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发案的“高招诈骗”该如何应对
□李传营
高招诈骗花样翻新,教育部提醒莫轻信“提前录取”。□作者:朱慧卿
2018高考结束,各地填报志愿也落下帷幕,录取工作紧锣密鼓进行,这个时间段也是涉高考招生类诈骗的高发期。花钱进名校、内部有指标、提前发奖学金等花式骗法已经在路上。记者注意到,教育部、各地教育厅等部门几乎每年在高招季都会发布相关注意事项,提醒考生和家长。教育部表示,随着技术发展,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一些招生诈骗披上信息化外衣后又卷土重来,希望考生和家长们认真查看,谨防被骗。(7月9日《新京报》)
“高考”真是个说不完的敏感话题,考试前学校和老师紧张,出分数考生和家长紧张,这好不容易填完报考志愿了,各路骗子又“紧张”起来了,有的说有内部招生指标,有的说提前缴费能录取。若看看网上,一些骗局更是五花八门,特别是一些骗局,让人一看就漏洞百出,而就是这样低级拙劣的骗局,有时还真的能够忽悠人,比如说“发放助学金”,当年刚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山东临沂考生徐玉玉就是这样被“骗倒”的。2016年徐玉玉以568分的成绩被南京邮电大学英语专业录取,被陈文辉等人以发放助学金的名义,骗走了全部学费9900元,随后,徐玉玉在报警回家的路上猝死。2017年9月15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陈文辉、黄进春、陈宝生的上诉,维持被告人陈文辉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等判决。
像徐玉玉被骗的这种大案当然不是很多,但涉及高考骗局的发案也还着实不低,近日,北京海淀法院总结了北京市近5年来高招诈骗犯罪情况。数据显示,2013—2017年间,北京共审结涉高招诈骗案件34起,审理被告人63名,涉及97起犯罪事实,97人被骗,总案值共计人民币4224.5万元。实在令人触目惊心!
高考年年有,骗子年年出,虽经严厉打击,却未必能全都除尽。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睁大眼睛才是正事!虽说骗子千变万化,但也总是不离其宗。笔者认为,总结起来,无非就是这么几类:其一,利用虚假招生网站诈骗——— 不法分子自称是高校或招生办熟人,有“内部指标”名额,通过索取活动费、学杂费等实施诈骗。其二,办理“特殊类型”加分优惠诱骗——— 不法分子冒充教育局、学校领导,自称能帮未上线考生获取降分优惠或加分福利,以通过特殊关系帮考生录取进行诈骗。其三,发送链接植入木马诱骗——— 不法分子向考生及家长发送带有链接的“服务短信”,一旦点击链接,手机立刻被植入木马病毒,进而绑定的银行卡账户、密码等资料被窃取,钱财也被转走。其四,“高考补助金”转账诈骗——— 考生信息泄露,不法分子冒充部门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准确报出考生姓名、学校等信息获取考生信任,然后通知考生可领取“高考补助金”,诱骗考生或家长在ATM机上操作进行转账。其五,伪造录取通知书诈骗———不法分子按照招生学校的网站制作假网页发布虚假录取信息,并寄送假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费转入指定账号。其六,假冒军校招生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伪造军校招生手续蒙骗考生和家长,向考生及家长寄发假通知书伺机诈骗。
骗子能千变万化,我自有一定之规。只要各位考生和家长摒弃急躁心理,放平如常之心,走正规渠道,按程序办事,莫投机取巧,不急功近利,特别是从心底里消除那种“天上能够掉馅饼”的侥幸心理,就会少上当、不上当,让各类骗子无机可乘,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新闻推荐
近日,山东省出台了《关于推广经济发达镇改革试点经验深入推进乡镇(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街道经济发...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