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不遗余力抓作风 全力以赴提效能 全心全意优服务堤口路街道实干作答营商环境考卷

济南日报 2018-07-17 12:30 大字

4.58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汇聚着100多家中型以上企事业单位,省煤炭安全监察局、山东交通学院、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等10多家中央直属及省厅级单位,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山东建勘集团有限公司等8家科研院所,还有天桥区法院、发改委、国土局等10多家区级单位……

科研、创新、人才、服务优势凸显,天桥区堤口路街道该如何瞄准“赶超发展”聚焦发力?如何在发展过程中第一时间做好民生考量?

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的背景下,堤口路街道选择用扎实行动、创新模式、转变作风来作答。“地处北跨战略核心地带,我们迎来了赶超发展关键时期。因此,我们要高标准、严要求服务发展与民生,既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又做好服务群众的‘勤务员\’。”堤口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昱表示。

搭平台

政企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近年来,虽然没有片区开发,但堤口路街道的公共财政收入一直保持稳步增长,而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政府培育的营商沃土。

今年4月,堤口路街道组织开展了一场科技人才政策专题宣讲活动,40多家驻地企业积极参与。“宣讲弥补了我们掌握政策的短板,随后申请了好几份人才补贴金,受益很多。”山东建勘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宝军表示。

人才政策宣讲活动只是该街道为服务企业搭建的“平台”之一。

今年,堤口路街道继续发挥区域化党建优势,整合辖区21家中型机关企事业单位资源推进活动共办;成立天桥区首个“两新”组织红色沙龙,让中小企业“抱团”发展;建立活力堤口创新创业基地,孵化培育小微企业,服务大学生创业等,实现对大中小微型企业服务全覆盖。

此外,街道还通过建立人才服务微信交流群,组织篮球对抗赛等各类文体活动,建起多层面、多形式的政企沟通渠道。通过共驻共建,街道为驻地企事业单位协调解决实际困难30余个,企业发展如火如荼。其中,堤口集团果品批发市场成功对接“第一书记”帮扶村,成立了山东优质果品产销联盟。

转作风

上门服务方便企业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好坏,关键看服务是否便利、是否专业、是否贴心。

今年,堤口路街道以“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为契机,通过抓作风建设倒逼问题解决;组织业务培训提升素质;坚持刀刃向内,协同上级有关部门,全面推进“零跑腿”、“只跑一次”、“你不用跑我来跑”改革。同时坚持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领导包挂制度、常态调度、一线攻坚,营造出浓厚干事创业氛围。

街道要求干部队伍对企业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营造既“亲”又“清”的新型政商关系,让企业和群众“不求人、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领导要求我们不能坐等,必须迈开腿,上门为企业服务。”堤口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戴乐说,中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因场地限制,没法落户堤口路街道,他们立即向区政府汇报,最终落户天桥区,虽然不在辖区内,但堤口路街道工作人员仍然帮他们跑手续,拿到了营业执照。

一站式、全员化服务下,两大院士工作站落户堤口路街道辖区,人才资源加速积聚。下一步,街道还将结合片区开发,整合辖区科研院所资源,利用研发优势建立产业园,激发人才集聚效应,助推全区赶超发展。

提效能

综合执法提升发展环境

效能提升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体现。

今年,堤口路街道创新工作模式,探索搭建扁平化管理机制,联合区市场监管局、食药监局、城管综合行政执法等10多个部门,成立综合执法办公室,形成“一个执法主体、一支执法队伍、一个执法平台、一套执法规范、一套网络体系、一个服务窗口”六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同时,街道纪工委发挥监督执纪作用倒逼责任落实,推动效能明显提升。

综合执法机制运作过程中,街道先后开展燃气消防安全检查、环保督查回头看等专项行动20余次,取缔3家“散乱污”企业,关停不符合要求的餐饮门店38家、改变经营业态15家,城市面貌明显改善,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环境提升直接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每次出门遛弯都要到附近新建的“口袋公园”玩上一会,胜利庄社区居民李德凤感觉生活越来越幸福:“最近我们生活环境的变化太大了,违建拆除后建起了‘口袋公园\’,街道还新铺了路。走在社区,心里更加敞亮舒坦。”(本报记者 张素芬 通讯员史大鑫 苏蒙蒙)

新闻推荐

站在旅游发展的十字路口,旅游和营销专家建言—— 新时代旅游营销如何融合创新发展

□本报记者刘兵新时代以“互联网+”为引领的旅游营销浪潮袭来,新创意、新模式、新思路不断出现,各地旅游飞速发...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