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从车间职工成长为知识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申健:海藻研发做出大名堂

大众日报 2018-05-16 01:37 大字

□本报记者高华超

本报通讯员赵鹏

4月25日,在山东洁晶集团综合研发实验楼,申健像往常一样,在几间存放着各类科研仪器的实验室里转悠,查看每个课题小组的实验进展,与科研人员进行交流。如果没人介绍,根本看不出衣着朴素的申健就是齐鲁首席技师、日照洁晶海洋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总经理。

参加工作近30年来,靠着刻苦钻研和不懈努力,申健从一名车间职工成长为知识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成为多个国家级创新平台、省级技师工作站的科研管理带头人。他曾获得“山东省科技星火奖”一等奖和“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主持完成了两个“国家级新产品”。

海藻全成分“吃干榨净”

海藻综合利用开发是一个冷门行业,我国起步晚,技术相对落后。申健告诉记者,在过去,海藻加工产品只是碘、胶、醇“老三样”,实际上海藻中还有很多天然生物活性物质还没有被挖掘出来。科研人员研究发现,海藻可以用于新型海洋药物开发或生产功能性食品,但是如何实现工业批量规模化的提取是一个难题。洁晶集团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宝贝”提取出来,进行工业化生产。

申健带领着科研人员和高技能人才,依托自有的三个国家级科研和省级技师工作站平台,通过“产、学、研”联合,打出一套创新组合拳。通过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将过去生产“老三样”后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重新生产出海藻精深加工类、海洋药物类、海洋食品及保健品类产品,以及纯天然、绿色、环保的海藻胶、碘、甘露醇、岩藻多糖、海藻生物有机肥料等综合利用产品,对海藻全成分实现了“吃干榨净”,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如今的洁晶集团已是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国海藻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海藻炼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

持之以恒钻研担当

从碘、胶、醇“老三样”到海带多糖、岩藻黄素、褐藻多酚“新三联”,新产品、新技术成功的背后是一种刻苦钻研的工匠精神。瞄准行业新技术、新产品发展前沿,申健率军先后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起草了水产行业标准《岩藻多糖》。

“海藻表面上有一层黏膜,上面的糖胶是好东西,你们却把它扔了。”多年前,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专家说的一句话,申健至今记忆犹新。

为了把海藻表面的糖胶提取出来,1997年,洁晶集团开始与一所海洋大学进行科研合作。然而三年过后,由于技术所限,最终只能提取出粗品,没法生产出符合制药或功能性食品质量要求的原料。学校建议再等几年,等到技术及满足生产相适应的工艺装备成熟后再进行生产。时间就是效益,创新需要担当,申健觉得不能放弃,他和科研团队分析研讨后,决定继续探索。

经过多年的反复实验,2003年,通过借鉴生物发酵、食品行业的最新提取方法,申健团队终于找到了适合工业化提取糖胶的技术。2005年,项目实现了工业化生产,项目投产至今累计创造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

“新技术的产生,需要一种‘钻得进去搞实验、出得来做生产\’的精神,需要持之以恒地钻研和坚守担当。”申健说。

科技团队着眼未来

近年来,洁晶集团先后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中科院海洋所等单位建立了深入良好的合作关系,逐步打造成了国内海藻产业科技成果创新基地、转化推广示范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大幅度提高了企业的海藻活性物质提取和海藻综合利用技术水平,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

在洁晶集团综合研发实验楼,成立了以齐鲁首席技师申健等人命名的技师工作室,并以此为示范,推广建立各车间和各课题组共13个内部技师工作室。“我们每一个课题组都是由应用化学、食品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工程、机械设计、自动化等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和技能人员组成的,能够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学科互补,充分发挥技能人才的作用。”申健说。

为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传帮带”作用,洁晶集团通过签订《“师带徒”协议书》明确任务,指导新进转岗员工以及定向培养储备人员,近三年培养优秀徒弟145人,晋级技师19名。制定内训师管理制度,开发内部智技资源,开展内训师小讲堂等活动,提高技能培训效果。

新闻推荐

■重大项目聚焦 歌尔:让大数据激活企业“中枢神经”

□本报记者杜文景王亚楠都镇强从2001年默默无闻的小厂,到如今全球微电声领域领军厂商,位于...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