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冯克力:记忆的尊严

济南时报 2018-05-18 14:28 大字

□本报记者 钱欢青

在为冯克力《当历史可以观看》一书所写的序言中,陈丹青直言《老照片》“已成为全体国民的私人照相簿”,“人人会在其中找到既属于亲属,又属于国家的记忆。这是一份持续遗失而遭贬值的记忆,《老照片》使之不断扩展、传递,默默增值,有如人找回了家族的遗物”。

《老照片》以二十多年的坚持,终在历史宏大叙事的惯性中为个体生命的褴褛记忆挣得一丝尊严。二十多年来持之以恒为之努力的,正是《老照片》的创始人和主编冯克力。

把家藏影像纳入历史叙述

采访约在想书房,牛仔、T恤,亲和、善谈,无论身体还是思想,64岁的冯克力依然充满“青春活力”。

1996年初,冯克力受命创办《老照片》,是因为其所供职的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图片中国百年史》后,想把剩余的大量历史照片利用起来,“比如摄影师李振盛于1965年拍摄的黑龙江阿城县在‘四清\’中召开大会的照片,《图片中国百年史》中只有一小段说明文字,我觉得这组照片很有价值,可以作深入解读,就请王学典写了一篇解读文章《曾有一种‘参照\’》,连同这组照片一起,发在《老照片》第一辑中。文章结合照片,写了那个时期地、富、反、坏‘四类分子\’挨批和贫苦农民翻身做主人的对比,呈现了特定时期农村的面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冯克力坦言,《老照片》创办之初,主要还是面向博物馆、档案馆等机构的一些研究者约稿,更重视专家、学者对老照片的解读,但同时也欢迎社会来稿,希望读者根据家里的老照片写成文章,“第一、二辑的《老照片》基本都是约稿,而到了第三辑,自由来稿就占了大约20%,《老照片》无意中成为老百姓私人化历史叙事的平台”。

冯克力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私人化历史叙事平台”的价值,在第三辑“书末感言”栏目,他写了一篇《“敝帚”理应自珍》,其中写道,“一张照片、一段往事,虽然叙说的只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经历,看似微不足道,但同时却于不经意间折射出了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历史。没有‘民\’何来‘族\’,没有‘家\’又何来‘国\’?说到底,民族和国家不过是无数个人、无数家庭的集合罢了。”

自此,《老照片》对于个人的命运、对于私人化的叙述倾注越来越多的关注,《老照片》也成为国内较早将家藏影像纳入历史叙述的出版物,为普通百姓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叙述个体记忆的平台。由此,《老照片》的作者队伍基本固定:除了博物馆、档案馆等机构的专业人员和老照片的收藏者,“六七成的作者都是提供家藏老照片的普通读者”。

如今回望,冯克力认为,《老照片》至少在三个层面有着重要的价值:一是自觉而系统地将历史影像纳入历史叙事,《老照片》开了先河。二是呈现民国历史影像,《老照片》也开了先河,“《老照片》创办伊始,我们就和台湾的老照片收藏者秦风有了联系,秦风也成为《老照片》的长期作者,对大陆读者而言,秦风提供的这些照片填补了1949年前的民国社会以及1949年后的台湾社会的历史影像空白。”三是通过家藏老照片吸引了大量平民百姓参与到历史叙述中来,“对历史而言这不是一件小事,能在历史叙述中发出个体和家族的声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实现了一点个体记忆的尊严。”

人生因为喜欢读书而改变

冯克力1954年出生于济南,在经九路小学上到五年级,还不到12岁,“文革”来了,“‘文革\’对我们这代人而言影响很大,一个是没规矩,胆子大,那正是一个把原来的秩序彻底弄乱套的时代;二是良好的基础教育的欠缺,这种欠缺表现在我们对一些基本常识甚至是识文断字上的欠缺,前一阵念了错别字的北大校长,比我小一岁,和我是同代人。”

虽然连小学都没毕业,但冯克力喜欢读书,“那时候我们上团省委图书馆去偷书,在玻璃窗上敲出一个口子,用胶布粘住茬口,伸手进去够到插销,溜进去后打着手电偷出一些书来,轮流看。那时候看的多是一些小说。”1971年,17岁的冯克力到北京延庆当兵,“还是到处找书看,记得看了一本内部发行的《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吗》,是日本人写的,写赫鲁晓夫执政后苏联的阶层差异,启人深思。此外还看了《你到底要什么》《人世间》等苏联小说,还有《第三帝国兴亡录》等书。再后来就读鲁迅,读《红楼梦》,读马列原著。”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冯克力开始接触梁实秋、徐志摩、张爱玲等民国作家,“忽然发现他们的文风和我此前接触的斩钉截铁的‘革命文风\’差异很大,而语言文字表达差异的背后,显然是思想方式的差异”。

从部队复员后,冯克力到山东人民印刷厂当校对,1978年《山东画报》复刊,社长常到印刷厂看清样,每回冯克力都给指出不少文字或语句上的错误,彼时人才断档,也没大学毕业生可招,社长看到冯克力读书多,工作认真,就把他调入《山东画报》当编辑,一干就是14年。此后,进入山东画报出版社,参与筹备《老照片》的创办,冯克力的人生轨迹和《老照片》深深融合在了一起。

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历史

应该是在2002年秋或者2003年初,冯克力的同事刘瑞琳正在编辑陈丹青的第一本随笔集《多余的素材》,为了给书找一些合适的配图,刘瑞琳带着陈丹青到了冯克力的办公室,“进了办公室陈丹青就说,没想到《老照片》出了这么多出得这么好,是在这么一个简陋的小办公室里编出来的。”第一次见面相谈甚欢,陈丹青还建议冯克力在影像理论上可以参考罗兰·巴特、苏珊·桑塔格等国外的著作,后来冯克力写完《当历史可以观看》一书,想请陈丹青写个序,“晚上十一点发过去邮件,过了七八分钟就收到了回信,爽快答应了。而且说‘你做的事正是我想写的,写序也是和大家的一个交流\’。”

事实上在没见面之前,冯克力就看到过陈丹青对《老照片》的一些评论,陈丹青非常认同《老照片》,自己买了很多,冯克力后来去过一次陈丹青的画室,见到画室里摊着《老照片》,原来是书中不少民国时期的照片,那些桌椅、服饰,都可以当做画画的参考。

另一位让冯克力印象深刻的《老照片》评论者是美国学者爱德华·S·克雷布,“大约是在《老照片》创刊后两三年,克雷布正好在首都师范大学当客座教授,开始研究《老照片》,他不仅访问了冯克力,还写了论文——《新近中国的旧事物:关于私人历史记忆的出版物》,论文认为,《老照片》“重视普通人,重视他们在历史中的位置和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历史的权利”,在面对绝对权威,“消解官方历史进而挑战压抑普通人声音的巨大而可怕的传统方面,《老照片》现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孙婷婷 绘

新闻推荐

前四个月全省公路“客降货增”

受高铁和私家车等出行方式日趋多元化的影响,全省公路水路客运量继续下降,1-4月,全省累计完成公路水路客运量1.43亿人次...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