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老济南的文化路——贡院墙根街

济南时报 2018-07-31 14:06 大字

□栾磊

山东省政府驻地的东侧,有这样一条默默无闻的街道。它北起大明湖路,紧挨府学文庙;南抵省府东街,与芙蓉街近邻,地处核心地段,却是一派冷清的景象,若非墙上的街道和《状元墙》简介,人们无法知晓它繁华的过往。这条路就是贡院墙根街。

现在的省府大院东部、北部至大明湖新景区的“遐园”这片区域,明清时期是山东举办乡试的贡院,贡院墙根街因与之紧邻而得名。又因每逢乡试,全省秀才均会在此云集备考,所以周边开设了许多书院、书店等与文化教育息息相关的机构,文人墨客流连其中,或读书习字,或采买文具,或交流访友,热闹景况不难想见。

贡院墙根街的西侧,高大围墙内的贡院,曾是莘莘学子寄托梦想的地方。那所院落看似静谧,实际上是无声的战场。奋笔疾书的沙沙声,与金戈铁马一样残酷;一朝落榜不知有多少人如同收到了催命符。据统计,自明初至清末的600余年间,济南贡院共举行乡试201次,金榜题名的举人却仅有两万余人,其中通过会试和殿试考中状元的仅11人。如今,贡院墙根街中段的《状元墙上》篆有他们的名讳:张起岩、陈冕……他们获得了胜利,能够在有生之年,听到人们的掌声,享受胜利的果实,而那些“败阵之人”只好面对四米多高的围墙发出壮志难酬的叹息。

蒲松龄就不止一次站在了叹惋的队伍里。堂堂淄川才子、世界短篇小说大王,穷尽一生也未能金榜题名,这无疑是对八股取士制度的巨大讽刺。科举考试成为他一展抱负的最大阻碍,却又在无形之中将他推上了另外一条更为辉煌的大道。经历过蹉跎,听惯了非议,见多了白眼之后,他大彻大悟,屡考不中并非才不如人,而是科考制度已经腐朽。于是,他将满腔的无奈付诸笔端,写下了刺世杰作《聊斋志异》。

活着的时候虽没能享受状元式的优待,但离世300多年仍被后人膜拜。从这个角度上讲,蒲松龄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1904年随着清朝政府《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腐朽的科举制度走下了历史舞台,贡院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贡院虽然消失,但并没有对贡院墙根街带来太大的影响——它以贡院为名,承载的却是文化。清末民初时期,这条街上先后存在过山东省教育厅,山东实验剧院、山东民众教育馆、省议会等机构,街的北头则是山东省图书馆。济南官立中学堂(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的前身)、山东省立第一实验小学、山东省立济南初级中学、私立山东美术馆等济南早期学校涌现出来,将贡院墙根街的文化氛围带到了新的高度,一跃成为济南乃至全山东探求真理、寻求新知的核心地带。

1920年,“山东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贡院墙根街的一所会所宣告成立。山东共产主义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王尽美、邓恩铭在此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了一大批革命家和知名人士。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后来虽被取缔,却为山东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蔓延开来,终给齐鲁大地穿上了吉祥的红衣。

贡院墙根街走向没落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和平的环境是文化发展的温床,小小的贡院墙根街已无法将文化发展引向无限的未来,于是就有了文化东路、文化西路、山大路和现在的大学路。它像支蜡烛,在推动文明发展的同时,燃尽了自己。它是可敬的,所以当我们在新时代的文化街道上呼吸文化气息时,都应该记得,这些路都有同一个起点——贡院墙根街。

新闻推荐

“百度式”搜索精准屏蔽网络乱象

晚报讯(记者赵瑞雪通讯员甘宁)“现在各种网络视频尤其是直播泛滥,充斥着人们的视听,一些不健康的信息片段经常...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