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泰山经石峪要练“强筋健骨术”

齐鲁晚报 2018-01-29 15:59 大字

泰山经石峪文字仅存原有的1/3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泰山经石峪石刻以历史价值和书法价值闻名于世,然而经过风雨洗礼,石刻文字仅存原有的三分之一。为了保护好这项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泰山风景区启动了经石峪保护规划项目,并计划以“强筋健骨术”形式对其进行抢救性加固,帮助经石峪石刻延年益寿、强筋健骨。

书法界“大字鼻祖”

泰山罕见佛教遗存

到泰山游览,过斗母宫400米左右,往东北方向行走,经过漱玉桥,再走一段路,便到了经石峪。著名的泰山经石峪石刻就刻于登山盘道东侧一面积2000平方米左右的自然石坪上。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经摩崖刻石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泰山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重要组成部分。

泰山经石峪石刻没有落款,因此不知道具体的作者和确切的创作时间,但根据字体和历史背景分析,通常认为是北齐时代产物,距今已有1400多年。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因印刷术尚未发明,佛经传播主要靠手抄,这种方法既费时费力,又不利长期保存,故而刻佛经于石上曾风靡一时。

众所周知,从上古以来,泰山是中华民族的一座神山、圣山,本身就自带仙气。因此,当时泰山一带虽高僧云集、寺庙众多,在泰山山阳的盘道主轴线两侧,却没有一处佛教寺庙。唯有经石峪石刻是个例外,这对研究南北朝时期山东地区佛教文化是个重要历史线索。

不过,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更加吸引眼球的还是经石峪的书法价值。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书法正处在由隶书向楷书过渡的阶段,因此经石峪石刻的字体很特别,非隶非楷,而是在楷、隶之间,偶尔还杂有一丝篆意,显得古拙朴茂,静谧安详,是书体进化的生动体现。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些字大多数三四十厘米见方,各个字大如斗,如此规模的大字石刻,在全国也不多见。据记载,这片文字上方原本有一处小瀑布,后来泉水改道,文字才暴露出来,难怪北宋人陈国瑞见到它们时,发出了“熟视笔画,字径尺余,非人所能”的感慨。到了清代,碑学大兴,刘墉、俞樾、康有为等书法大家更是对经石峪的书法大为推崇,尊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一时间扬名四海。

经石峪石刻是泰山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正如著名作家汪曾祺在《泰山游记》里这样写道:“泰山即使没有别的东西,没有碧霞元君祠,没有南天门,只有一个经石峪,也还是值得来看看的。”

风雨侵蚀层层剥落

踩踏捶拓加剧磨损

镂于金石虽然比书于简帛更加适合长期保存,可俗话说“水滴石穿”,石刻并非金刚不坏之身,历经1400多年风雨侵蚀,泰山经石峪已是老态龙钟。

经石峪镌刻的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上卷第一篇至第十六篇内容,原本共计应有3017字。可是经过岁月的洗礼,现在能够辨识出来的仅剩1051字,只相当于原作的三分之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泰山经石峪摩崖刻经的“伤病”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主要是光照、雨水、气温等自然因素破坏的结果,涉及水垢结壳、表层片状剥落、岩体断裂和植物病害。2010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泰山风景区对泰山经石峪缓坡石坪片状剥落风化的几何特征开展了研究,现场调查结果表明,多层片状剥落是经石峪石刻风化的重要形式,是造成经文丢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片状剥落层最多可达5层,而且存在进一步发展的趋势,这对现存经文的长期保存构成威胁。

除此之外,人为因素也不容小觑。曾有一段时间,游人是可以走到经石峪石坪之上的,人来人往的踩踏会加剧自然的风化。由于经石峪石刻特殊的书法价值,前来拓印的历代书法爱好者亦是趋之若鹜,在捶拓的过程中,本就脆弱的石质极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正因如此,1961年,郭沫若游泰山时写下了《访泰山经石峪》一诗,特别提出“阅历久愈久,摧残无代无。祗今逢解放,庶不再模糊”的嘱托。从那之后,泰山经石峪的保护工作一直在积极推进。1967年,泰山风景区在经石峪北面砌石坝一道,改水道于刻石西侧,大大减少了水流的冲刷。1982年,泰山风景区又拨款在石坪周围筑石栏,以免游人任意捶拓或践踏。

目前,人为破坏没有了,但自然的损坏却依然严重。多年来,泰山景区多次召集国内外的专家进行考察、论证、会诊,先后提出了穹顶式保护、漫水式保护、水淹式保护等设想。

不过,石刻保护依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希腊古罗马时代留下来的石刻也面临着风化、自然损伤的局面,有些倒在地上,当地只能让石刻保持原样。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等地的科学家都研究出一种防止石刻风化的药剂,可以用于石刻表面,但是由于不经过长期的观察很难发现化学药剂的危害性,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拿自己的艺术珍品做试验,因此采用化学方式保护仍然无法推广。

三维扫描全景体检

工程手段反复论证

2017年,泰山风景区启动经石峪保护项目,计划对经石峪开展抢险加固工程,如此大规模、高科技、全方位的保护工程还是有经石峪石刻以来的第一次。

2017年11月7日至8日,冒着严寒,北京的石刻专家来到泰山经石峪进行现场调查。专家们实地考察了经石峪及周围环境,对经石峪现有保护措施及损坏程度进行了细致勘察,提出了包括当前保护计划和未来保护方式、信息化数据库建设、附属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建议。专家们希望这次工程能留出二次保护空间,确保可逆性,并在提升观瞻效果的同时,保持石刻的原真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帮助石刻延年益寿。

11月9日起,国文科保有限公司入场,持续一周进行现场试验及数据采集工作。通过材料试验、监测数据采集、三维扫描等现代科学手段,进一步分析病害成因,以期寻找应对石刻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的最佳办法和最合适技术,以及裂隙填补、填色和崖体排危加固措施。

今年1月2日到4日,泰山风景区召开了专家评审会,论证经石峪加固工程方案。中国文物学会材料分会副会长房立民表示,希望在经石峪石刻修缮中,选取耐久、防水和透气性强的材料,所用材料在效果上一定要达到国家规范,在工程项目结束后,也要在保护和保养上下功夫。其他专家也各抒己见,为泰山经石峪把脉问诊。

最终,与会专家通过实地考察、查看相关资料、听取汇报后,经质询、讨论,最终形成了专家意见,同意通过了《泰山石刻—经石峪抢救性加固工程方案》。下一步,泰山风景区及方案设计方将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完善方案,并按程序上报到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批准后组织实施。届时,泰山经石峪石刻有望像四川乐山大佛那样,迎来一次科学有效的“强筋健骨术”,延年益寿。

新闻推荐

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完善师资建设

本报讯(YMG记者尹琳通讯员刘宗俊)昨日,记者从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获悉,山东省教育厅日前公示了“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山东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该院车辆运用工程系“...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