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打造“绿色铸造”领军企业 ——专访山东双港活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明军

日照日报 2018-07-11 12:22 大字

本报记者 牟艳霞 通讯员 王祝君 郭慧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将从人才、基础装备和质量管控三方面入手、三者结合,让每一件产品成为真正的工艺品。”7月9日,当记者问及公司新旧动能转换路径时,山东双港活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明军思路清晰。

从黄海之滨的机械加工小厂到国内综合实力前三的活塞加工企业,成功填补国内全自动活塞生产线空白,完成国家级“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双港的成功是怎样炼成的?“人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赵明军一语道出发展的要义。

人才是第一资源。拥有5个研究所,聘请3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与国内10多所高校保持密切的产学研合作。自从与行业人才建立联系,搭上产学研合作的快车,双港便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道路。特别是全市首位国家“千人计划”外专项目专家、德国国际汽车零部件铸造行业顶级专家孔纳德博士担任公司技术总工以来,双港更是实现了“凤凰涅槃”般的蜕变,可以说高端人才成就了现在的双港。

在人才方面,双港将在高端专家、技术研发中心、高技能人员三级联动的基础上,继续引进国内外具有核心技术的权威专家,密切与中国工程院、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著名科研院所的联系,优化人才环境,充分释放不同人才的各自优势,助力企业发展。

“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双港活塞把发展的目光延伸到智能制造领域。公司联合自主研发的活智能机器人自动浇注单元,使公司装备水平迈入智能制造行列。“在大量基础装备升级改造基础上,我们将重点实施信息化、自动化两化融合,最终目标是实现数字化管理模式。”赵明军表示。在引进活塞自动检测线、德国铸造仿真系统、日本铝合金熔炼系统,加快技术升级的基础上,今年双港活塞将继续升级车间执行层的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建立企业资源计划,为公司实现数字化管理终极目标保驾护航。

经过30多年发展,双港活塞已形成集“快速研发、领先工艺、可靠品质、周到服务”于一体的核心品牌制造能力,公司目前品牌“双港”牌活塞被评为“山东名牌产品”,“双港”商标获评“山东著名商标”。“以质量管控实现产品工艺、质量双达标,推动品牌建设,是公司发展的长远定位。”赵明军告诉记者。从优化生产流程向优化产能迈进,逐步淘汰低端产品类型,使更多资源向科技研发和高端产品开发倾斜,制造出更多高端、高附加值产品,甚至向军民融合、航空航天领域进发,双港活塞正朝着“本地知名—全省著名—全国驰名”的目标迈进。

新闻推荐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今秋恢复招生8个专业计划在全省招生700人

本报讯日前,山东胜利职业学院公布今年招生简章。随着办学资质的移交,山东胜利职业学院恢复招生。今年开设8个专业,计划在全...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