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新生生猛去年山东生娃174.98万一孩数量不到二孩一半 困扰带娃辛苦职场价值迷茫二孩妈妈体味焦虑欣喜 支招 心态积极阳光减压前行方案没有完美只有合适

济南时报 2018-02-28 15:35 大字

27日晚9点,42岁的二孩妈妈“飘摇”和大女儿陪小女儿玩耍。记者刘玉乐

山东人口破1亿去年比前年少生2万人

记者从会上获悉,去年山东出生人口174.98万,占全国总数的十分之一,年末常住人口、户籍人口首次双双突破1亿人。

据了解,2016年全省人口出生数量达到177万人,同比增加53万人,增幅42.7%,其中一孩出生占出生总数的34.2%,同比增加15.7%;二孩出生占比63.3%,增幅为69.9%,基本符合政策调整预期。2017年全省出生人口174.98万,其中一孩生育登记47.8万人,二孩生育登记116.9万人。从数据上看,山东2017年比2016年少生了近2万人。

去年山东出生人口数占到了全国总数的十分之一,二孩“贡献”堪称巨大,个中原因是什么?

据相关专家介绍,首先山东人口基数大,与长期累积的生育意愿集中释放有关。其次是受传统文化影响,多数家庭追求“儿女双全”的理想。

另一方面,山东县域经济发达,城市发展以中小城市为主,房价相比北上广以及江浙等地都要平稳很多,较低的养育成本也让人们更敢于生育。

去年和前年济南新生二孩数都超一孩

今年1月22日,记者从济南市卫计委相关部门获悉,2017年济南市出生人口数81647人,其中一孩出生24316人,占总孩数的30%,二孩出生54269人,占总孩数的66%,其中二孩比一孩多29953人;2016年济南市出生人口数 93538 人,一孩人数为34678人,二孩人数为57155人。

“2017年前3个月出生人数都超过一万人,4月份则跌至8986人。”市卫计委妇幼健康处相关负责人说,从2017年第二季度开始,济南市出生人口逐月回落,2017年5月全市新出生人口数进一步下降,降至8000人左右,6月到10月有所回升,11月全市新出生人口为8413人。

“2017年二孩出生人数比2016年减少,这是一个自然规律。主要原因就是育龄妇女人数减少和生育意愿减少了。”该相关负责人说,抚养孩子的成本太高,而且许多职业女性担心生育二孩会导致职位变动或影响职务升迁,所以放弃要二孩;另外,最早一批要二胎的女性以1980年前后生人居多,这一批女性很多都赶在二孩政策刚放开时,就释放了生育意愿。数据山东

新扩建妇幼保健机构18所,新增床位2307张

山东省卫生计生委主任袭燕表示,2017年山东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至10.21/10万、

4.12‰和5.16‰,

再创历史新低。同时,保持打击“两非”高压态势,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下降,降至111.12。

去年,山东省妇幼健康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新扩建妇幼保健机构18所,新增床位2307张。同时,实施新生儿童重症救治能力提升项目,建成危急重症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中心359家。强化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实施全省免费产前筛查项目,累计为121.28万人免费提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99.2%。

大病救治扩至93个病种,所有病种全覆盖

2017年,山东省深化医改取得新进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山东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启动实施“两票制”,济南、青岛、威海、临沂等市试点基本药物全额保障工作,完成全系列高值医用耗材省级集中采购工作,中标价格较实际采购价下降21.51%。

山东省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善。全部三级综合医院和90%以上的二级综合医院实行了临床路径管理,门诊、住院患者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处于全国较低水平。临床用血安全管理进一步强化,全省采集血液101万人次,检测合格率达99%以上。

去年,山东省大病集中救治范围扩大至93个病种,实现所有病种全覆盖。累计救助47.2万患病贫困人口,占总数的95.6%,超额完成既定任务。

未来山东

贫困人口住院费个人负担将低于10%

会上还提到,山东今年将全力推动卫生与健康领域新旧动能转换,督促济南市6月底前启动建设立项、规划审批、基础设施配套等工作,配合国家卫生计生委深入开展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规范基础性研究。发挥大数据中心支撑作用,探索建立技术创新应用模式。

在健康扶贫工程上,2018年,山东将推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医疗救助等保障措施间的无缝衔接,力争贫困人口年度住院费用个人负担低于10%。加大贫困精神疾病患者救助力度,2018年底前,建档立卡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部得到有效救治。 (记者孙镇镇)

27日21:30,飘摇丈夫下班回家,小女儿喂爸爸吃饼干。 记者刘玉乐 摄

春节假期没过完,刘娜就从老家“逃”回了济南。

过年回家频被催问“二孩计划”,这让刚回归职场仅一年的她焦虑得好几晚没睡好。

自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截至2017年年底,济南市已有超过11万个二孩出生,目前二孩的生育意愿仍在持续释放。近日,一项连续三年进行的“2·22”全国二孩家庭网络调查显示,经济压力、孩子谁来带、带孩子的辛苦是困扰想要二孩父母的主要因素。

而对已生育二孩的济南女性而言,带娃的辛苦、职场价值的迷茫和养老的焦虑,时刻如影随形。二孩妈妈,怀着憧憬,负重前行。

迷失自我价值,二孩母亲出走半年

半年前,家住燕山立交附近的王杰曾向本报求助。他的妻子在一天早晨突然离家出走,在出租屋里留下了上初中的大女儿和两岁的小女儿,至今也没回来。谈及妻子出走原因,王杰称,“我们之间没有发生争吵,感情也挺好的。最大的原因就是她不愿自己在家带两个孩子了,想出去工作。”

王杰老家在临沂。十几年前,俩人结婚后一同来济南打拼。“双方老人都在农村,平时都是妻子一个人承担照顾俩孩子和家庭的重任,孩子又比较闹,她也没个人可以交流,确实很辛苦。”王杰从事餐饮行业,平时很少休班,逢年过节也没假期。他通常忙活到晚上10点多才到家,此时,妻子和孩子已经睡下了。“妻子曾多次表达想出去工作的想法。她不想做一个全职家庭主妇,可家里的孩子就没有人照顾了。”即使妻子归来,工作和家庭难以协调的矛盾依然横亘在二人面前。

家在外地的刘娜在济南一家证券公司从事管理工作。2016年,她在怀孕后当了一年多的全职妈妈,2017年才正式回归职场。过年期间被各方亲戚“催二孩”给她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工作时间短,能有点小成就,是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换来的。”在职场的存在感和竞争压力是她最为重要的考量:“一旦怀孕,十个月里在工作上很难像以前那样拼,生完回来,更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可能追上耽误的时间。”

刘娜说,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本来女性在职场上的晋升机会就相对稀缺,要两个孩子,意味着短时间内很难接受出差、重点项目加班等工作,势必影响晋升前景。要工作发展,还是养育二孩?对于拥有名校研究生学历的刘娜而言,“只能努力在夹缝中作出最优选择。”

缺少慰藉和分担,家庭关系失衡

二孩妈妈所面临的压力与焦虑远不止职场和家庭间的选择。去年,刘娜的同事于欣二胎刚生下男娃,原本全家人都开心,饱尝带娃艰辛的于欣却苦不堪言。“第一胎生的是女孩,第二个是男孩。婆婆家特别喜欢小男孩,自从生完二胎后,感觉整个家庭重心都倾向了二宝。”

每到晚上,是于欣最煎熬的时间段。“丈夫有时候不在家,晚上通常都是我一个人给孩子喂奶和哄睡,一晚上下来连续觉最多俩小时。”两个孩子住在一块,“通常老大感冒后,老二也避免不了。这段时间被孩子弄得焦头烂额。”

于欣丈夫近来出差较多,能分担的家务伴随着夫妻间的交流一起减少。于欣一度与家人关系很紧张,甚至告诉来看孩子的亲朋,别在她面前一个劲夸孩子,而忽略了她的存在。“有时候孩子磕到桌角,丈夫会大声呵斥‘你怎么连孩子都看不好\’,听完我立马就要炸毛了。”

伴随着大闺女的成长,与老人育儿理念的分歧凸显,让于欣更添焦虑。“平时回家常常看到闺女一个人看动画片,老人缺少对孩子的相应的教育。可转念一想,老人能帮忙看孩子已经不容易了,也不好随意去干涉老人做法。”于欣担忧大闺女上小学后,老人无法辅导孩子功课,为此她曾一度考虑辞职以照顾两个孩子生活学习,可转念就明白,这不是一个理性的决定。

据全国首个“二孩家庭日”调查显示,70%的二孩家庭将“良好的夫妻关系”列为要二孩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丈夫能帮忙给老二换洗尿布或者哄睡,我会轻松很多。”于欣说。陷入无边无际的育儿琐事中的她,既找不到自我实现的方式和人生的意义所在,又深感家庭内部关系渐趋失衡,而这些已成为二孩妈妈们普遍需要面对的问题。

老人带娃难心安,养老焦虑凸显

新生命的降临令人欣喜,但衰老的隐忧也必须面对。

二孩出生后,于欣不仅明显感觉对大孩的教育质量和陪伴质量直线下降,家里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经济支出的不断增加也让她“心好累”。近年来,双方父母身体状况都不尽人意,更是让她深切体会到时光不饶人。

于欣不是没有想过继续让老人帮着带娃。她坦言:“生完第一个的时候,老人说他们身体还硬朗,能带得动孩子,让我赶紧生二胎。可随着他们年纪增长,精力和体力难以跟上了。”于欣说,老人们本该是安享晚年的时候,却为了帮他们带孩子彻底放弃了熟悉和顺心的乡村生活。

在困扰二孩妈妈的众多因素中,养老焦虑的上升尤为明显。相关人士分析,二孩家庭面临着“上有四老,下有两小”的局面,压力当然会增加。与此同时,随着晚育趋势的发展,35岁以上的孕产妇越来越多,二孩家长既要操心父母的养老问题,也要为自己担忧切实逼近的养老问题,“养老焦虑”加倍。

“三头六臂”的二孩妈,带娃还自学英语

经济压力、工作压力、家庭关系压力,“幼有所养”的各种压力无处不在,只能由每一个选择了二孩的家庭独自承受。在坚硬现实的挤压下,二孩妈妈们该如何抵抗焦虑?如何尽最大可能拓展自我价值空间?整个社会面对“二孩潮”的新趋势,又该相应作出怎样的适应性调整?

作为个体,只能把自己锻造得更坚强;作为环境,应当改变的则还有很多。

飘摇(网名)是一位42岁的二孩妈妈。大女儿上高中,小女儿刚一岁两个月。她是济南一家知名国企的员工,产假结束后,为了继续工作,她在父母家附近租了房子,白天将孩子放在母亲家里,晚上接回来照顾。几天前,老人突然生病住院,自诩三头六臂的她也有些手忙脚乱。“只能住在母亲家里,除了照顾孩子还得兼顾老人。”她感慨,“像我们这个年纪,家里老人身体健康就是福气。”

25日下午,飘摇在朋友圈里晒出了一张一家四口的全家福。她与其他二孩妈妈无异,每天被各种琐事忙到焦头烂额。但她在朋友圈却从不吐露心酸,只发“满满的正能量”。

飘摇的另一个身份是济南蓝天救援队的正式队员,记者在采访中因此结识她,但近日才了解这个“女超人”的时间表:休完二胎产假后,她返回单位上班,每天早晨5点叫醒大女儿,为其做早饭;接着等小女儿醒来,将其送到老人住处,最后骑电动车上班。傍晚下班后接回孩子,收拾家里卫生、洗衣做饭,其间陪伴大女儿学习。凌晨1点,一切收拾妥当后,时间才是自己的:“大家都睡下,我会看会儿书。每天周而复始,一天算下来也就睡四五个小时。”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飘摇还兼职做微商,一个月挣的钱刚好交房租。

每天,飘摇的办公桌电脑旁都贴上不同的英语单词。“我自己想学英语,多学习既可以充实自己,也是为了以后辅导孩子。”飘摇自认是一个人格独立、经济不依附的女性,从起初仅有中专学历,到利用业余时间和产假参加成人高考,考取了本科和在职研究生学历,之后又自学考取了高级育婴师证。加入蓝天救援队这个公益组织后,她不断参与救援任务,并考取了国家紧急救助员和无线电执照。

“选择了二孩就等于选择放弃自己的一部分时间,也会给老人增加麻烦,所以我要尽量做得更好、兼顾更多。”在她看来,夫妻之间要相互扶持协作,要权衡各项利弊进行取舍,“既然选择了二孩,就要心态更积极地生活。”希望飘摇这个励志样本,能给焦虑中的济南二孩妈妈提供一点可资借鉴的经验。

抗焦虑有招吗?没有完美方案只能尽力

“2·22”全国二孩家庭网络调查显示,生育二孩后,回答“有职业规划、努力打拼中”的女性,只有37%。63%的二孩母亲表示,对职业发展没有目标、没有规划、感到迷茫、对未来无能为力。在受访者自己开出的缓解“二孩焦虑”的“药方”中,选择“自我成长”来克服焦虑,或者“通过学习来克服焦虑”的受访者,不足25%。

对此,相关专家表示,因为生育孩子而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这是大多数中国妈妈的现状。二孩妈妈期待外界的帮助固然没错,同时也应该培养自我“成长力”。如果没有足够的自我“成长力”,就难以克服孩子带来的种种焦虑,也难以维护来之不易的幸福。此外,还要充分保障女性的就业权,让妈妈们生育二孩后还能重返工作岗位。要化解“二孩养育焦虑”及伴生的“养老焦虑”,相关部门也应出台相关配套政策。

济南知名自媒体人李月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出了相当理性、可行的建议:“二孩妈妈相对年长,精力会比生一娃时候更差,何况当年是带一个,现在带两个,难免力不从心。不过二孩妈妈胜在更有经验和智慧,一定程度上可以让你节省很多精力。比如以前孩子发烧到38℃,你就忧心忡忡抱着孩子去医院,搞不好还得吊上三天瓶,现在一包清开灵喂下去你就该干啥干啥了。给三个建议,一是不必要求过高,奶瓶放在窗台上没问题,衣服堆上三五天洗也可以,不要事无巨细样样都必须做到位。第二,让老公和家里有条件的老人参与带娃。第三,做好老大的工作。很多二孩妈妈是被老大逼‘疯\’的,因为老大很容易在老二到来后出现心理问题,本来挺乖的孩子,变得无理取闹,额外增加妈妈的工作量。所以理顺老大的情绪很重要,搞好了不但省很多麻烦,Ta还能给你搭把手。”

在自我价值方面,李月亮认为:“首先必须得发自内心地接受一个现实,就是至少有一年的时间,你生活的重心是在孩子身上的,什么自我价值什么社会关系什么变笨变丑,别太关注这些,就是专心带娃。因为这是一个暂时性的时期,你不会一直如此。当然,有余力的话,多关注点社会变化,多做些自我提升最好。一周岁前,孩子就是天,你以养好他为天职,工作赚钱的事能晚则晚;一周岁以后,孩子过了最 需要你的阶段,你要尽快回归社会重拾自我,能早则早。” (记者丁国彬)

●记者手记

“共享养娃”到来之前

身为直男,如果不是做这个选题,孩子刚满两岁的我不会知道,在其他国家还有“全社会共同照顾儿童”这种新鲜理念,还能“倒逼”孩子爸爸回家带娃。

对这篇稿件最大的感受,就是采访到的素材越多,越不知道怎么下笔了。原来伴随着孩子的新生,带来的是一系列矛盾和压力的“新生”,二孩妈妈之艰之难,难以尽述。性别限制了我的想象……

由全社会共同照顾儿童,未来儿童才可能照顾全社会需要照顾的人。将儿童从私人物品视为准公共物品,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的共识。儿童的养育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儿童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支出;间接成本,则是父母为抚养孩子导致工作收入减少等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在部分国家,上述养育成本的分担已经制度化,由政府、市场和家庭来共同支撑。

以素有“儿童天堂”之称的北欧国家瑞典为例,长达480天的带薪育儿假期,为欧洲各国之最,其中60天是父亲的配额,不能转让给母亲,以此来强制男性参与抚育幼儿。而当父母平等使用育儿假时,还将获得“性别平等奖励”。法国与瑞典对养育成本的分担路径不尽相同,但在政策工具的运用上却有着相似之处,都分担了儿童“养”和“育”的不同成本。在这样的社会里,相信二孩女性不会那么“弱势”,自身和孩子的生命质量都会更高。

那么,我们未来的生活中会出现“共享养娃”、“云育儿”吗?在这一天到来之前,请给身边的二孩妈妈多一点关心,多一点机会,让她们卸下重负,欢乐前行。

不说了,我要带孩子去公园跑跑了。(丁国彬)

新闻推荐

2017年度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单位和个人名单

一、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奖(15个)(一)上市挂牌(14个)淄博澳迪森母婴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淄博恒富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淄博金力王工贸有限公司山东地永电力环保...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