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常,不寻常记山东省劳动模范、华能运河电厂焦绪常
本报记者张静本报通讯员牛永
时钟已指向了晚间十一点。在华能运河电厂办公楼的一间办公室内,山东省劳动模范、华能运河电厂生产部主任焦绪常时而沉思,时而奋笔疾书。加班加点解决技术难点,已成为焦绪常的家常便饭。
1993年,刚刚毕业的焦绪常被分配到济宁电厂,与发电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后调入运河电厂工作。他历任运行值班员、班长、值长、运行部副主任、主任、生产部主任等职,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成长,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并逐步成长为企业技术创新带头人。他主动吸纳新技术新理念,推广应用于电厂设备管理、运行管理、科技创新管理,取得较好效果,提高了队伍素质,企业安全、环保发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环保改造的先行者。焦绪常作为企业环保治理技术负责人,按照国家环保规划和技术导则,积极推进环保项目实施,从项目规划、技术路线、可研、实施、验收全程参与。近年来,为了环保改造项目实施,他带领的技术团队牺牲了所有节假日,扑下身子深入技改现场,解决新问题,练就新本领,推动工作向前发展。2015年12月25日,华能运河电厂5号机组湿式电除尘、双塔脱硫超低排放改造项目通过山东省环保厅验收,成为济宁市首个火电机组超低排放项目。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三年时间,他带领的技术团队于2017年6月完成了全厂全部六台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水平大大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限值,为企业环保绿色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科技进步的领路者。焦绪常劳模创新工作室成为华能集团公司首批创新工作室。工作室与华能西安热工研究院合作,进行了《梁济运河沿线电厂中水水源循环水排污水高回收率深度处理技术研究》,可研成果荣获华能集团科技奖励,并在企业应用实施;2013年3月以来先后主持制定实施了煤泥掺烧、原煤仓、落煤斗改造等技改方案,使得企业掺烧煤泥等经济煤种的能力大幅提升,为企业降低煤炭采购成本上亿元;实施了燃料采制化全过程监控,实现计量、化验数据不落地,《问题导向和系统理论在火力发电厂燃料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荣获2015年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2016年工作室下属课题组开展基于DCS平台的SCR脱硝内模随动控制系统,为公司每年直接节省SCR脱硝喷氨成本约60万元,成果具有行业全面推广价值,该项目获得国家电力职工技术成果三等奖并列入华能集团推广项目名录。一个个创新项目的开展,一个个技术方案的具体落实,都凝聚了他的聪明才智,推动着企业的科技进步,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节能创效的推广者。节能减排是企业绿色发展的基石,该同志以强化管理为手段,加强节能技改和运行调整,降低各项能源消耗,企业持续保持“优秀节约环保型发电厂”称号。通过不断地优化调整解决了长期困扰的1、2号机组再热汽温低等问题,再热汽温平均提高4摄氏度,排烟温度降低10摄氏度。针对环保改造巨大社会效益下给发电机组带来的能耗增加问题,在改造可研阶段即积极探索,与科研院所、知名企业合作,筹划实施了六台机组低温省煤器改造,既有利于改善环保排放,又降低锅炉排烟温度约20摄氏度,提高了锅炉效率,降低了发电煤耗。2016年为进一步降低机组煤耗,该同志借鉴兄弟单位600兆瓦机组节能改造经验,推动与西安热工院、上海电气合作,研究300兆瓦机组节能一体化改造,项目可研论证可节约供电煤耗14克/千瓦时,项目于2018年4月份在运河电厂6号机组实施。
敬业奉献的践行者。焦绪常自参加工作以来,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学习,先后取得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热能动力工程专科和山东科技大学热能动力工程本科函授学历,自学获得了山东大学法律专业学历,取得了工程师和安全工程师资格。他先后从事发电运行、检修技术、技术监督、安全管理等工作,成为企业勤于学习、勇于创新、爱岗敬业的典范。作为生产技术管理人员,他练就了过硬的技能,同事们称他“活规程”、“活标准”。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在他的带动下,大量优秀年轻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然而他面对荣誉和大家的赞誉时,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在企业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做了应该做的工作。”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直击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新材料领域大赛首日赛场 新材料领域创新看看他们怎么干
“节能、环保、优质、高效是本届大赛新材料领域参赛项目呈现的最大特点,其中有不少是传统企业嫁接高新技术项目激发新...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