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不敢救”很尴尬,“不会救”更急人 全国人大代表卢林建议推广急救培训,在公共场所增设应急设备

半岛都市报 2018-03-09 11:15 大字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卢林。文/图半岛特派记者李晓哲徐杰

当身边一个人突然倒地不起,你会怎么做呢?经过社会大讨论之后,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对突然遇险的人伸出援手。但是在解决了“不敢救”这个问题后,又面临着“不会救”,由于公众急救知识的缺乏,无法提供有效的帮助,有时会造成更糟糕的结果。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卢林提出“关于在全民开展急救知识和急救培训的建议”,在全民普及应急培训和公共场所增设应急设备等方面,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不会救”问题突出

去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民法总则》第184条明确提出,“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条款对施救者给予了尽可能的保护,让很多人有勇气在碰到身边人突发状况时敢于出手援助。

在“不敢救”解决了之后,又出现了“不会救”的问题。卢林意识到这一情况,并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在全民开展急救知识和急救培训的建议”。卢林表示,现在急救知识普及得并不广泛,真正懂得有效急救知识的人还是很少,接受过专业急救培训的人更少。他说,现在很多地方在开展急救相关的活动、培训,但是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培训的范围不够广,不能覆盖更多的人群;其次现在很多培训不是长期的、有效的、系统的急救教育,而全社会每个人接受急救知识和急救培训是非常必要的。“以院前急救非常有必要的心源性猝死为例。目前我们国家心源性猝死的抢救成功率只有1%左右,而在有些国家达到10%左右,更有国家的抢救成功率最高可以达到30%。”卢林说道。

由这组数字可以看出,心源性猝死的死亡几率非常高,但是社会急救培训普及率高的情况下,心源性猝死的抢救成功率能够大大提升。卢林介绍,心源性猝死的死亡率很高,它早期发病的前4分钟被称为“黄金4分钟”,在这4分钟内进行有效抢救的话,患者被成功抢救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为后续专业队伍的到达提供宝贵的抢救时间。

公共场所配除颤器

卢林表示,院前急救仅仅靠专业人员是不够的,需要全社会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只有更多的人努力将院前急救这张网越拉越大,才能拯救越来越多的人的生命。“应该做到全民强制性的应急培训,要通过立法的手段进行强化。”

而这也不是一日之功,卢林建议可以先从几方面的重点人群铺开,再向全社会推广。这些人群中包括警察、公共场所管理人员、驾驶员、大中小学生等,对他们进行应急培训,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这其中还包括了对危重病人的识别,看病人有没有呼吸、心跳骤停,是否是脑卒中的症状,亦或是其他外伤、疾病导致的,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抢救。

卢林还建议加强急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在飞机场、商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安放自动除颤器,如果心脏病发作的时候能够及时进行心脏除颤的话,能够极大程度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像自动除颤器这些急救的硬件设施我国的普及配备率几乎是零,只有首都机场等极少数场所配备了少量的除颤器,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其实这种设备只要经过一定的培训,普通人也会用。”

同时,卢林介绍了全员急救培训和专业急救培训的区别。他说,培训不用进行太复杂的操作,也不需要多专业精密的急救设备,只需要普通人能简单有效地操作实施,目的就是为专业抢救人员抵达事发现场时赢取宝贵的抢救时间。

新闻推荐

“钢铁大王”丁立国:市委书记抓环保 钢厂要拆 我真掉泪了

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看完有着钢铁大王之称的德龙钢铁董事长丁立国的这段发言,你应该会找到答案。1991年春天,对于20岁出头的丁立国来说,是一个美丽的春天。在河北理工学院(现华北理工大学)机械系“混...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