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牟平大窑街道蛤堆后村闯出“以企兴村”特色发展路 一个小村庄“长”出28家企业

烟台日报 2018-09-14 09:43 大字

蛤堆后村航拍图。蛤堆后村,正如其名,是牟平区大窑街道紧邻黄海的一个小村庄。走进蛤堆后村,只见一排排楼房、别墅整齐划一,乡村文体广场、礼堂、图书馆、大型商超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呈现出乡村振兴新气象。

共905户的蛤堆后村,既坚持世代相承的“耕海牧渔”,又大力发展畜禽养殖、食品加工产业,现拥有山东仙坛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荣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烟台东海宏伟娱乐有限公司和海珍品育苗有限公司等28家企业,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以企兴村”路子。201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40多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6000元。

改革开放之初,蛤堆后村从只有10余名工人的小型肉鸡养殖厂艰难起步,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建立起了山东仙坛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荣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2家集饲料加工、肉种鸡养殖、雏鸡孵化、商品肉鸡养殖、屠宰加工与深加工于一体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蛤堆后村还引进、创办了食品加工、旅游服务、饲料生产、养殖捕捞等一批配套企业,并开创了“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走上了“以企兴村”的发展之路。目前,村内企业全部4200多名职工中,来自蛤堆后村的超过30%,村民就业率达到100%,人均年工资收入达到1.5万元,村民就业有着落,增收有渠道。

创办合作社,坚持“抱团闯市场”。2007年,蛤堆后村成立烟台仙坛禽业合作社,建立起企业和农户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截至目前,仙坛集团、荣华集团先后投入32000万元建设了800个标准化养鸡场,常年与1900多个养鸡户签订养鸡合同,养鸡户年均收入21万元,实现了企业发展、村民致富的双赢局面。

村里百姓说,村里发展得好,多亏有一支讲团结才能打胜仗的班子,是村党委“主心骨”作用发挥得好。在滨海大开发、滨海路东延等全区重点工程推进中,村党委无条件扛起8个养鸡棚、16个海水养殖池和4个海水养殖大棚征迁工作,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任务。有规矩才能成方圆,蛤堆后村党委建立起了一整套工作制度,村里的重大问题如村规民约、自治章程、发展党员、人事变动、房屋拆迁、征用土地等,全部由党委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多年来,在民主评议中没有出现一名不合格党员,同时平均每年有20多名村民主动提出入党申请。

多年来,蛤堆后村党委始终坚持为村民谋福、为村民谋利,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改善村民生活条件,投入近1000万元,硬化村路面47000平方米。投入170多万元在村内新建两栋教学楼,幼儿全部免费入园。投入100多万元建设牟平中医院蛤堆后分院,并通过省级验收,实现了一般门诊、常规查体、住院、小手术、“新农合”报销“五个不出村”。全村近300户村民搬进了村集体建设的住宅小区,超过30%的村民购置了家庭用车。蛤堆后村民每年享受福利待遇2000元以上,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享受500至2500元不等的生活补贴,对考入大学的学生每年给予3000元奖励。村民重病住院者经过合作医疗报销后,以3000元为底,剩余部分村报销50%。

YMG记者侯召溪通讯员贾旭昌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省教书育人楷模”王红云:坚守三尺讲台,绽放师者初心 因为爱学生,才更爱教师这个职业

本报记者刘锐日前,省教育厅公布了2018年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名单,任城区唐口中学教师王红云就是30名优秀师者之一。人间春色...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