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双松图轴》:松竹有品格,枝叶总关情
《双松图轴》是清代著名画家郑燮的代表作之一,这位位列“扬州八怪”的郑燮以号行世,大众更为熟知的名字是郑板桥。这幅画是郑板桥赠送给友人的,画中两棵苍劲挺拔的松树象征着两人20多年的友谊和不变的品格,题记更是情真意切,诗、书、画俱佳。《双松图轴》是画松,更是喻人,郑板桥将自己一生的坎坷经历和精神追求倒映在松竹之间,画尽雅致人生。
《双松图轴》档案
年代:清代
质地:纸本,墨笔
尺寸:纵201厘米,
横101厘米
收藏单位:山东博物馆
国宝留言:哥画的不止是松竹,更有纯粹的友谊和高贵的品格
本报记者刘雨涵
化身双松
诗、书、画三绝
郑板桥以画竹闻名于世,次则画兰、画石,这幅1954年入藏山东博物馆的《双松图轴》是他极为少见的画松作品。在20世纪80年代初,启功、谢稚柳、徐邦达等书画名家鉴定,将其定为一级珍贵文物,是山东博物馆书画类藏品的代表。专家认为,该作品书法、绘画俱佳,保存品相极好,是郑板桥难得一见的珍贵作品。
《双松图轴》画于乾隆二十三年(1759年),此时郑板桥已67岁,是其鼎盛时期的绘画代表作之一。画中主角两棵挺拔的松树,笔法苍劲老辣,用墨色浓淡做空间前后的区分,繁密而不拥塞,结构清晰。松树旁的兰竹以细笔勾勒,与阔笔放纵的松树在技法上形成鲜明对比,且置于陡峭的岩石之间,秀逸洒脱中更见一种顽强的生命力,画面错落分明,别具一番自然情趣。
《双松图轴》之所以珍贵,是因它是现存唯一郑板桥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而非一般应酬之作。此画是郑板桥赠予好友肃翁的作品,从画中题记可以看出,两人相识于乾隆二年,也就是郑板桥中进士的第二年。郑板桥对他的印象是“朴茂忠实,绰有古意,如松柏之在岩阿,众芳不及也”,之后两人又两次相会,肃翁之性如故,郑板桥感慨道,“岂非松柏之质本于性生,春夏无所争荣,秋冬亦不见其摇落耶!”因此作松赠予好友。而郑板桥也以松自比,双松即为肃翁和郑板桥的幻化,以喻“二老人者相好相倚”。此外,郑板桥又画小竹衬贴其间,寓其子孙“皆贤人哲士”。
画中的题记则体现了郑板桥书法的精妙,他不拘古法,用隶书参以行、楷、篆、草等书体,自创“六分半书”,将大小、长短、方圆、肥瘦、疏密不同的字体错落穿插,如“乱石铺街”,看似随笔挥洒,整体观之却产生跳跃灵动的节奏感,具有艺术独创性。
托物言情
竹子兰石有思想
生活于公元1693年至1765年的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郑板桥于康熙年间考取秀才,雍正十年中举人,乾隆元年中进士。在此之前,他由于生活困苦一直在扬州以卖画为生,结交了金农、黄慎等画坛名家,对他的创作乃至性格产生了极大影响。郑板桥又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山人等前辈,而自成一家。清代中期,他与汪士慎、高翔、金农、李鳝、黄慎、李方膺、罗聘七人活跃于扬州画坛,并称“扬州八怪”,美术史上也常称其为“扬州画派”。
在中国传统的文人画中,画家们喜爱寄物抒情,以自然之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精神追求,所谓梅、兰、竹、菊“四君子”备受推崇,其中竹因其虚心直节、四季常青,尤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文人画竹始于唐代的王维,历经宋代的文同、元代的吴镇,至清代中叶,郑板桥笔下的竹达到了新的高度,甚至有人将其专称为“郑竹”。郑板桥画竹五十余年,他说并无师承,而是“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直接取法自然。他提出画竹要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最后落到“手中之竹”,须“冗繁削尽留清瘦”。竹,是他“倔强不驯之气”的象征。
郑板桥有言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除了竹子之外,兰、石也是郑板桥钟爱的题材,他认为,“一兰一竹一石,有节有香有骨”。他画兰,以浓墨写叶,淡墨点写花朵,寥寥数笔尽写兰之烂漫天性,洒脱而功力深厚,独具清幽风致;郑板桥画石,先勾轮廓,再作少许横皴或淡擦,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往往出奇制胜。郑板桥笔下的竹兰石,突破了传统花鸟画欣赏性、娱乐性的主题,具有了新的思想内容和深邃意境,因此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为官造福一方
精神品格凝练于画
郑板桥的作品之所以能够产生深远影响,与其高贵品格是分不开的。郑板桥44岁时考中进士,50岁才开始做官。他为官清廉,扶危济困,不畏权贵,最终因为民请命而招致罢免,61岁时再次流落扬州靠卖画为生。虽然成名并归根于扬州,但在郑板桥十几年的短暂为官生涯中,他却与山东结缘:先是被派往山东范县任县令,又调任潍县县令,他主持修潍县城隍庙,撰城隍庙碑记,力劝潍县绅民“修文洁行”,在百姓间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郑板桥不仅政绩卓越,他更是一位清廉的好官。到任之时,他常身着便服,脚穿草鞋到乡下察访民情,不坐轿子,不许鸣锣开道,不许打“回避”“肃静”的牌子。即便夜间去查巡,也仅差一人提着写有“板桥”二字的灯笼引路。因为他常常微服私访,以致“几回大府来相问”竟找不到他的人影。
在潍县任县令时,他的顶头上司、山东巡抚向他索求书画,他画竹并赋诗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郑板桥的心声,他也身体力行。面对连年发生的灾荒,郑板桥请求赈济,又以工代赈,兴修城池道路,招收远近饥民赴工就食,并责令邑中大户轮流在道边开厂煮粥,供妇孺耄耋充饥。他还责令囤积居奇者迅速将积粟按通常价格卖给饥民,自己也节衣缩食,为饥民捐出官俸。在最危急之时,他毅然决定打开官仓放粮,而这引起了贪官污吏、恶豪劣绅的不满,招致贬官。郑板桥离开潍县之时,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画像以祀,而他仅拥三头毛驴一车书,两袖清风而去,临行前画竹并题诗云:“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竹渔竿。”
郑板桥创作《双松图轴》时已辞官6年,依旧不改坚毅刚直的品格,因此他笔下的景物,不仅是用水墨绘就,更是其人格、思想、精神凝练的产物。
新闻推荐
6月8日,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皮影艺人邢如雨在指导小学生表演皮影戏。“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来临,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