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宣纸上的中国 □李北山

齐鲁晚报 2018-02-04 15:38 大字

《宣纸上的中国》李北山著山东画报出版社宣纸上的中国是一个由书法和绘画艺术所构建的乌托邦,它是中国人的心灵家园,是属于我们的世界,有属于我们的独特的美。

2013年5月,我赴美国参加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短期访学项目,其间拿出一天的时间,到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参观。我在那里遇到一群当地六七岁的孩子。亚洲馆一幅巨大的药师佛壁画令他们兴奋不已,他们有的专注地观看,有的自说自话,有的因为发现了什么而兴奋地大叫,很喧闹,但每个人又自有其安静。他们在那里逗留,然后穿过一个由两只石狮子把守的拱门,进入一个中国明代的庭院。这个叫AstorCourt的地方仿照苏州的网师园而建。他们走出院子,小心地试图接近一匹看似激烈的马,它的名字和它消失的尾巴一样令他们着迷。而在他们的老师的讲解中则不断出现“China”。这群孩子的兴奋和好奇使我意识到,这可能是他们在生命中第一次通过艺术而接触一个叫“中国”的概念。

一个文化的中国更像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但这个共同体会投射到不同的事物中,构建一个真实的中国。艺术,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映像之一。一处来自苏州的园林,既会让他们惊讶于中国人如何将自然浓缩于一个庭院,也会使他们想象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一匹来自唐代的名叫“照夜白”的马,既会让他们看到中国画中那些迷人的线条,也会想象一个皇帝和他的盛世。韩干的《照夜白》是大都会博物馆馆藏中国画精品之一,它连同那些磅礴的山川、萧疏的林木、绚烂的花和著名的鸟、渺小的旅人、精致的画像,一一展现在那些时间浸染的纸和绢上,呈现出一个色彩斑斓的中国,一个想象的中国。

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所见令我深受启发。那时候我对艺术史的热爱与日俱增。艺术作为一种媒介的观念在我心中生根,并成为我至今所研究的最重要课题。《宣纸上的中国》一书的写作由此开始。这本书所写,是对中国艺术史上一些经典作品和人物的文化解读,是一个庞大写作体系中的一些片段,一些笔记和重述。这是一本关于故事的书,这些故事略去的那些思考,其实是在探讨艺术的观看之道。这些故事本身,亦可让我们得睹艺术之美、文化之魅。

我的方式,仿如一直在作一种推演:当我们将一张一尺见方的宣纸放大10的N次方,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这张小小的宣纸将不再是一个二维的平面,而是变成了一个立体的辽阔空间。它就像一片一望无垠的大地,在我们眼前延展开来。现在,这张小小的宣纸有着足够的承载和养分,来孕育一个艺术的中国。

——在这一尺盈方的宣纸上,我们会看到延绵的千里江山;看到群山中的空庐和黄山的奇峰;看到滚滚长江东逝水,看到起伏群山中的潇湘烟雨;杨柳青青的春天里,人们穿越时间赴一场春游;白雪皑皑的群山下,隐者在独钓一江寒雪;呜咽的箫声传来,有人在清风明月的江上寻一场宿醉;辋川的亭台楼榭超凡脱俗;重山之外的桃花源中有人在作千年的长谈;旅人的脚步踏过深秋,走向群山之下的村庄;商旅的队伍踏过溪山的流水,马队的铃声和远处一线飞瀑的水鸣声唱和;渔者在鹊华的秋色中撒网,在富春江的水中垂钓;有人在盛夏江南的河中漂荡,有人在深秋淮扬的水上沉思;累累山岩中藏着大千世界、四季轮转,藏着理想和无尽的书卷……在这里,人俱隐于山水之间,我们会看到层峦叠嶂中的大道和深山幽径中的禅机,会看到中国人内心的田园和对自然的眷恋。

——在这一尺盈方的宣纸上,有孤独的树;有骄傲的石头;有永不止息的风拂过竹林;一枝梅花的暗香融化在月光中穿过无边的寒夜而来;深谷的幽兰忘记了山中岁月;东篱的菊花在等待一个伟大心灵的归来;庭前的牡丹争奇斗艳,玉兰花临一江春水,荷出淤泥而濯清涟……百花盛开在不同的年代。在这里,鹰视于崖;虎啸于林;狮醒于山巅;有龙凤如从青铜中翩然而来;有百马放南山;有骏马嘶鸣,如一抒盛唐胸臆;也有一匹瘦马奔过无尽的苦难;有牛不高兴,它无辜地站着,眼神凌厉又落寞;有两只小羊在妈妈的佑护下玩耍,有一种不可阻挡的温情和感动;一匹忧伤的骆驼跋涉过天山的沙漠,走进东京汴梁的城门……在这里,我们会看到大地上野草茂盛,草虫花蝶争奇斗艳,会听到惊蛰小虫的浅唱,听到夏日雨后的蛙鸣;蝴蝶的舞姿会迷倒野外的一只蚱蜢,也会吸引一只宫廷的锦鸡。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无鱼虾亦奇,叶底戏东西……那里满是造物的神奇和生命的灵性。这里有汀花野竹、水鸟渊鱼,有飞禽蔬果、蝉蝶芦雁,有草木繁茂、鸟兽同春、虫豸百种鸣。我们会看到大地上生机勃勃的万物。

——在这一尺盈方的宣纸上,我们还会看到诸神,看到众生,看到我们的祖先和圣贤,看到文人心中的隐士,看到历史中的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圣人在这里恭敬地站立,他将永远奔波在布道的路上;他不仅问道老子,还会到达佛陀的菩提树下;老子将骑青牛而去;庄子将在他的大梦中看到蝴蝶;菩萨和罗汉们心怀慈悲地注视着众生;钟馗会在我们的睡梦中守护着无尽的长夜;我们遥远的祖先面目模糊;帝国的皇帝们在这里复活;唐太宗的气场依然强大;朝贡者远道而来;我们会在去蜀的崇山峻岭中看到艰难跋涉的人,也会看到秋猎中意气风发的皇帝;我们会在魏晋风行的竹林中或气象万千的唐诗中遭遇一场宿醉,也会在兰亭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接过王羲之的酒杯,会在驸马王诜的西园中与苏轼交谈,会在东林寺下的溪边看到三个人在虎啸声中的道别,也会看到他们三人笑作一团的畅快;我们会看到虢国夫人的春游;会一窥韩熙载的夜宴;会看到宫廷中苍白的快乐,也会从流民的悲色中看到时代的苦难……我们会流连于城市的繁华,看到市井的热闹;骑着黄牛的牧童吹响了长笛,我们会听到田园的诗意;我们会看到耕作和纺织的人们,会看到秋庭的婴戏、捣练的妇女,会被货郎琳琅满目的货担吸引……

——在这一尺盈方的宣纸上,我们会看到那些古老的文字,精彩的诗文,看到那些飘逸线条中肆意流淌的情感。汉字赋予我们一个诗性的世界,它赋予了中国人生命的诗意。这种诗意令我们的精神在世俗的世界中不会彻底沦陷,它们不曾远离,也不会遗忘这来自人类之初的桃花源。这种诗意在历史中传承,它是汉赋,是唐诗,是宋词,是元曲,是明清小说;这种诗意是明月清风,是品茶论道,是落雪寻梅,是倚南窗以寄傲,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这种诗意是文君当垆卖酒,是七贤竹林清谈,是渊明采菊东篱下,是李白斗酒诗百篇,是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是清照误入藕花深处惊起的那一群白鹭,是王国维在寂静的夜里写下“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诗评……总之这诗意是纯粹的、洁净的、美好的,毫无伪装的,无论是道德的,还是本性的,它都是如此超凡脱俗。

——在这一尺盈方的宣纸上,汉字的书写将我们的思想诗性化,将我们的文学哲学化。如果那些山水那些花鸟虫草那些人物众生,是属于自然发生的,那么,文字则具有神性,它是这个世界中真正的万物之灵,它属于更高等级的生命体,因为它是符号化的、抽象的,它是哲学,是一个民族在有限时空中的终极思考。在艺术的层面上,汉字的书写,是我们对法度、秩序和韵律探求的历史,是我们对自身心灵认知和干预的历史。

总之,在这一尺盈方的宣纸上,我们将看到一个异彩纷呈的中国,看到一个美轮美奂的中国。我们尤其会看到这些隐现的图画背后鲜活的生命,我们感知他们的心跳,他们或慷慨激昂或气定神闲,或风流不羁或悲苦愁闷,我们都被他们的情绪感染,跟随他们触摸现实或者心游物外。把这一切生动的、美的事物传递给我们的,是在这神奇的宣纸上游弋的水墨的精灵,它们所不能到达的,是它们的远方,和我们的无限想象……

这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推演。我们终将发问:“艺术为什么?”我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买过一本《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的图书。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这个问题答案之一种。馆长托马斯·P·坎贝尔在导言中写道:艺术可以使所有接触到它的人向上,可以促使个人信念擢升,可以帮助工业及制造业进步,可以使向善的理念实现。

艺术不仅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和道德前提,而且会使我们遇见并认识自己。艺术是将空间意义上的世界浓缩于方寸之间,直到消隐于人心。当在这段没有终点的神奇旅程中寻找答案的时候,我发现或许这段旅程本身就是答案。艺术能够让我们走过漫长的时间旅程,抵达我们的内心,我们遇见自己,重构世界,获得精神的升华,终将实现一种自我的重塑。

这宣纸上的中国,是一个由书法和绘画艺术所构建的乌托邦,尽管我们永远无法抵达,但我们从不怀疑它的存在。它是中国人的心灵家园,是属于我们的世界,有属于我们的独特的美。

新闻推荐

汲古修绠书画篆刻作品展开展

时报讯(记者张彤)昨日下午,《汲古修绠——王客、诸明月书画篆刻作品展》在山东出版美术馆开幕(山东书城五楼),展览由江苏省书法创作研究中心、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等联合主办,山东现代艺术研究院等承办...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