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质来源预计2024年有定论
丁肇中回答提问。(本报记者崔健摄)
本报7月7日讯(记者 朱士娟)今天,访问山东大学的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在发布会上透露,他和团队苦苦寻找的暗物质及来源研究有望在2024年取得决定性突破。山大自2004年开始参与丁肇中主持的AMS项目,校长樊丽明介绍,下一步,学校将选派更多物理学科学者、博士参与其中,探寻宇宙暗物质的秘密。
24年专心寻找暗物质
1974年,丁肇中发现了第4种夸克的束缚态——J粒子,于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在发布会上,有记者连问了4个问题,丁肇中赶忙说道:“能不能一个问题答完,你再问第二个?”这是丁肇中的习惯,一次专心做一件事。
从1994年起,丁肇中就专心于一个项目——AMS实验。AMS即阿尔法磁谱仪,是第一个安置于太空中的最强大、最灵敏的精密粒子探测装置,被永久安放在国际空间站上,其目的在于探测宇宙中的奇异物质,包括暗物质及反物质。该实验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科学项目之一。2013年,从不轻易发表研究成果的他第一次向世界公布了实验结果——已发现的40万个正电子可能来自一个共同之源,即脉冲星或人们一直寻找的暗物质。最近一次发布五年太空实验结果是在2016年12月8日,实验结果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线的认识。
丁肇中介绍,到目前为止,AMS测量的正电子的结果和暗物质理论是符合的,但是,要完全证明找到暗物质,还需要几年的时间,预计2024年会有一个决定性突破。
搞科研要有好奇心和想象力
这次是丁肇中第10次访问山大。他用“独特”和“关键”两个词来形容山大在该国际科学工程中发挥的作用。据悉,2004年3月,山大正式参与AMS项目,全面负责AMS热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与实验,历时7年完成。
“如果没有山大研发的热系统,AMS不会存在于太空中。”丁肇中说,国际空间站每93分钟绕地球一周,约46分钟是白天、46分钟是晚上,昼夜温差在30度以上,山大研发的热系统保证了仪器温差始终保持在3度以内,保障仪器更精准地测量所有粒子的轨道。
樊丽明介绍,从2004年至今,山大先后有60多人在欧洲核子中心、意大利航天局航天观测中心、欧洲航天技术中心工作,为AMS探测器的建造、监测和数据分析作出了积极贡献。下一步,根据AMS项目的需要,学校计划派出物理学科,特别是粒子物理方向的学者和博士研究生参与到AMS项目组中,在丁肇中教授的亲自指导下,从事探测和寻找暗物质的研究工作。
什么样的人才能进入AMS项目组?“我认为青年人想从事科研,最重要的是有好奇心、想象力,而且对自己有信心,不怕别人批评,换句话说,能原谅别人的错误。”丁肇中说。
面对提问敢于说“不知道”
坊间对丁肇中一直有个评价,说他是著名的“不知道”先生。
这次发布会持续了近1个小时,整场都带有鲜明的“丁氏风格”。面对媒体关于青年人才培养、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科学探索等提问,丁肇中教授谦逊地直言:“不知道。”
据悉,“AMS”项目团队成员来自16个国家,丁肇中对组员的唯一一个要求就是不知道的事情不要在他面前说,对别人要求如此,对自己要求也是这样,所以面对他不了解的领域问题,他会坦诚地回答:“不知道!”
谈及对中国科学家拿诺贝尔奖的期许,他说,中国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他非常希望以后中国拿奖的人数和中国人口成正比。
“花这么多的努力,到底结果对人类有什么好处?实验从出结果到应用可能要二三十年的时间,一旦应用就可能改变整个人类的生活。”在谈及AMS项目的价值时,82岁的丁肇中教授如是说。
新闻推荐
□记者房贤刚报道7月5日至6日,山东省党政代表团在广东省广州、深圳两市学习。学习过程中,代表团成员认真倾...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