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女工撑起勘探半壁江山 记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地质所

大众日报 2018-03-23 05:28 大字

□本报通讯员庞世乾李海鹰

高莉王筱桐

3月4日,周日。这一天,孤岛采油厂地质所在好几个微信群中刷屏,人们用大拇哥、礼花、鲜花和掌声在群里表达同样的祝贺——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这一天凌晨不到一点,孤岛采油厂副厂长杨晓敏从人民网上看到地质所获得这一荣誉后,立即在采油厂的地质系统工作群中转发。早上6点50分,地质所党总支书记程建青看到这一消息后,表示祝贺并立即在地质所的工作群中转发,群里立即沸腾。

于是,地质所几乎所有人都把这一喜讯发到了各自的朋友圈和微信群。综合室副主任徐东萍发到了自己的“娘家人群”,立即有人向她祝贺说,“厉害了,我的姐”,她回复说,“不是姐厉害,是我们这个团队厉害。”

也难怪这一喜讯让她们激动,能够获此殊荣,中国石化唯一一家,山东省也仅有六家单位。采油厂女专家、地质所副所长王宏认为,这是几代孤岛地质人奋斗出来的结果,是智慧的凝聚和汗水的结晶,更是对这个群体、技术、精神的认可和赞誉。

也许是巧合。获得这一荣誉的2018年,正好是孤岛采油厂勘探开发50周年。50年来,孤岛采油厂累计生产原油1.9亿吨,连续六次被评为“全国高效开发油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被誉为“参谋部”和“智囊团”的地质所。

女工们更为骄傲。在这个所,女工占比62%,撑起了采油厂勘探工作的大半壁江山——承担油气滚动勘探、战略综合研究、产能建设和科研生产工作,先后荣获山东省十大创新巾帼文明岗,一项创新成果被评为山东省十大创新成果,十多名女工在集团公司和山东省获得多项个人荣誉。

喜讯带来的喜悦一连好几天没有降温,并开始在人们的内心转化为一种前进的力量。程建青说,精神的传承和技术的进步让我们获得了荣誉,站在新的起点,既要继续弘扬精神传统和作风,更要通过技术创新和观念转变,用好效益这把尺子,量好每一项措施和每一口新井。

还有两年就退休了,区块长鞠秀梅却越发对自己承包的区块恋恋不舍,“谁说我只有一个孩子?中2北馆3-4单元也是我的孩子!我见证了他的每一个成长瞬间,实在不舍得离开他。”

从1988年参加工作到现在,鞠秀梅就干了一件事——和中2北馆3-4单元打交道。从注水开发到注聚开发,在她的精心呵护下,这一区块累计产油1000多万吨,相当于巅峰时期孤岛采油厂两年多的产量。

鞠秀梅也创造了纪录——中2北馆3-4单元注聚开发时间延续13年,含水量降至86%,成为集团公司注聚时间最长、注入量最大、开发效果最好的“中石化增加可采储量优秀项目”。“中2北馆3-4单元在低油价下还能效益开发5年,我退休后,不管是谁接手,我都要传好接力棒。”

同样还有两年退休的区块长梅丽平,和鞠秀梅成为中石化地质系统年龄最大的区块长。工作40多年来,她带出了50多个徒弟,许多人成为科研岗位的领军人物。在她看来,“抓紧多带出几个徒弟,做到人才不断档,效益不断流,是对这一荣誉的最好回报。”

2007年参加工作的年轻区块长刘晓英认为自己“赶上了好时代”,学到了前辈的吃苦耐劳和认真负责。由于老家在湖北,双方父母都顾不上照看孩子,为了工作,她的丈夫把自己80多岁的奶奶请来照顾孩子。

王艳珍,来自内蒙古,苏运玲,来自天津,许文琴,来自湖北。面对远离父母带来的家庭难题,她们想方设法克服,从不耽误工作,“站在新起点,不仅要做好妈妈、好妻子,更要争做好员工、好能手,做到不完成不罢手,不完美不罢休。”

更加注重成藏规律研究、更加注重开发接替技术攻关、更加注重提成本技术集成应用,成为孤岛厂地质所女工们今后的努力方向和重点,从挑战采收率极限向挑战效益极限转变,进一步促进高效勘探、效益开发。

区块长谭红岩负责4个稠油区块的开发,针对注汽成本高的现实,她始终注重通过提高油气比来提高经济效益。她今后的工作重点是,通过一注多采、组合吞吐降低成本,让区块整体提质增效。渤21区块是中石化第一个稠油转注聚后实施二次注聚开发的区块,承包者苏运玲总结经验,为类似区块的开发找到好办法、提供技术支撑。

中一区馆5单元非主力层井网调整既是全油田最大的方案,也是中石化集团公司的重大专项,作为承包者的水驱开发区块长许文琴一度感到这是自豪的事情,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的获得,又让她多了一份自豪。

全厂一共有14台钻机在打井,自己负责的单元里就有9口钻机,“只要产量往上涨,效益不断增,就感到高兴,付出的辛苦也值了。”许文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每一口新井都高效运行,老井高效开发。

3月9日晚,鞠秀梅回到家里又跟老公显摆获得荣誉这件事。老公淡淡一笑说,“我都听出茧子了,又不是你个人的荣誉。”鞠秀梅嘴一撇,“那又咋了,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荣誉,集体荣誉比个人荣誉更有含金量。”

新闻推荐

高质量发展,是责任更是机遇

本报记者王大鹏记者:过去,中国成功解决了“有没有”“富不富”的问题。如今,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正着力解决“好不好”“强不强”的问题。您能跟我们谈一谈新旧动能转换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