天动地的浪漫故事。早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丝绸就扬名海外,旧时称中国为Seres(丝国),丝绸之路更是被千年传诵,成为跨越古今的友谊桥梁。作为中国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周村丝绸也随着丝绸之路扬名海外,其历史几乎与中国的文明史一样长。司马迁在《史记》中曾说“齐、鲁千亩桑麻”,有“丝绸之乡”的美称。想来,那时候,齐鲁大地上,处处都是“桑植满田园,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场景。

据考证,山东丝绸产量最高时,占全国丝绸产量的70%以上,山东产的丝绸主要在周村集散,周村因此而兴盛,被称为“旱码头”。电视剧《旱码头》浓墨重彩地展现了周村的丝绸业,如同《大染坊》展现棉纺印染业一样,屏幕上全景式地展现了由茧到丝织成绸,然后再展现对外贸易的鲜活镜头。至今,周村大街上仍有丝市街和绸市街,这里的“炒茧蛹”仍是地方名吃,仍然生活着成千上万的织丝工人,仍然有着新婚嫁妆必须几床周村丝绸被面的旧时习俗。周村仍有全国编织行业的“大国工匠”,周村丝绸像诗一样的传奇,仍然在丝织车间里那架老织机上熠熠生辉。

古老文明百年商埠因丝闻名

丝绸作为中国古老文化的象征,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利用蚕茧抽丝,并用原始腰机织出各种织物。秦汉以后,丝绸生产形成了完备的技术体系。到唐宋之际,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丝绸工艺技术和生产区域都产生了重大变化。明清两代,丝绸生产趋于了专业化,织物品种更为丰富,图案也更加绚丽多姿。

据考证,龙山文化时期,周村丝绸业已开始发展,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周村水库一带出土的一些龙山文化陶罐中,就有一些已经腐朽的丝或绸的片状物,当时,周村丝绸手工业的发达可见一斑。齐国在管仲齐桓公时代,把丝绸工业作为富民强国的主要手段之一,大力扶持植桑养蚕,提倡男耕女织。管仲对“熟悉桑蚕技术、懂得防治蚕病的人,给予黄金和粮食为奖赏,免除其兵役”。那时起,周村就有了丝织、麻制品的家庭生产。

清乾隆年间,周村已是“天下之货聚焉”的大镇,丝绸业规模宏大,产品行销各地,为山东的丝绸和经济中心。《淄川乡土志》记载:“蚕茧作成,本境虽能缫丝,而售于周村商贾织造,每逢夏季丝市极盛”。以周村为中心,方园百里地区皆植桑养蚕,春日融融的“一百五”之日,妇姑浴身净手,开始育种养蚕。周村鲍家窑及四乡的集市上有专门的桑叶市,小满三日见新茧,周村四门之上,丝行安秤收茧、缫丝织绸,日产绸缎近万匹。

时间追溯到1928年前后,周村的丝绸产品远销全国,同时经上海销往香港和南洋,“天下第一村”从此远名。到1930年,周村丝织机增加到14000余台。从事桑蚕、织绸、印染人数达5万人,年产丝绸300万匹。1986年6月,在全国丝绸工作会议上,周村被列为全国12个丝绸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

不破不立古老技艺待传承

丝绸之于周村,就像陶瓷之于淄博。丝绸文化的发展是见证周村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的历史见证。在20世纪30年代,丝绸与铜响、烧饼并驾齐驱,成为“周村三绝”,曾承载了这座城市一代代织工的生活希望。目前,周村丝绸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还畅销于泰国、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周村丝绸的“丝路故事”正越走越远。

桑田变广厦,织机落尘埃,走过历史长河,曾经辉煌一时的丝绸企业越来越少。采访中,提到丝绸未来的发展和现在的困境,王利民说,随着时代的变迁,周村丝绸的许多老传承人都因年事已高,退出了这个行业,周村丝绸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也出现了“空洞化”的危险。“像我们企业一样仍然沿用着老式机器传统织法的,在江北地区只此一家。”王利民说,神秘古老的周村丝绸制手技艺,正等待着年轻人“接棒”。

一丈毯,千两丝,城市的繁华背后,周村丝绸制作工艺,依旧吸引着来来往往的游客。老技能,旧织机,依旧有传承,生生不息。(文/图晚报记者董振霞冯艳辉张丽通讯员杭永)

新闻推荐

华鲁恒升50万吨乙二醇项目建成投产

本报讯(记者杨德林通讯员刘海军)10月8日晚间,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该公司年产50万吨大型乙二醇装置打通全...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