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唐朝那些事

安徽商报 2018-01-28 00:00 大字

赵焰

中国历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以“大一统”为标准,秦汉,是第一帝国;隋唐,是第二帝国;明清,是第三帝国。秦汉帝国,与古罗马帝国互为犄角,分别屹立东西方。之后,古罗马一分为二为东罗马和西罗马;中国一分为三为魏、蜀、吴。东西两帝国分崩离析,命运极其相似。三国之后是魏晋南北朝,外族入侵,五胡乱华。又之后,隋唐中国,脱胎换骨,重归统一。在秦汉帝国的版图上,重建了一个胡汉混血、梵华同一的世界性帝国。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奇特的时代,人心思定,元气饱满,百废俱兴。社会如土地,之前长时间的动乱,像犁铧深耕一遍又一遍,反沃的底层翻上来了,外面的肥水流进来了,开放宽容的政策,更像阳光雨露助播种。如此天时地利人和,土地怎会不开花结果?难怪隋唐时代,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气韵,天海混茫,雄哉伟哉。

隋唐建于乱世,拨乱反正,大刀阔斧。短暂的隋朝,更像唐朝的急先锋,在政治制度和用人制度改革上,一直冲锋在前。隋这一个朝代,跟秦是难兄难弟,前世很像,自身很像,后世也很像:都开创了统一的局面,也都是二世而亡,都酿造了两个世界大帝国——秦之前是春秋战国,隋之前是三国魏晋南北朝,都有四五百年的动荡和战乱;自身极其短命:秦十五年,隋,不过三十七年;秦之后,是四百多年的两汉,隋之后,是三百年的唐朝。

秦和隋,还有一点很像,都创造了一种政治制度,让后人捡了个便宜——汉用秦制;唐呢,延续的是隋制。

中国历史,诸多事情异常相近,就像投胎重生似的:有的,是朝代很像;有的,是人很像——宋徽宗赵佶,与后唐李煜很像;李煜呢,又与陈后主陈叔宝很像。三人同为亡国之君,命运很像,才华、气质、爱好也像。古时没有照片,否则对照一下,可能会吓人一跳。

唐朝承接隋制,有一定的改进。秦汉时,皇帝之下,有“三公”,就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握有行政、军事和监察大权,各自开府,独立办公。遇到大事,“三公”开会,拿出方案由皇帝批准。皇帝五日一朝,只能听取汇报,一般不参与决策。东汉末年,任过三公的何敬、董卓、曹操等,权力都很大,有决策权,有实施权,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唐太宗一代枭雄,自然不能容忍,以三省六部取代三公九卿。“三省”,分别是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取代了三公,不只换了名称,权力要小很多。原先的“三公”,大权在手,虽然较西汉初期的宰相权力要小,不过有决策权和实施权。现在的“三省”,没有决策权,只有建议权和实施权,有点像秘书长代为管理,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上。三省之间,职责不同,互相牵制,最后都得听皇帝的。这样一来,皇帝的地位突出,权力得到彰显和加强。

三省六部制,加强了皇帝的权力,这是朝廷内部的改革。针对社会上的门阀和贵族的势力,采取什么办法呢?制定和执行了科举制度,提携平民,参与仕途,为中央政府所用。具体措施,有之前的察举成分,先由地方向朝廷推荐人才,朝廷再出面组织考试,根据考试结果,按才能和品格分等级授予官职。

科举考试的内容,有三个方面:儒家经典的知识、文学写作和时事文章。唐朝末期,文学写作成为科举的核心,内容有作文,也有诗歌撰写。听起来很奇怪,唐朝为何以文章和诗歌取仕?想法是从文章和诗歌的趣味中,分辨出考生的教养和出身:世家子弟,幼年即接受教育,作诗文成传统,有审美有趣味有情怀;相比之下,平民、商人和土豪,这方面就差很多。

以诗歌和文章取仕,并不是独创,吸收的是三国时代曹魏的主张。魏文帝曹丕,就曾以诗歌创作作为选用官员的标准之一。据说曹丕还专门写了一卷《士操》,品鉴人的性格,论及文学对人的重要性。这一本书,与当时的《人物志》一样高妙,只可惜没有流传下来。曹魏的第二位皇帝曹叡,对于人的文学修养也很重视,在人才征召令中,要求入仕者必须拥有“学问、文学修养……纯粹、教养、文雅和宁静”。魏晋时以文学审美鉴定人物的方式,极具东方性,很独特很有意思。

唐朝取仕,部分实行科举,让读书人有了方向,社会有了方向。社会变得稳定,财富也慢慢聚集起来。科举制,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建设,影响深远。

科举考试,经唐朝历代慢慢完善后,后期影响广大。天下英雄,趋之若鹜,这一点,从韦庄诗中可以管窥:

街鼓动,禁城开,天上探人回。凤衔金榜出云来,平地一声雷。

莺已迁,龙已化,一夜满城车马。家家楼上簇神仙,争看鹤冲天。

唐初对于“大一统”制度,有实质性进步:三省六部制处理得不错,科举制处理得不错,防范外戚与宦官专权问题,也处理得不错。不过加强皇权,视线主要集中在中央,对地方和军队的问题有所忽略,等到“安史之乱”,一切已不可扭转。

“安史之乱”后,朝廷以为大臣和将领皆不能信任,开始信任身边的宦官和外戚,中国政治的老毛病继续复发。唐德宗以后,宦官集团控制了皇帝,连皇位的继承,都由宦官废立,比汉朝还变本加厉。

唐朝治理模式,不像儒家,也不像法家,更像是杂家,制度设置和管理上比较粗犷,缺乏系统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唐朝初年一直不断向外扩张,内在矛盾难有表现,加上唐朝一直有一种蓬勃的力量,制度缺陷遭到某种扼制和忽略。

唐朝在信仰上是兼收并蓄,以道教为最高信仰;佛教呢,是社会上影响最大、信徒最多的宗教;至于儒教,主要作为皇权国家和社会等级秩序的体现,为世族和正统所遵循。佛教和道教指导人们对于精神和生死的看法,儒家经典,则是社会秩序和观念的基础。本土的儒家和道家,在这一期间,都大力充实了自己的内容。

儒释道之外,唐朝还有很多来自外域的宗教,比如拜火教、景教等等。也产生了一些本土信仰,比如城隍神崇拜,主要兴盛于商业化程度较高的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城隍神来自何方?谁也说不清:有人说来自佛教中的印度神灵;有人说来自神鬼怪的传说;有的说城隍是春秋时代的伍子胥……这一个形象,一直留传下来。

中国人对狐仙崇拜的传统,也发自唐朝。唐朝中后期话本中的很多故事,都与狐仙有关。《任氏传》讲述一个男子在长安街上邂逅一位神秘美女,两人一见钟情,在其城郊的华屋中共度一宵,早上发现美女毫无踪影,“屋子”也成了一块荒芜的田地。故事没有完,一场复杂的变故后,任氏悲惨死亡。这是最早的狐仙故事,开中国文化狐仙故事之先河。清朝时山东蒲松龄发扬光大,收集民间故事写成《聊斋志异》,续上了中国文学这一旧梦。

唐朝为什么会出现狐仙故事?有说法是“狐”同“胡”——外族人不一样的外貌,让汉族人不由自主地将之跟神怪和鬼魂联系起来。故事不好直接说“胡”,便以“狐”假借,狐仙的故事于是出现。

狐仙的故事,来源于想象。唐朝富足、自由、乐观、性情,肯定会出现对应的文学和艺术。唐诗就不说了,豪迈浪漫的唐诗,就像那个时代天空的五彩祥云。唐朝中期以后,还出现众多传奇书籍,有狐仙故事,也有诸如《虬髯客传》《柳毅传》《李娃传》《霍小玉传》《南柯太守传》等浪漫传奇。人一自由,创造力就来了,想象力也就来了。唐朝出现中国的“东方夜谭”,实属正常。

唐朝给后人最大的印象,是强大的军事力量,以及灿烂的诗歌文化。这两项特点,使唐朝风流挺特,吹刮着强劲、浪漫和自由的风。其实,唐朝最大的特点,在于开放性,是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少有的。不说其他,从“唐三彩”上就可以看出,“唐三彩”有很多人物都不是汉人,而是胡人。以胡人为像,既不管道德,也不顾传统,只有唐朝才能做得出来。唐朝用人,也很大胆,基本上是汉族为文官,外族任武官。唐朝中期的军队,众多高级将领都是胡人,安禄山是突厥和粟特的混血,史思明是突厥人;平乱的诸将,除了郭子仪之外,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人,几乎全是外族。这一个格局,有平衡的初衷,也有历史演变的原因。

唐朝的开放性,让中国第一次跟新生的世界经济体系连接起来。唐朝重构了与外部世界的贸易关系,不仅表现在陆上丝绸之路的复兴,还表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通过南部大量天然港口的建造与开放,让胡商纷至沓来。当时中国的城市,除了长安之外,东南沿海的扬州、泉州、福州、广州等,都是外商云集。东南沿海的发展,还促进了中国人向东南亚和更远地方的移民。

唐朝的开放,也有问题,有地方不加控制,有地方不加节制,为“安史之乱”埋下了隐患,这一点,需要研究和反思。安史之乱是一个分水岭,不仅让唐朝由盛及衰,让中华帝国由盛及衰,更让中国由外向转为内向——唐朝没有处理好开放性,让后来的宋、明、清感到信心不足,执政者不自觉地在观念上转向保守。

新闻推荐

历史悬疑小说正当红在烧脑中探寻历史谜题

有些根据历史悬疑小说改编的剧,单集采购价惊人。作家夏龙河这些年国产悬疑小说迅速崛起,涌现出惊悚悬疑、心理悬疑、灵异悬疑、犯罪悬疑等分支题材的小说,被影视市场迅速开发出《法医秦明》《心...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