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3月6日讯(通讯员 甄娟丽 记者
本报3月6日讯(通讯员甄娟丽记者郗运红)今年74岁的李咏兰是胜滨小区的一名普通老党员,2000年退休离岗的她却总是闲不下来。在小区里她总是关爱老人、儿童和有困难的群众,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也温暖着大家。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同时又是周恩来120周年诞辰纪念日,下午在家人的陪伴下,李咏兰郑重地在《山东省遗体(角膜)捐献申请登记表》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表示愿意在去世后,将自己的遗体、角膜全部捐献,支持医学事业发展。
“有这个想法已经好几年了,那时候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完成这个心愿,去年检查身体又合格了,真是太高兴了。”李咏兰高兴地说。几年前,李咏兰通过看报了解到捐献遗体、眼角膜的事例,并被他们的行为深深地打动了,一直是位热心肠的李咏兰也有了想要作遗体和眼角膜捐献的想法。
“有一次我看到报纸上有很多这样正能量的例子,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贫困的农民,自己的家境并不好还经常去帮助他人并签署了遗体、眼角膜的捐献协议,在他去世后成功挽救了五个人的生命。”李咏兰说。此后李咏兰要当眼角膜、遗体捐献志愿者的欲望更加强烈,就与家人进行了商议,但最后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完成这个心愿。
现在李咏兰通过治疗,身体已经恢复健康并达到可以捐献的条件,又开始与家人沟通商量捐献的事情。
去年,小年前后,李咏兰像往常一样来到健身馆游泳,可能因为水温过高,或空气不通畅原因导致她出现了晕厥的现象。本身患有多发性脑梗的她下意识觉得是不是犯病了。“当时心里就想,就那样走了多可惜,能多救几个人多好。”李咏兰说。回到家后,她就催着孩子,想要赶紧完成捐献协议签署的事情。
“趁着自己还健康,自己的事情还能做主,赶紧完成这个心事。”李咏兰说。经过多方打听,在滨城区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的介绍下了解了捐献的各项事宜,捐献的事情终于有了头绪。
“刚开始知道我妈有这个想法时,精神上虽然是支持的,但是心里是过不去这个坎儿的,后来因为母亲的坚持,百事孝为先,我们做子女的也尊重了老人的选择。”李永兰的儿子朱波说。这件事对朱波全家来说也是一件大事,昨天正好李咏兰老伴过生日,全家都到一起商量决定还是支持她的选择。
刚开始李咏兰是拒绝大家采访的,她觉得自己签署捐献协议不是为了自己出风头。后来因为得知滨州捐献眼角膜、遗体的志愿者并不多,再了解到可以通过自己的事迹让大家学习这种奉献的精神才同意了。
在签字过程中,由于山东省红十字会器官捐献条件不成熟,所以现在还达不到捐献器官的标准。李咏兰并没有完成器官捐献。但是她表示希望物尽所用,恳请滨城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帮助自己在全国红十字会器官捐献系统上完成登记一下,尽可能的实现全部捐献尽量去帮助更多的人。
“我父亲是一位参加过老革命的老党员,我也都是近40年党龄的老党员了。年轻的时候就说学习周恩来,学雷锋,但不能光用嘴,要有实际行动。”李咏兰说。
新闻推荐
山东金融业新旧动能转换要找准突破口加强综合服务,拓宽直接融资通道
编者按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活,则经济兴。当前山东省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和动力,齐鲁财金特开设“动能转...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