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职业教育搭建学生多样化选择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初具雏形

齐鲁晚报 2018-07-21 03:43 大字

本报记者郭立伟

12所学校入选“50强”

近年来,山东省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初具雏形,建立了“文化素质+专业技能”春季考试招生制度,本科计划达到1.15万人;开展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试点专业点达到147个,年度招生规模达到7679人。完善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布点数达到1500个,年度招生规模达到10万人。

邓云锋介绍,与此相配套,中、高职课程衔接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立项开发了322个中、高职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一体化设计了147个职业院校与应用型本科相衔接的课程体系,中职、高职、本科主干专业的课程衔接体系开始建立,在职业教育标准化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半数院校成为较高水平职业院校。中职方面,省级规范化、示范性及优质特色中职学校项目达到204所,占全省中职学校的50.9%,基本实现每县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的目标。高职方面,有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13所、省技能型特色名校25所、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16所,上述学校占全省招生高职院校的50.7%。

2017年,山东省有12所学校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和国际影响力50强,占总数的12%。在全国高职校长联席会议公布的高职院校排名中,山东省58所学校排名在前半数,“也就是说,全省已有74%的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邓云锋强调。

毕业生成产业迈向中高端的生力军

据介绍,校企合作“一头热、一头冷”局面开始扭转。全省职业院校每年开展各类培训上百万人次,开设近千个专业、6255个专业点,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职业院校毕业生成为支撑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区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生力军。

山东省组建省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22个、各类职教集团(联盟)170多个,立项现代学徒制试点140个,认定校企一体化示范校和企业50个,在全国率先启动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支持职业院校与国内外大型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有力促进了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

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2017年,山东省职业院校全日制国(境)外留学生人数987人,非全日制国(境)外人员培训量5.3万(人日),在校生服务“走出去”企业国(境)外实习时间13万(人日),专任教师赴国(境)外指导时间1.6万(人日),开发国(境)外认可的行业或专业教学标准数129个,国(境)外技能大赛获奖数量46项。

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2017年奖牌居全国第一位,金牌总数跃居第二位;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2017年总成绩跃居全国第二位;在全国中职学校“文明风采”大赛中,奖牌总数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系统构建中职到研究生培养体系

邓云锋介绍,下一步山东省重点围绕着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海洋强省、军民融合和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等重大战略,制定出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有力举措,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再出发”。

山东省将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应用型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根据产业链各个环节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系统规划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扎实推进中职与高职、中职与本科、高职与本科、本科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衔接,推动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另外,按照文化素质与技术技能积累并重、有利于选拔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原则,完善春季考试招生制度,建立优质应用型本科院校参与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激励机制,继续拓宽高职院校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应用型本科院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育人机制。启动课程改革攻坚战,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邓云锋说,山东省将实施德技双优“齐鲁工匠”培育工程,培养10万名左右“齐鲁工匠”。另外,还将建设全国一流的职业院校和专业(群)。

到不了本科线不能读本科,成为很多考生的遗憾。近些年来,山东省一直大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到职业院校学习专业技能越来越受到家长和考生的认可。近日,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邓云锋就山东省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接受省政府网专访。

新闻推荐

胖人太多,英国消防员忙坏了

曾是“英国最胖青少年”的乔治娅·戴维斯。上星期,山东一则关于“减肥”的新闻备受关注:一名体重334公斤的...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