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旧手机的通讯迭代
□本报记者李莹
“70年代人们写信、寄信、盼来信,80年代家里装上了转盘式电话,90年代用上了BB机,2000年以后开始习惯发短信,如今的智能手机让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网络和整个世界面对面。”6月25日,记者来到青年路街道东街社区居民冯慧家中,听她讲述自己与不同通讯工具之间的故事。
“一封家信报平安”。曾经,书信是人们相互联系的唯一选择。40岁的冯慧清楚地记得,从自己记事起到80年代末,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写信仍是最常用的远距离联系方式。“当时家里与远方亲人主要的沟通方式就是书信往来,一封信邮寄的时间是7天左右,一个来回就需要半个月。”冯慧说,虽然写信很慢,但比较经济实惠。在她的印象里,写信是工薪阶层相互联系的唯一选择。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冯慧的父母曾是粮食局的双职工。1987年,由于工作需要,也为了方便和老家的亲人联系,冯慧家安装了一部转盘式固定电话。“那时候,个人家里安装固定电话还是个新鲜事。”冯慧说,由于安装费用较高,当时拥有电话的家庭屈指可数。“那时谁家安了电话,就像办喜事一样,亲戚朋友都要来家里看看,有时还要打个电话试试。”冯慧边说边拿出了她珍藏的转盘式电话。记者看到,电话外壳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经泛黄,转盘中央印有“Shanghai”字样,数字呈逆时针分布在转盘周围。在主人的精心保存下,电话外壳泛着微微光泽,话筒和转盘上见不到一丝灰尘。记者接过电话,感觉这部“老古董”的重量至少有2公斤。“这种老式电话非常笨重,拨号还必须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十分不方便,所以我小时候除了偶尔拨着玩玩,并没怎么用过。”冯慧说道。
1998年,冯慧在山东工程学院(现山东理工大学)的大专生涯即将结束。为了方便联系,家人花800元为她购置了一台摩托罗拉牌BB机。“我用BB机是为了找工作还有和家里人联系用,号码是127开头的,利用率不高。当时有好多小伙子和商人都把BB机挂在腰带上,挺神气的。”冯慧笑着说,当BB机“滴滴”响起来,她满世界找公用电话亭给对方回复的时候,“大哥大”其实早就出现了。冯慧表示,当时能用上“大哥大”的都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起码也是“万元户”。
时间随着冯慧的回忆来到了2000年。彼时,绿屏和蓝屏的手机陆续登场了,已经参加工作的冯慧也买了一部,和亲朋好友互留了手机号,逐渐习惯了短信交流。“有了自己的手机特别兴奋,手机越用越顺手,家里的固定电话虽然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没法随身携带,固话也就逐渐退休了。”冯慧说。后来,她又更换了翻盖手机、滑盖彩屏手机。现在冯慧使用的是一款大屏智能手机,和别人联络也以电话和微信为主。“现在是4G奔5G时代了,手机的智能化和移动网络的全覆盖,让我们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可以随时随地和他人面对面联系,通讯工具和方式的发展之快简直超出了我的想象。”冯慧说。
记者了解到,2017年,周村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45.7亿元,相比1978年的7798万元,增长了315倍。普通老百姓通讯联络方式的改变,也折射出了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的生活变迁。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靖本报讯7月8日,区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召开。此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前段工作,分析查找问题,研...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