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老赖要有狠劲
关注评论公号获取权威思想
□汪金友
关于老赖的故事,似乎越来越多。先是山东的一家高中,在招生简章中要求“报名考生的家长必须没有失信记录”。接着又有浙江温州的一个高考考生,因其父名列失信名单,而被北京某知名大学拒绝录取。幸亏家人及时还清了银行贷款,才得以顺利入学。
这两件事,都引起了一些争议。反对者的主要观点,理由是不要因为其父母的过错影响孩子的前途。但实际上说不影响,是不可能的。不是别人影响,而是他们自己的父母影响。一个无视法规、不讲道德、借钱不还的家长,会给孩子做出什么样的榜样?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的一组数字,让人看了非常吃惊。截至2018年7月13日,全国共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1386923例,限制乘坐飞机12479964人次,限制乘坐火车4669106 人次。笔者数了一下,被列入失信人员名单的数字,是8位数。也就是说,全国已有1138多万人载入了失信之册。按13亿人计,连90多岁的老人和一两岁的孩子都算上,平均120个人中,就有一个老赖。老赖就在我们身边,数量还不小。而且每个老赖,都装出一副很积极、很努力、很成功、很诚实的样子。稍不小心,就会掉入他们精心设计的陷阱。
笔者的一个同学,把几十年积攒的60万元钱,都借给了一个她认为靠得住的朋友去做生意。开始两个月,朋友给了她很高的利息。她又动员哥哥妹妹都到这里投资。结果,突然有一天,那个朋友带着老婆孩子远走高飞,三年杳无音信。还有个同事,朋友找他借30万元钱救急,三个月准还,还打了借条。可过了半年,不但不还钱,还说自己根本没有借过这笔钱,拿出借条也不承认。同事气的嘴唇发抖,无奈只得去打官司。
钱越来越重要,在某些人眼里,获取它的手段和方式已经不重要了。有些人在绞尽脑汁盘算,如何才能把别人的钱变到自己口袋里。有些人,没有资本,没有能力,没有机会,但又思钱心切,于是就想到了“赖”。寻找一切可以下手的对象,编造各种借钱的理由。一旦对方上套,就先让自己“富起来”,然后再死猪不怕开水烫。
对付老赖,主要有三种办法:第一是道德的影响。让他们知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诚实守信光荣,欠债不还可耻。第二是制度的约束。比如限制高消费,包括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等,还有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不得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等。第三是法律的惩戒。或冻结扣押个人财产,或对赖账人予以司法拘留、刑事处分等。
老赖增多,说明这三种制约措施,尚未起到应有的作用。人家已经甘愿不要脸,再拿道德方式说话,作用有限。限制坐飞机、乘火车,人家可以不坐不乘,自己开个专车,或租一辆车,照样可以到处跑。只有法律惩戒最为有效,而我们的实际操作,又总是缺那么一些力度。比如,盯住一个老赖,每天24小时追踪,把他所有的财产,所有的消费,所有与他人的联系,包括有可能帮他转移财产的人、替他支付开支的人,都查个底掉。这样,他到底有没有还款能力,马上就能一清二楚。
老鼠为患,不是老鼠狡猾,而是猫没有尽力,也可能是猫太少,工作太累。但无论如何,总不能让老鼠招摇过市,到处害人吧。
新闻推荐
晨刊讯(记者亓楠楠通讯员崔嘉琦)7月16日,记者从山东省公安厅高速公路交通警察总队二支队莱城大队了解到:在38℃的高温下,一...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