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一次办好”应该办好,也能办好

齐鲁晚报 2018-06-22 05:00 大字

本报评论员沙元森

6月20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推进“一次办好”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情况。同日,济南市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动员大会,提出了35条措施深化“一次办成”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聚焦同一主题,省市联动不是巧合,这说明从上到下都已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山东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把“一次办好”办好了。

所谓“一次办好”,就是“一次办结,群众满意”,这项改革的意义不只是简单地让群众少跑几次腿,更重要的在于倒逼各级各部门更新观念、转变作风、优化服务、提升效能。实事求是地讲,要在短时间内兑现“一次办好”不容易,毕竟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不作为、慢作为的不良风气由来已久。如何让一些做惯了“官老爷”的政府官员转身当好“店小二”,确实是个不易破解的难题。但是,无论“一次办好”会遇到多大阻力,这项改革都应该义无反顾地进行到底,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成功。

首先,“一次办好”的改革设计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来自于群众的呼声,是被问题倒逼出来的。曾经一段时期,群众到一些政府部门办事成了令人望而生畏的事情,各种的奇葩证明和各种的推诿扯皮,让群众深刻领受了“跑断腿、磨破嘴”的痛苦。山东之所以陷入由别人追着跑到追着别人跑的尴尬境地,行政效率不高应该是不容回避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政府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了,群众当然一呼百应,由此凝聚改革力量,完全可以冲破少数人的阻力。

其次,“一次办好”是对标先进省市的改革,有经验可以借鉴,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早在2016年12月,浙江就提出“最多跑一次”的目标,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基本实现了。之后,上海、广东等先进地区也紧跟而上。标兵在快跑,追兵还有什么理由说不行?所以,山东不仅把目标从“办结”提升到“办好”,还把范围由政务服务扩大至政府全部行政行为,也是力争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拓展这项改革,最终实现山东发展的后来居上。

无论是省里出台的方案,还是济南拿出的措施,都称得上是完备的任务清单。其中诸多承诺能否兑现,关键还要看各级各部门能否围绕自己的职责,对现行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部门规定等做全面清理,加快推进立改废释,优化细化工作流程,围绕“一次办好”给群众一张“明白纸”。如此,群众才会知道哪些事项是哪些部门必须一次办好的,一旦出现梗阻,群众也知道该去投诉谁。此外,纪检监察机关也可以根据这张“明白纸”去查处那些有令不行、有禁不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

新闻推荐

50万年薪招不到AI人才 大数据、人工智能岗位供需比1:30,教育专业就业最容易

2018年高考人数达到975万人,比去年增加35万人,其中山东考生59.2万人,居全国第三。现在马上到了高考生选专业填报志愿的时...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