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鸭绿江边摆摊10年的脑瘫女孩:不要施舍 常做慈善

澎湃新闻 2018-06-15 12:50 大字

五月的鸭绿江畔,风有些大。地上放着两箱吹泡泡玩具。轮椅左侧挂着一个音响,音乐声从早到晚。

不时有路人投来好奇的目光,珍珍冲着对方笑,眼睛眯成一条缝。有人上前买货,她就用不太灵活的手指比划着价钱。顾客走了,她笑着挥手道别。

珍珍是这篇报道的主角。不过,她的故事主要由她妈妈来讲述。妈妈王秀莲(化名)说,女儿自小患脑瘫,行动不便,不能说话。珍珍依靠用手比划与人对话,也用手机打字或软件与人交流。

过去十年,每年的5月到10月,珍珍都会到鸭绿江边摆摊卖货。妈妈王秀莲有时站在旁边帮忙卖,有时坐在对面树荫下候着她。

珍珍卖货时,妈妈在一旁陪着。澎湃新闻记者 朱莹 图

“差点被扔掉的小生命”自小活得很艰辛

中朝友谊桥横跨鸭绿江,每天不断有车辆载着货物、游客、商人在桥上穿过,往返于两国之间。

王秀莲时常会想起,27年前,她抱着女儿珍珍穿过这座桥,从朝鲜来到了丹东。

58岁的王秀莲从小在朝鲜长大。据她回忆,父辈闯关东时从丹东进入朝鲜,后在慈江道熙川安了家,做服装买卖,之后生下了她和姐姐。

中学毕业后,王秀莲进入一家织布厂工作了11年,之后又在照相馆干了两年。28岁时,她和一位同在朝鲜长大、老家也在山东的华侨结婚。30岁时早产生下了女儿珍珍。

王秀莲记得,珍珍刚出生时只有3斤重,拳头般大小,嘴因为太小,连奶水都难喂进去。一个月大时,珍珍发了一场高烧。等到3个月大时,她还不会翻身,上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软骨病,缺钙。王秀莲就天天给她晒太阳。

1991年3月,王秀莲带着珍珍回丹东探亲,之后便留在丹东生活。她带珍珍去丹东市第二医院检查,查出珍珍患有小脑瘫。医生告诉她,这个病治不好,她以后长大了能自立,就是最大的成功了。

有朋友劝王秀莲把孩子扔了,她舍不得,“那也是自己的骨肉,也是小生命呢”。丈夫希望她再生一个,已经怀孕的她选择了流产,担心再生一个,“这个我就不怎么管了”。

多年后,回忆起曾经的选择,王秀莲有些怅然,她叹了口气,“现在想,那时候再生一个,我还能轻松一点”。片刻后,她又摇摇头,“不想了,想了也没用 ,现在想生也生不了”。

珍珍9岁时,王秀莲从报纸上看到黑龙江一所部队医院能治小脑瘫,便带她去做了手术。

手术后,珍珍病情有所好转,但依然翻不了身,走不了路,说不了话,生活无法自理,吃饭、穿衣、上厕所都需要人帮忙。大多数时候,她只能在家呆着,看看电视。

珍珍参加七彩慈善义工站组织的助残义卖活动。澎湃新闻记者 朱莹 图

2011年,王秀莲丈夫去世后,她和女儿、母亲一起生活。为了照顾珍珍,王秀莲没法上班,只能做点服装买卖补贴家用。三人靠低保为生,王秀莲和珍珍目前一个月总共有980元的低保,母亲有560元。

丁丽(化名)是王秀莲的中学同学,两人相识40多年,一同从朝鲜回到丹东生活。她眼见着王秀莲一天天把孩子拉扯大,心疼不已,“这30年她常常流着眼泪,珍珍一生病她就哭。不是一天两天熬出来的,从小开始把她抱着,一直到这么大,上厕所还得扶着她,走到哪儿都得背着她。吃饭吃一半撒一半,吃个鱼,她妈得给她把刺挑出来。”

在丁丽看来,王秀莲自尊心强,不希望被人同情。患有心肌炎的她,最希望的是珍珍能自立,照顾好自己;最担心的是以后没人照顾珍珍。

5月24日晚,王秀莲陪着珍珍在鸭绿江边卖货。一对六七十岁的老夫妻,手拉着手从她面前走过。她双目注视着他们,直到他们远去,脸上流露出艳羡的表情。片刻,她小声说了句:“真好。”

珍珍在鸭绿江边卖货。澎湃新闻记者 朱莹 图

“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

16岁时,珍珍到丹东市特殊教育学校上学,王秀莲每天往返两次接送她。有轮椅后,她慢慢可以自己去上学了。遇到上不去的地方,就等王秀莲过来,把她推上去。

在学校,她读完了一二年级。手不能写字,眼睛近视,她靠听学会了拼音,开始会用手机打字,这让她找到了与外界交流的有效方式——尽管手不太灵活,她却能熟练地使用社交软件与人交流。

2008年夏天开始,珍珍在鸭绿江边摆摊,卖些小玩具。一开始,妈妈不愿意让她出去卖货,因为听到一些人说:做妈的让孩子挣钱给自己花。

王秀莲气愤不已,“假如你孩子这样残疾,你能叫她出去干活、在太阳底下晒啊?”

珍珍劝妈妈不要放心上,可她“想不开”觉得委屈,叫珍珍不要去。性格倔强的珍珍,想靠自己的劳动挣钱。母女俩意见不一,不过后来还是王秀莲做了让步。

珍珍去进货时,妈妈会陪她一起。每天中午,妈妈接她回家吃饭。摆摊犯困的时候,妈妈就备好咖啡;睡觉时,妈妈会帮忙看着摊子。

摆摊第一年,珍珍挣了2000块钱,花1000买了个手机。由于手不太灵活,手机经常摔,珍珍几乎一年换一个手机。

每年5月到10月,除了下雨天,珍珍早上七八点就出门,一直卖到晚上九点,她形容自己是“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

2013年开始,珍珍做起了微商,开始卖些鸭蛋、干果、冷面等。生意好的时候,一年总共能挣一万来块钱。家里的日用品,几乎都是她从网上买的。

珍珍也会给妈妈买礼物,给她钱,王秀莲舍不得花,“我有时候也满足了,孩子虽然这样,但是自己挣钱,自己的零花钱够了”。

丁丽记得,珍珍挣钱后,有一次王秀莲给她打电话,说珍珍要请她吃烤鸭,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丁阿姨小时候经常给我买好吃的,所以我忘不了丁阿姨,现在我自己挣了钱,我要请她吃烤鸭”。

丁丽说,这样的事有很多,珍珍虽不能说话,却比很多人要心细,懂得感恩。

尽管珍珍能用手机打字,王秀莲却看不懂汉字,两人交流,只能通过手势。在珍珍的语言世界里,竖起大拇指代表“对,要”,挥手表示“不对,不要”。

5月的一天,母女两人又产生争执。王秀莲责怪珍珍进的货太多,珍珍觉得母亲对自己管的太多,“是种负担”。

第二天一早,珍珍独自出摊,头发披散,棕色的鸭舌帽下,眼角有泪痕。中午时,王秀莲来到女儿身边,让她回家。没说两句,两人都流出了泪,默默擦掉。王秀莲帮女儿扎起头发,两人和解。

珍珍发朋友圈说,会把好心人多给的钱当做义工资金用,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澎湃新闻记者 朱莹 图

“只想低调地做平常人该做的事”

5月25日下午,一位顾客买了本纪念币,25元。他递给珍珍30元,没要零钱就走了。珍珍把多余的5元钱塞进轮椅左侧的白色塑料袋。然后微信上问记者:“你知道刚才放那五元钱的口袋是干嘛的吗?”

她翻出以前发的一条动态消息给记者看,上面写着:

“我出摊总是遇见那么多好心人,把钱扔下就走了,我很无奈地留下,又不能扔下摊上去追。所以我给自己立下了规矩,车上挂个口袋,凡是多给我钱的,钱都会在这里。我将会把这些钱作为我义工资金用,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让世界充满爱。珍珍会一直做义工的,好与不好都无所谓,问心无悔就好。”

这个自诩“很敏感”、“骨子里比较自尊”的女孩,直言“不喜欢接受别人的施舍,想靠自己”。出摊遇到多给钱的,她坚持要还回去;还不了的,就捐出去。她说,“一个保持底线的自己,做事(才)有底气十足。”

在丹东市七彩慈善义工站站长姜莉眼里,珍珍开朗、大方,为人实在,是个梅超风一样的女孩,“头总是晃得像个疯子一样”。珍珍乐呵呵地接受了这个绰号。

两人相识于2009年,那时,珍珍还是一个义工站里被帮扶的对象。2010年12月七彩慈善义工站成立后,珍珍加入其中成为一名义工。在他们的爱心义捐群里,每天,想献爱心的时候就可以在群里捐一块钱。珍珍入群至今,每天都会捐。遇上其他的募捐活动,她也会拿出自己挣的钱,五十、一百的,都会捐。

助残,去孤儿院、养老院,义工群几乎所有的活动,珍珍都会参加。因为行动能力有限,珍珍帮不了多少忙,但她希望能在场,哪怕给别人些鼓励。

珍珍家门口。受访者供图

茹果是珍珍的义工好友,两人相识两年多。在她眼里,珍珍性格直爽,看不惯的事情会直说;生日时,她会订蛋糕、送礼物;过节时会发红包,哪怕不收,她也会发;出去玩,还不忘给她的孩子带吃的。

“你跟她微信聊天,会忘了她是一个残疾人。”茹果说,“她不喜欢别人把她当残疾人。”

珍珍不觉得自己做义工有多伟大,她在微信上说,“别人也在做啊,我就行动不如别人而已,其他(的)我都是正常人。只想低调地做个平常人该做的事。”

她给自己的微信起名为“珍珍轮椅走天下”。过去两年,她和残友相约着去云南、内蒙古、山东、北京等地旅游过。听说记者去过很多地方,她羡慕地说:“真好。我真想去玩玩走走。”末了,她开始憧憬起来:“等我换个(更好的)轮椅就自己跑。”

眼下,她说她的梦想是“开个店,可以养活妈妈和自己”。

至于未来,就像她在朋友圈说的:“人的一生就是慢慢地领悟着,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

新闻推荐

打造健康养老新模式 山东银光福源健康养老中心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孔令合山东银光福源健康养老中心依托山亭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医疗康养产业,全力打造“生态山亭养生福地”品牌,致力于...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