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淄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淄博市统计局2018年3月9日
2017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十九大精神,以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为引领,牢牢把握“一个定位、三个着力”总体思路和“十个新突破”工作重点,扎实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全市发展新动力加速形成,经济运行基础更加稳固,生态建设和民生事业得到加强,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一、综合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78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全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49.9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490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2141.4亿元,增长9%。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3.4:53:43.6调整为3.1:52.1:44.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1781元,比上年增长6.6%,按年均汇率折算达15075美元/人。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5万人,比上年增加1.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1万人,比上年增加2.2万人,其中困难群体再就业0.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低于4%的年度控制目标。
物价运行逐步趋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1.2%。分别低于全国、全省水平0.4个和0.3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价格走势回稳,出厂和购进价格分别由高位时的上涨16%和20.7%回落至年底的12.8%和14.6%。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市500万元以上外来投资项目779个,比上年增加207个;实际到位资金1009.7亿元,增长36.7%。重点领域招商力度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外来投资项目424个,比上年增加187个,实际到位资金389.5亿元,增长43.8%;服务业招商引资项目290个,比上年增加62个,实际到位资金445.1亿元,增长19.4%;股权招商及上市融资项目38个,实际到位资金98.8亿元。大项目实现较快增长。过亿元的招商引资项目467个,比上年增加215个,实际到位外来投资706.8亿元,增长46%。斐讯ID大数据中心、中集能源车辆船舶LNG燃料设备制造项目等一批重大产业招商项目落地。
质量强市建设扎实推进。年内,有4家企业荣获“省长质量奖”。拥有中国驰名商标87个,比上年增加3个;山东省名牌产品40个,比上年增加15个;山东省服务名牌23个,增加11个。目前,全市拥有2个国家级质检中心,7个省级质检中心,8个全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
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年末实有各类市场主体39.7万户,比上年净增18.8%;注册资本(金)6344.7亿元,净增33.1%;户均注册资本(金)达159.8万元。其中,年末实有各类企业10.8万户,净增21%;注册资本(金)6066亿元,净增33.4%;户均注册资本(金)562.7万元。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经济平稳运行。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5.4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农业增加值110.1亿元,增长4.1%;林业增加值6.9亿元,增长8.2%;牧业增加值29.5亿元,增长4%;渔业增加值3.4亿元,增长2.7%;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增加值5.5亿元,增长9.3%。全年粮食产量达163.9万吨。其中,夏粮70.8万吨,减产1.7%;秋粮93.1万吨,减产1.2%。蔬菜、水果产量分别为180.6万吨、97.5万吨;肉类、奶类、禽蛋产量分别达15.7万吨、9.6万吨、6.1万吨。
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拥有省级及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区2家,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达185家。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5319个,比上年新增709个。农机合作社198家,33个项目被列为省级规范化作业推进项目。有效期内“三品一标”认证产品305个,比上年增加126个。其中,无公害认证农产品164个、绿色认证农产品127个、有机认证农产品5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9个。生态循环农业进一步发展。全市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单位8处,建成市级循环农业示范园区61家。智慧农业加快推进。全市智慧农业示范点总数达到15处,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6亿元。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农机总值达27.6亿元,比上年增长3.6%。农业机械总动力254.8万千瓦,增长2%。其中,农用排灌动力71.2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9.8%,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7%。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8.3%,重工业增长2.6%;分行业看,39个行业大类中有22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达56.4%;分产品看,204种产品中有83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达40.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59.6亿元,比上年增长4.1%;实现利税1206.5亿元,增长4.4%,其中利润702.2亿元,增长2.9%。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4.5%,较年初提高1.3个百分点。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市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969.9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建筑工程产值811.7亿元,增长9.4%;安装工程产值138.1亿元,增长4.3%。建筑业企业在省外发展空间继续扩大,建筑业企业完成省外产值122.5亿元,增长27.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35.1亿元,比上年增长3.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42.8亿元,下降4.3%;第二产业投资1596.9亿元,下降10.5%;第三产业投资1495.4亿元,增长24.3%。重点领域投资力度增强。全市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55.4亿元,增长76.5%;文化创意产业投资214.7亿元,增长21%;现代服务业投资1107.1亿元,增长22%。房地产投资和销售情况良好。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41.8亿元,增长9%;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增长5.1%和15.1%。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运行稳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74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城镇市场实现1992.8亿元,增长10.1%;乡村市场实现381.2亿元,增长10.4%。全市限额以上法人单位实现零售额608.8亿元,增长8.6%。
重点商品供需情况良好。限额以上法人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实现零售额187.1亿元,增长10.5%,占限额以上批零企业零售额的比重达33.9%。五金、电料类增长39.7%,通讯器材类增长20.4%,中西药品类增长18.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5.3%,烟酒类增长9.4%。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平稳向好。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680亿元,比上年增长29.6%。其中,出口额374.6亿元,增长7.8%。九大类主要出口商品中,冶金矿产产品增长28.7%,医药产品增长23.8%,机电产品增长11.1%。对美国、欧盟、韩国、日本四大传统市场出口额分别增长13.1%、7%、10.1%、22.2%;对台湾地区、俄罗斯、巴西、南亚等新兴市场出口额分别增长31.6%、28%、8.9%、6.7%。进口增长迅猛。全市进口额305.4亿元,增长72.2%。其中,原油进口额185.1亿元,增长242.1%,是拉动全市外贸增长的主要动力。
对外经济合作成果丰硕。利用外资水平提升。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39个,增长39.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8.4亿元,增长14.7%。总投资过千万美元项目达23个,合同金额46.3亿元,增长1.6倍。新增8个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投资项目,合同金额达4.9亿元。引进外商投资研发中心2家,合同金额3724万元。“走出去”步伐加快。全市对“一带一路”沿线的6个国家新增投资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1.8%,占对外实际投资总额的比重达74.1%。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18.6亿元,增长38%;完成营业额36.2亿元,增长12%;派出各类劳务人员2978人次,增长27.6%。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道路交通建设加强。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1385.1公里,比上年增加124.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206公里。全年公路客运量599万人,货运量1903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1%和11.6%;公路客运周转量17亿人公里,货运周转量403.8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8%和9.5%。全市现有公共汽车线路282条,比上年增加32条。营运公交车2791辆,出租车6519辆。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117.2万辆,比上年增长8.9%,其中,个人拥有汽车88.8万辆,增长10.8%。
邮政业有序发展。全年实现业务收入11.5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中,快递业务收入7亿元,增长22.3%。全年函件总数达206.8万件,比上年下降37.8%;快递5629.1万件,增长22.7%;订销报纸、杂志份数分别达5352.1万份、354.3万份。
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全年实现电信业务收入43.2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光缆线路总长度326.9万芯公里,增长7.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3.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06.2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124.2万户。全市拥有省级电子制造产业基地(园区)3个,软件产业园1个。认证软件企业累计达112家,累计登记软件产品385个。两化融合进一步深化。2个项目入选山东省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3家企业入选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试点,25家企业入选省级试点,2家企业入选省大数据重点骨干企业名单。
旅游业快速发展。临淄足球小镇、周村千禧农谷、淄川VR聊斋主题公园、高青天鹅湖温泉漫城等一批规模大、复合型的文化旅游融合项目加快建设。年末,国家A级旅游区(点)达52处。其中,AAAA级旅游区(点)15处,AAA级旅游区(点)23处,AA级旅游区(点)14处。全年共接待游客总人数5362.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8%,实现旅游消费总额609.9亿元,增长14.8%。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稳步增长。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1.6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税收入库收入250.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9.3%。全市国、地税收入合计608.8亿元,增长26.5%。其中,国税收入419.2亿元,增长36.7%;地税收入189.6亿元,增长8.5%。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46.2亿元,增长6.5%。其中,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28.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9.5%,交通运输支出增长12.3%,节能环保支出增长8.9%。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376.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596亿元,增长4.7%。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999.6亿元,增长5.1%。全社会融资规模全年新增313.2亿元,比
上年多增8.4亿元。全市共有上市公司26家,其中境内上市
公司23家,比上年新增2家。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全年新增
挂牌企业459家,挂牌企业总数达2270家,托管企业2447
家,全年新增直接融资金额31.3亿元。
保险业发展势头良好。年末,全市拥有商业保险分支机构66家,比上年增加3家。其中,财产保险机构29家,人寿保险机构37家。实现保费收入159.7亿元,增长20.9%。其中,产险保费收入36.9亿元,增长7.9%;寿险保费收入122.7亿元,增长25.4%。支付各项赔款与保险金24.4亿元,增长15.6%。其中,产险赔付16.1亿元,增长6.7%;寿险赔付8.3亿元,增长38.3%。保险深度为3.3%,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九、科技创新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获得省以上科学技术奖11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1项。全年签订技术合同837项,比上年增加376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8.6亿元,增长20%。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5660件,增长25.5%。发明专利授权量1063件,增长1.9%。有效发明专利密度达10.7件/万人,增加1.4件/万人。PCT国际专利申请90件,增长1.1%。
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加强。新增2家国家级和5家省级众创空间,国家级和省级众创空间备案总数分别达4家和12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5家,张店区入选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达1098家,其中省级275家,国家级15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27个,其中国家级2个。共有院士工作站87家,比上年增加12家,数量继续居全省首位。
人才和引智工作不断深化。年内,有4人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3人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3人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全市拥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8人,山东省首席技师106人,技师、高级技师累计达2.8万人。取得中级和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数分别达10.8万人和3.2万人。全年共有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单位28家,比上年增加8家。国家重点引智项目7项,省重点引智项目8项,高端外国专家项目15项。
十、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教育发展水平全面均衡提升。全市新建、改扩建学校62所,新增班数1522个,新增学位数70893个,新聘任教师3475人,按期解决完成“大班额”问题,提前一年完成国家和省“全面改薄”工作规划任务。义务教育质量检测连续三年受到国家表彰。学前教育优质资源持续扩增,82%的幼儿园达到省定办园条件标准,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47处幼儿园通过省示范(十佳)幼儿园评估认定。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全市拥有公有制专业剧团3个,文化站88个,文化(艺术)馆9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54个,农村文化大院2954个,2306个村(居)建成符合标准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5处。拥有全国统一编号报纸7种,刊物8种,新增版权作品登记980件。现有广播电台调频7个台站11个频率,中波1个台站5个频率;电视开路发射8个台站19个频道,地面数字电视7个台站13个频道。全市数字电视用户达71.7万户,其中,数字高清电视用户41.6万户,增长6.6%。年末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100%和99.7%。文化产业发展成果显著。全市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8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世纪天鸿文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创业板挂牌上市,成为全国首家在A股上市的民营教育出版企业。
卫生事业平稳发展。全市拥有卫生机构4849个。其中,医院15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68个,乡镇卫生院88个,妇幼保健机构9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5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9个,卫生监督机构10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3.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3.7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0.1万张和0.2万人。全市共有执业医师(含助理)1.4万人,注册护士1.5万人。全年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人数为6697人,其中,报告死亡18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142.9/10万,死亡率0.4/10万。
体育事业取得新进步。全年全市在各项比赛中共获得558.5枚奖牌,金、银、铜牌分别为220.5枚、170枚、168枚。在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中,全市金牌数列全省第三位,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全市社区体育场地总数达445个,比上年增加56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3124个;村级体育总会达到1781个,在全省率先实现区县、镇(街道)体育总会全覆盖。成功举办“起源地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等赛事,全市体育彩票销售额11.7亿元,比上年增长13.7%。
十一、城乡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全年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完成投资68.4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建成区面积达332.1平方公里,增加4.9平方公里。年内新建城市道路139公里,改造道路64.4公里,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分别新增191.2公里和113.4公里。完成海绵城市建设15.5平方公里,新开工地下综合管廊工程12.5公里。城市垃圾中转站总数125座,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市污水处理率96.5%,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城市平均每天供水量91.8万吨,增加5.1万吨。居民使用天然气总户数达97.1万户,增加10.9万户;集中供热面积7500万平方米,增加900万平方米。
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建设快速推进。全市城镇化率达70.26%,比上年提高1.15个百分点。年内开工建设重点城建工程98项,完成投资183亿元。“三改三建”工程投资额达80.3亿元,完成129个棚户区改造项目、106个老旧小区整治改造项目,完成背街小巷整治改造130条,新建、改建便民农贸市场16处,启动城市公共停车场49处,实施城市公厕改造建设545座。村镇建设扎实开展。围绕新生小城市、国家和省级特色小镇等建设共开工13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6.9亿元。年内投资2亿元,完成608个村庄“户户通”道路硬化工程;投资3400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616户。
住房保障扎实推进。全年共分配政府投资建设公租房7796套,基本建成公租房1494套,新增住房租赁补贴361户,共清退不符合条件的保障性住房家庭369户。
园林绿化成效显著。年末,全市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达13339公顷,比上年末增加413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3%,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现有公园50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0.7平方米。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土地资源利用。年末,全市土地面积894.7万亩。其中,农用地624.3万亩,建设用地182.8万亩,未利用土地87.6万亩。农用地中,耕地面积313万亩。建设用地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56.7万亩,交通运输及水利设施用地26.1万亩。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4.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9.5亿立方米,大型水库蓄水量1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8.2%。全社会用水量9.6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0.8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1.4亿立方米,工业用水3.1亿立方米,农业用水4.9亿立方米,生态用水0.2亿立方米。全年整治河道(列入国家治理计划)63.8公里,比上年增加8.5公里。
林业建设稳步发展。全市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3处,省级森林公园4处,国家级湿地公园2处,省级湿地公园5处。年内造林7.8万亩,其中荒山造林5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7%。全市木材产量10.6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3.6%;林木(活立木)蓄积量累计达650.1万立方米,增长1.2%。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全年空气质量良好天数194天,比上年增加11天,良好率达53.9%,提高3.8个百分点;“蓝繁”天数252天,增加27天。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四项主要污染物分别比上年改善33.3%、13.0%、11.2%、14.9%。全市主要河流断面水质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均值分别比上年改善7.3%和34.8%。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
气象地震服务保障到位。全年平均气温14.7℃,比上年高0.3℃。平均降水量502毫米,减少210.2毫米。现有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83个区域气象观测站。全年发布各类预警信号98次,重要天气预报15份。人工增雨作业累计影响面积900平方公里。全市拥有强震台8个、测震台7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56处。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良好。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25起,比上年下降38.4%。其中,道路运输事故106起,减少81起;工程建设领域事故8起,增加4起;采矿制造商贸领域事故11起,与上年持平。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中死亡79人,下降34.7%。
十三、人口和居民生活
人口平稳增长。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70.8万人,比上年增长2.1万人。户籍人口总户数151.8万户,总人口433.1万人。其中,男性215.3万人,女性217.8万人。出生人口6.9万人,死亡人口5.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8‰。
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038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工资性收入22654元,增长8.3%;经营净收入3404元,增长10.1%;财产净收入2521元,增长10.2%;转移净收入3459元,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10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53元,增长8.2%。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926元,增长7.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260元,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058元,增长7.4%。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118.8万人、132.3万人、298.1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3.4万人、0.3万人和0.08万人;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50.3万人,比上年减少0.9万人。失业保险金标准由每人每月900元提高至1080元。城镇居民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500元,保障人数1万人。农民最低生活年保障标准由3560元提高至4200元,保障人数4.2万人。拥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89个,各类社会福利单位床位数3.5万张,收养1.4万人。社区服务中心达88个,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2594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0.2亿元。
注:1、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或初步核算数,工业、投资、国内贸易等指标数据部分存在历史数据调整,增长速度为可比口径。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自2016年开始,将研究与开发支出计入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并对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2016年全市三次产业构成比由之前的3.4:52.5:44.1调整为3.4:53:43.6。
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限额以上贸易企业为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业500万元及以上、住宿和餐饮业200万元及以上的单位。
5、资质内建筑企业是指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的建筑企业(含劳务分包企业)。
6、对外贸易数据取自市商务局。
7、保险深度是保费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值,反映了某地区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8、PCT为PatentCooperationTreaty《专利合作条约》的简写,PCT专利申请是指通过《专利合作条约》向外国提出的专利申请。通过PCT申请专利,只需提交一份国际专利申请,就可以向多个国家申请专利,而不必向每一个国家分别提交专利申请,为专利申请人向外国申请专利提供了方便。淄博市鼓励PCT专利申请,即鼓励向国外申请专利。
9、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是指当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形成的地表和地下产水量,即地表径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量之和。
10、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的原因是:在城镇化过程中,一部分在农村收入较高的人口进入城镇地区,但在城镇属于较低收入人群,他们的迁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均有拉低作用。但无论在城镇还是农村,其收入增长效应都会体现在全体居民收入增长中。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时伟通讯员吴冉)3月1日下午,莱钢医院组织儿科及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在杏林学堂二楼远程医学中心举办首场山东省“儿科联盟在线”系列远程学术活动。山东省立医院小儿呼吸科主任陈星就有关...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