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不等人 □刘成锡
我临潼老家曾有一口老井,井水出奇地充沛,不但能供应我家七口人用水,还能满足村中无井户的需求。
我们村各家的井水良莠不齐,这是由我村的地质地貌地形决定的。村子处于骊山东余脉,西距戏河沟四五里,东与龙王沟相邻,南面背靠黄土旱塬,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地面找不到一处水源,村民全靠取地下水为生。有的人家运气不佳,打的井不出水,只好报废;有的打出了水,却井深水浅,天旱时就没了水。
我小时候听父亲讲,我们家是由父亲的爷爷从外地迁徙到此地的。要在此地居住,必须要盖房;要盖房,就要先打井。农家打井很有讲究,无一例外地要把井打在自己庄基地的左侧。我家也按照这个规矩打井,打出了一口水很多的井。从此,我家再没有移居,这口井掐指算来,至今已有近二百年历史。
1947年我十岁,天逢大旱。暑假的一天,天刚蒙蒙亮,就有人在门口等候开门绞水。父亲把我喊醒说:“快!赶紧去开大门。”我睡眼惺忪地开了门,看到有两个村民挑着水桶等待开门。我父亲礼貌地跟他们打声招呼,表示欢迎。这天,父亲用从灶膛中取出的一截木棒,开始在墙上划“正”字,记井的出水量。村民挑走一担水,就划一横,挑走第二担,就划一竖。就这样一横一竖地划到太阳快落山,共划了八个“正”字,然后父亲自言自语道:“够了!够了!”我问父亲:“够什么了?”他回答说:“每天能从井里绞四十多担水,就够村人供应了。”父亲教导我说:“对来绞水的人,都要主动问候,不要给人家留下一个冷脸不欢迎的印象。水火不等人么!从古到今,年岁大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
父亲的话,让我想起了从邻居家引火的经历。母亲做饭时,常常让我拿着铁锨到近邻家引火。我看到谁家烟囱冒烟,就到他家。主人正在烧火做饭,一看我拿着铁锨,就知道要引火,立即接过铁锨,向灶火腔里的火堆一插,端出一铁锨火籽儿,将锨把递给我说:“引不着火再来。”那时,火柴是奢侈品,贫苦家庭不具备;如有,也是为应急用。村民平时用一种专用工具——火镰,敲击火石取火。但这需要技术,常抽旱烟的男子才能做到,很多家庭做饭生火就需要到别家引火。其时,火对乡民的生活,显得多么重要。
“水火不等人”的说法,在我们家乡一直很流行,它的涵义是“(取)水火,不要让(取水火的)人等待”。人们都这样理解,成了约定俗成的共识,它蕴涵着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
1958年,我们生产队的社员,共享我家井水达到了极致。当时,生产队要大办集体食堂,只有我家的井水能满足需求。为了避免远距离挑水,生产队将食堂地址选在我家的左邻,推倒两家界墙,连接了井与食堂。牲口要合槽,也是为了避免远距离挑水,生产队就在我家斜对面盖了饲养室。那时,我家周围热闹非凡。
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很多农民手中有了钱,淘汰了用辘轳绞水,改之以水泵抽水。有一年,一村民家的羊窜进我家院子吃草掉进水井,羊的主人下井打捞,但因井水深不见底而作罢。由于羊掉井里后水被污染,这口井只能弃之不用,我家改用了自来水。我家的老井,从此完成使命了。
新闻推荐
□记者徐超超张春晓报道本报济南3月2日讯近日,记者从省本级换发第三代社保卡工作部署会上获悉,目前第三代社保卡换发条件已经成熟,将逐批换发新卡。社保卡是参保人享受人社各项...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