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33张罚单难阻违排是敷衍整改的典型

南国早报 2018-06-19 16:02 大字

辛辣点评

□山东陈广江

中央环保督察组正在10省区开展督察“回头看”。督察组曝光河南省洛阳市义煤集团新义煤业有限公司违法排污,2016年以来当地环保部门对企业开出33张罚单,企业却屡罚不改。(相关报道见本报今日A9版)

33张罚单为何仍挡不住企业环境违法?督察组一针见血指出三点原因,一是该企业上级集团公司无视国家环境保护要求,肆意违法;二是当地的属地责任落实不力,敷衍整改,在督察现场仍有基层领导干部为企业“站台”;三是环境执法重形式、走过场,33张罚单主要以督办通知为主,没有充分运用查封扣押、按日计罚等执法手段。

连日来,随着环保督察“回头看”的开展,一批督察整改不力特别是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的问题被公开曝光,33张罚单难阻企业违排事件就是其中典型案例之一。在污染防治攻坚战面前,一些地方弄虚作假、表里不一、敷衍塞责,可谓顶风作案、挑衅底线,必须严厉问责。

当前,一些地方的环保工作面临着两个突出问题:一是环保整改“做样子”,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33张罚单看似严厉无比,实则避重就轻、欺上瞒下,影响非常恶劣;二是环保整改“一刀切”,集中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不断,动辄“一律关停”“先停再说”,影响同样恶劣。

这两个问题看似矛盾,实则是硬币的正反面。比如河南这家煤矿,两年前督察组一到,企业随即停产,躲避督察;待督察组一走,违法排污照旧,甚至变本加厉。换言之,看似严厉的“一刀切”其实不过是应付检查做样子而已;看似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老问题,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没有无缘无故的非法排污,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敷衍整改。一些地方之所以一再心怀侥幸,误判污染形势和治污决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和积重难返的产业之弊。一些地方为发展经济对污染问题睁只眼闭只眼,一些产业早就该淘汰或升级却留了下来,今天仍需刮骨疗毒、壮士断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污染防治是一场不能输也输不起的战役。无论是破除地方保护主义还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必须啃下的“硬骨头”。据报道,截至6月14日,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已问责630人。奉劝一些地方别再装睡了。

新闻推荐

贫困女大学生家人遇电信诈骗低级骗术被骗近4万 警方已立案

识破骗子伎俩第一步骗子冒充受害者,发信息给受害者父母称,自己手机坏了第二步谎称,“学校邀请到哈佛大学资深教授到我校培训...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