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碌碡的轻吟浅唱

四川政协报 2018-03-13 09:42 大字

■徐 斌

在乡间,小伙子们的游戏方式,多与比试力气有关,比如掰手腕、甩石锁、滚碌碡、抓五爪石。

生产队的稻场上,横七竖八地睡着十几个碌碡(又叫石头滚子)。青石做成,长约一米,直径半米,似圆柱体,中间略大,两端略小,宜于绕圈旋转。两端中心各凿一个圆形凹槽,一手指深,插入木楔后,可套木框架。整个碌碡表面,光滑如镜,青得发亮,露出白色的网状纹路,就像手背上的静脉。小孩子爬上面骑着,或躲在后面玩捉迷藏;青年人则推着它们跑,看谁滚得远。赵大力力气最大,可以把它们竖起来,推倒,再竖起来;他还可以站在睡倒的碌碡上,用双脚向后踏,使它滚动。

碌碡又称碌轴,是用来碾场(碾平场地)、打场(轧谷物)的农具。每年午季、秋季之前,队长就会派几个壮劳力,用铁锹或镢头,把稻场的老土翻过来,先撒青灰(草木灰)、草屑、石灰,用耙子耙平,再洒清水,最后用碌碡反反复复地轧。生产队的稻场很大,有两亩地,分成六块,要一块一块地轧。李爷爷挥舞长鞭赶着牛,牛拖着碌碡在稻场上转,从太阳出转到太阳落,转了一圈又一圈,才能轧好一块。轧好的稻场像光滑的丝绸,瓦蓝瓦蓝,不起壳,不起灰,不吃雨水,不搀石子,比后期的水泥地还好。但不平展,而是中间略高,两侧略低,像大马路。等到六块稻场轧好,连在一起,像蒸馒头时,并在一起的六只馒头。如果下雨,雨水可以从低洼处淌掉,雨过即干。

每当轧场的时候,就能听到两种声音。一是碌碡的轻吟浅唱,连续不断,像春天的风穿过柳丛桃林,像最美丽的女子拉响极舒缓极轻柔的小夜曲。其实,那是碌碡滚动时,套在碌碡外边的木框架上的木轴,与碌碡两端中心的窠臼相摩擦而发出的吱吱的声音,悦耳动听。那是劳动者的歌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二是李爷爷打起的鞭声。他的长鞭不是打牛,而是甩在空中,扭几道弯,像蛇游动,叭叭脆响,像逢年过节,或者婚庆放的鞭炮,炸出喜庆的氛围。

槐花开了,荷花开了,栀子花开了,苦楝花开了,兼以油菜、麦子的气息,空气中弥漫着清新之气。小公鸡开口鸣叫,声音脆生生的。空气清新,万物美好。

接着就是割麦割油菜籽。油菜籽略早些,也好脱粒,铺在稻场上晒透以后,妇女们用连枷扑几下,那些活泼乱跳的小不点儿,就急不可耐地跳出籽荚,满地打滚。麦子迟些,也难打些。有时把麦穗头对头排好,等晒干了用连枷打,更多时候是用叉子抖开,铺在场上,用碌碡轧。又是李爷爷出场,他赶着牛,牛拉着碌碡,在麦铺上转圈。北方有些地方给牛戴上“笼嘴”,以防牛吃麦子。我们乡间是不用“笼嘴”的,打稻也不用。牛这么辛苦,低头吃两口麦粒、稻穗,有什么要紧的呢。

之后就是耕田打耙,育秧插秧,或种黄豆。到7月底8月初,早稻成熟,还是用碌碡轧。把稻把子散开,铺成蒲团形状,然后赶着牛轧。再后来轧晚稻、轧黄豆。整个过程跟轧麦子相同。

不管是平整场地,还是轧麦轧稻轧黄豆,牛都走得很慢,轧场的人也不急,听其自然,鞭子甩得叭叭响,但从没落在牛的身上。反观现代的人,做什么都急匆匆的,看电视频道换得不歇,看微信手指划得不停,看一本书,总是往后翻动,数数还有多少页。都很焦急,不知道寻找什么;又不快乐,不知道怎样是好。

不过,以上描述实为多年以后的诗意回忆。其实,打场的人是很辛苦的。特别是打早稻,正值酷暑,太阳如火,地都烫脚。他们头上戴顶草帽,肩上搭条毛巾,随着牛与碌碡转圈,汗水顺着脊沟往下淌。再看老牛,累得张口喘气,“呼哧、呼哧”不绝,歇场的时候,卧在池塘打汪,只露个头,鼻子拽豁了都不肯上来。

很多年后,我才知道,碌碡是石匠用錾子砸出来的,可以传代。我们村的这十几个碌碡,不知道迎来过多少代人,也不知道送走过多少代人。它们是历史的见证。它们本身也是历史。碌碡的作用,是通过滚动来实现的。滚出平整的稻场,滚出麦粒谷粒,滚出温饭生活,滚出太平日子。

作为打谷碾场的主要农具,碌碡已经穿越千年风雨。北魏学者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就有记载:“治打时稍难,唯伏日用碌碡碾。”伴随碌碡的出现,产生了很多歇后语,比如“扛着碌碡撵兔子——不分轻重缓急”,又如“牛拉碌碡——打圆场”,都符合轧场特点。在山东等地,还出现了民间歌舞“拉碌碡”,多在正月举行,因为演员多是老人,又被称为“老人们的狂欢节”。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农村出现了脱粒机,后来又有了收割机。现代化机械进入乡间,一步步取代了沿袭已久的碾场习俗,碌碡再也没有用武之地,最后多是横躺在庭院、猪圈。再过几十年,也许青年们再也不会知道碌碡为何物,慢慢地,连“碌碡”这个词,也会在语言中消失了吧。

不过,我是不会忘记碌碡的。无论行走乡间,还是独坐书房,时不时地,耳畔就会响起碌碡的轻吟浅唱。

新闻推荐

摒弃“等靠要”意识 新旧动能转换漫谈③

林虎近日,笔者采访时了解到,从初入汽车行业的“搅局者”,到立足脚跟的“挑战者”,再到今天成功跻身行业“引领者”,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之所以有这“三者”的变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能面向市场...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