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展示
△利用物联网医疗系统开展体检服务△开展受污染土壤成分分析乘“云”驾“物”,给你一位随身“医生”
受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慢性病高发等因素影响,人们对健康管理、疾病防治的需求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而山东省科学院计算中心无线通信团队此次的获奖项目“物联网医疗模式构建与关键技术应用”,正是以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信息技术为支撑,提供的创新解决方案:随时帮助你监控、分析健康数据,提示、预警健康风险,协同远程医生动态诊疗——简单地说,就是给你一位随身“医生”!推动医疗模式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
截至目前,在济南、临沂、菏泽、北京、上海、海南等地,已有近85万群众享受到这一技术创新的红利,实现居家养老、慢病管理。
物联网医疗作为新兴业态,面临体系架构、安全隐私、通信机制、医疗终端、医疗平台等挑战,运营和发展机制亟待探索。该项目在山东省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开展协同创新,围绕制约物联网医疗发展的关键问题开展研究,攻克并实现了以“精准感知、可靠传输、高度共享、深度挖掘”为特征的四层参考模型技术体系,构建了农村虹云、居家养老云、医院随访云三大物联网医疗系统,成果整体达国际先进水平。据团队负责人舒明雷博士介绍,该项目已获得相关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软件著作权33项,发表SCI/EI论文76篇。
依托核心技术的突破,该项目构建了国内首套系统化的物联网医疗技术体系和应用模式,服务于医疗扶贫工程,覆盖基层群众28.27万人,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极大降低了农民就医成本。首创的以实时体征数据为支撑的心血管慢病随访与慢病管理系统,重塑了医患生态,降低了患者再入院率,倍增了患者康复质量。技术支持的山东省远程医学中心,年支撑各类远程医学服务超过10000例;应用到齐鲁医院、中国普天等单位,促进了物联网及其新兴业态发展。
“吃掉”石油污染,拯救“生病的土地”
让细菌“吃掉”土壤中的石油污染——经过山东省科学院生态所副所长王加宁研究员和团队9年的持续奋斗攻关,终于将这一目标变成现实,在原理、工艺和材料装备上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引领国际同类研究,实现我国石油污染土壤治理水平的跨越式进步。
团队申报项目“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工程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获得2017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石油污染土壤属于危险废物,量大面广,关乎国家环境安全,已被国务院列为《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的重点监管内容。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既是油田环境保护的世界性难题,也是衡量国家污染土壤治理技术水平的标志。项目开展了修复原理、工艺方法和技术工程化的全链条创新,以电动协同、微生物包埋、生物增溶为增强手段,构建了基于生物强化降解的实用性修复工程技术体系。
成果在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和吉林油田进行了工程应用,建成迄今世界最大规模的石油污染土壤生物强化修复工程,累计处理石油污染土壤12万吨,削减了脆弱生态区环境风险,取得经济效益1.4亿元。成果的应用及推广实现不同油田区石油污染土壤/场地的高效修复,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油田区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工程技术难题,修复后土壤可以得到充分、高效、合理的持续利用,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项目受86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环保部公益专项等14个项目资助。共获授权发明专利12件,包括USPatent1件;登记软件著作权6项;获批企业标准1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3篇(SCI21篇);出版专著2部、译著1部;主要技术成果入选《2016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
新闻推荐
让科技创新力量在齐鲁大地充分涌流 全省各界热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
□本报记者张春晓赵君5月17日上午,山东大厦影视厅气氛隆重而热烈。省委书记刘家义,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省政...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