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泉都乐”蛋生记

济南日报 2018-08-16 12:05 大字

□天桥区益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刘 冉

各位一日三餐肯定少不了鸡蛋。可我想问问,您吃过“泉都乐”牌鸡蛋吗?这可是纯天然无公害的生态蛋、健康蛋。这枚小小的鸡蛋,倾注了我父亲刘立民大半辈子的心血。

1985年,父亲高考落榜,无奈回乡扛起了锄头。我的家乡大刘村土地贫瘠,农民忙活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父亲尝遍了土里刨食儿的辛酸。听说有人搞养殖发了家,他心里也不安分起来。可养什么好呢?咱一没家底儿二没技术,猪啊羊啊这些大牲口实在是不敢折腾。看到院子里几只下蛋的芦花鸡,父亲一咬牙,哎!就试试养鸡吧!

就这样,父亲东家借西家讨,凑钱建了鸡场。自打养鸡的第一天起,父亲吃住在鸡舍,20多岁的大小伙子像伺候孩子一样伺候小鸡苗。可鸡苗两个月大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鸡瘟把父亲打蒙了。那时候农村根本没人懂技术,眼看鸡苗一只一只的死,父亲心急如焚,跑去农科院找专家求助,好不容易才保住了一小半鸡苗。第一年核算,东拼西凑的2000块钱亏了个底儿朝天。那可是1986年,当时村里人均年收入还不到200块钱。那段时间亲戚朋友都躲着他,生怕他来借钱。父亲背着爷爷奶奶偷偷卖了家里一半的口粮,重新买进了一批鸡苗,坚持了下去。

为了养鸡,父亲不仅能吃苦,还敢拼命。有一年他开车去外地买饲料,不料出了严重车祸摘除了脾脏。手术后的第五天父亲就闹腾着要出院,“鸡场就是我的命根子,真想让我早点好,就快点让我回去!”术后他不能弯腰,就只捡高处的鸡蛋,伤口疼得厉害,他就捂着肚子慢慢倒着走。就凭借这股不要命的拼劲,仅有600只鸡的小场子硬是让父亲发展成存栏15万只的现代化蛋鸡养殖企业,成了济南市蛋鸡业的老大,是“食安山东”全省品牌引领企业,还是国家蛋鸡产业的示范基地!乘着改革的春风富起来的父亲,也被评为了2017年“齐鲁乡村之星”、山东省劳动模范。

我从小就长在养鸡场,每天看着我爸侍弄他那些小鸡,可我对养鸡一点都不感兴趣。当初哥哥上大学,爸爸硬要他学了畜牧兽医,毕业后回到了养鸡场。到我上大学时,自己选了会计专业,他没有反对。可等我毕业,父亲说:闺女,我一直想在咱村成立个养鸡合作社,带着大家伙儿一起致富,现在正缺人手,你回来帮我吧!我一心想进城,不想回农村,更不想上完大学还回家养鸡。何况爸爸办合作社要免费向村民提供鸡苗和技术,免费啊!我问他:“你不是说鸡苗就像你的孩子吗?为了鸡场你连命都不要,咋舍得把孩子白送给人家?”父亲说:“我把鸡场看成是我的命根子,还不是为了让它变成咱大刘村的钱袋子,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

他亲自上门给乡亲们讲合作社的好处,手把手给人培训养殖技术。眼看入社的人越来越多,他整日奔忙,累得又黑又瘦。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跟着加入了合作社。2008年益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了。事实证明我爸是对的,有了合作社,质量有了保证,销路更广了,带动村民一起发家致了富。我们的鸡蛋走进了千家万户的菜篮子,卖到了北京、上海。如今养殖成员已发展到200多户,实际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1000多人,年产值4000多万元,户均年增收30%。大好的发展势头,让我这个“财务主管”美滋滋的。2013年,合作社注册了“泉都乐”品牌,“泉都乐”鸡蛋终于诞生了!

当初父亲给鸡蛋起名“泉都乐”时,我笑话他这名太土气。如今再看,“泉都乐”的乡土气,更是父亲的一份乡土情,一个致富梦。让吃到鸡蛋的人享受健康的快乐,让养鸡的乡亲收获致富的快乐,我们一直在努力着。

新闻推荐

蒋官屯街道 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开发区讯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精神,近日开发区蒋官屯街道各村党支部召开“...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